首頁>科技>

共享出行行業已然成為各家車企們百鳥爭鳴、百花齊放的大舞臺。

中國的共享出行從起始於2012年,短短的七八年時間已經成為全球出行產業創新發展的示範區。在共享出行方興未艾之時,很多人把共享汽車當成新能源汽車廠商推廣自己品牌的一種手段,而現在,已然成為各家車企們百鳥爭鳴、百花齊放的大舞臺。各大廠商在舞臺上出盡風頭,好不熱鬧!

將製造業改造成服務業,革了誰的命?

提及“共享出行”,很多人立馬想到的是滴滴出行。據艾瑞諮詢釋出的中國網約車研究專題報告顯示,預計國內網約車市場使用者規模會從2014年的2.11億增長到2020年的6.23億,到了2030年,不同的商業模式將形成不同的價值鏈,推動出行市場總規模達到7萬億美元。

誠然,滴滴出行只是共享出行的表現方式之一,並且,滴滴出行的網約車形勢讓車企們看到了“共享出行”的藍海,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作為新四化中一員的“共享化”,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多,而作為衣食住行中的"行",自然也是離不開“共享化”的浪潮。在這種大趨勢下,車企紛紛宣佈從傳統制造商向出行解決方案提供轉型方案,出行與服務的地位與日俱增,而這其中,“共享出行”則是車企們下一個躍躍欲試的重要目標。

最為關鍵的是,從共享出行發展至今,依然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無論是網約車、分時租賃還是共享汽車,不同公司在過去幾年裡試水過的所有領域,大都難以逃脫不盈利的宿命。

隨著未來市場競爭由增量競爭轉變為存量競爭,預計在2025年以後,出行服務、汽車後市場帶來的利潤將佔到企業的60%,未來車企、經銷商靠著賣車賺錢的日子將會一去不復返。與滴滴出行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同,車企們更加了解汽車,也更加了解行業屬性,想要做到後來居上也是輕輕鬆鬆,比如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就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佼佼者。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真的死在沙灘上?

時間追溯到2018 年,全球共享出行巨頭企業那時幾乎都陷入虧損泥潭。資料顯示,當年Uber鉅虧18 億美元、滴滴虧損超100億元人民幣、東南亞最大的移動出行公司Grab 同樣處於虧損狀態。

事實上,在成本監控、資料流量抓取等方面,作為後入局的傳統車企們肯定與滴滴出行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會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車企們卻有著滴滴出行所不具備的優勢所在,那就是對於車輛的理解和控制上,因此推出更適合共享的"定製化"是傳統車企成功轉型的必經之路。

作為在各地方發展多年,為當地經濟、就業做出諸多貢獻的車企來說,要想試水新領域,各地政府在資源匹配、政策規則上多會給予支援,特別是對“共享出行”這一全新而又符合"新四化"的行業而言,新的業務也需要前期聚焦,待業務成熟後再向外拓展。

在傳統主機廠入局並尋求新的業務模式的同時,連年的虧損也使滴滴開始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一方面,滴滴希望通過精益管理來降低經營成本和費用率水平,堅持在一定的低毛利水平下運營;另一方面,滴滴開始加入到電動車輛前期設計和生產之中。

“目前滴滴發展方向:一是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共享出行領域的快速發展,並倡導為共享出行定製智慧汽車;二是未來,隨著自動駕駛越來越成熟,自動駕駛的成熟對於出行行業是有正向助益的。”滴滴旗下小桔車服車聯網CEO黃智信信誓旦旦地對《發現網》表示。

對於傳統主機廠而言,在汽車銷量不斷下滑的大背景下,唯有轉型才是逆襲的唯一方向。而在5G、無人駕駛、車聯網、人工智慧等概念的渲染下,汽車市場的盈利模式有可能發生轉變,所有有危機意識的車企都應該及時警覺。

車企“佔山為王”,後續共享品牌如何選?

據悉,東風出行已經率先在湖北進行業務開拓,自5月份佈局武漢、6月份佈局十堰後,目前東風出行也已進入襄陽,目前日單可達到2萬單左右,而且未來將主要發力三四線城市;長城汽車的歐了出行則率先在保定、石家莊、成都開啟運營,據張文輝介紹,歐了出行目前運營車輛3000輛,註冊使用者100萬+,累計行駛里程4000萬+,單車日均單25.9單;長安汽車旗下長安出行則在重慶佔據較大優勢,截止今年上半年,長安出行已在重慶、南京、合肥等7個城市運營,運營車輛近1萬輛,App註冊使用者150萬,在重慶市場佔有率達到40%;而發展最快的還屬立足杭州輻射全國的吉利曹操出行,目前曹操出行運營城市50座,投放車輛4.2萬輛,註冊使用者超過3100萬,日接單量62萬。

另外,全球巨頭和國內主流車企,幾乎全部加入到共享出行的“戰場”中來。國內涉及面最廣的合作是由、東風、長安、阿里、蘇寧、騰訊合資成立T3出行。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參與者而言,無論是滴滴、華為、騰訊這樣的新進入者,還是長城、北汽、、東風這樣的傳統企業,都必須清楚一點:出行革命,根本無法靠一個企業或者一類企業來完成,而必須是全產業的協作和融合。

隨著車企們不斷入局"共享出行"領域,消費者的出行方式也從滴滴出行向多維度出行轉變。對於車企們來說,打通出行業務,就意味著邁出了"從傳統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提供商"轉型的重要一步;而對於使用者而言,更多出行領域的湧現,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極其上算的好事。(發現網記者羅雪峰 文軍)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三大電商平臺因為二選一起訴天貓,你們可知誰才是真正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