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導讀

日前,有訊息稱,亞馬遜正在德國等歐洲地區大力斥資投入物流建設。隨著美國物流亞馬遜化,未來中國物流是將“菜鳥化”還是“京東化”?

繼6月份聯邦快遞宣佈不再續簽與亞馬遜的美國快遞空運合同之後,在8月底,聯邦快遞與亞馬遜正式結束了陸運合約。據外媒近日報道,DHL包裹目前在持續收縮在德國的業務,停止為德國的亞馬遜生鮮(AmazonFresh)派送包裹,而且要減少居民送貨上門的包裹服務。日前,又有訊息稱,亞馬遜正在德國等歐洲地區大力斥資投入物流建設。隨著美國物流“亞馬遜化”,未來中國物流是將“菜鳥化”還是“京東化”?

美國物流“亞馬遜化”

“亞馬遜化”(Amazonlization)現象是指在物流、電子商務平臺及其它方面發生的大規模顛覆性創新。它影響到B2C/B2B電商、物流和供應鏈、醫療健康等幾乎所有商業。美國前五十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都在推行“亞馬遜化”戰略。

亞馬遜是美國最大的網路電子商務公司,也是全球最早開始經營電子商務的企業之一。亞馬遜很早就意識到物流的重要性,在上市後的第三年就開始建設自己的物流體系。

在倉儲方面,亞馬遜自營智慧倉儲,大規模建設“倉儲物流中心”,亞馬遜在全球有100多個大規模的倉儲物流和訂單執行中心FBA,還有30多個正在建設和規劃中。

在運輸配送方面,以前亞馬遜是將其國內的配送業務委託給美國郵政和UPS等,使用自己的貨車或由獨立的承運人將整卡車的訂購商品從亞馬遜的倉庫送到當地郵局的庫房,再由郵局向顧客送貨,將國際物流委託給國際海運公司等專業物流公司。近年來,亞馬遜從原來的配送環節幾乎全部外包到開始深度介入,也開始自己送貨,自己接快遞單。據市場研究公司樂天智慧(Rakuten Intelligence)估計,目前亞馬遜訂單配送中有近一半是由亞馬遜自己完成的,而2017年這一比例不到15%。

另外,亞馬遜還是全球第一家將雲技術運用到物流體系建設中的企業。

亞馬遜之所以不遺餘力的投入物流建設,無外乎包括以下幾方面原因:

降低成本:物流成本對電子商務企業非常關鍵。為了提高物流交付能力,亞馬遜一直在不斷投入物流建設,與之而來的是成本的增加,這些成本從2010年的約55億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約617億美元。據其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亞馬遜的運輸成本更是再創新高,飆升了36%。

花旗集團也曾提到,亞馬遜採用UPS和FedEx來發貨,平均每個快遞要花費7.81美元。如果不使用兩者的派送服務,通過自建物流體系,平均每個快遞可節省3美元及以上,一年共減少約11億美元開支。

提高客戶滿意度:在電子商務領域,電商業務與物流緊緊捆綁在一起,相輔相成。在強調“即時”的今天,高效便捷的物流體驗至關重要。早前亞馬遜的歐洲業務負責人羅伊(RoyPerticucci)就曾解釋:“這麼做主要是為了提高寄送快遞的執行力並兌現對客戶作出的時間承諾。我們正在不斷縮短顧客從下單到收快遞的時間,提高交貨的準確性,即第一次就能交貨成功的次數。我們希望可以處理整週的快遞包裹量,包括週日的取快遞和送快遞服務。”

亞馬遜首席財務官布萊恩·奧薩維斯基也曾說道,亞馬遜正在看到提升運輸速度的好處。“它加強了客戶的購買決策,並刺激了網上購買產品的需求增長。”

亞馬遜早期在倉儲物流上巨大的投入,也為現在其行業龍頭地位以及競爭壁壘奠定了基礎。在《2018全球物流五十強榜單》中,亞馬遜FBA力壓群雄排名第一。據A&A釋出的《2018年TOP50全球第三方物流提供商》顯示,亞馬遜強勢入圍,排名第六。

資料來源:SJ諮詢集團

但回過頭來不得不思考,未來亞馬遜物流會成長為能與聯合包裹、聯邦快遞、美國郵政等分庭抗禮的快遞巨頭嗎?

眾所周知,美國快遞業務量的90%以上長期被聯合包裹、聯邦快遞、美國郵政三大巨頭佔據。電商出身的亞馬遜,以目前的物流實力,顯然是小巫見大巫,其飛機數量只有FedEx的約1/10,UPS的1/8,航班數約是FedEx的1/19,陸運車輛也僅為UPS,FedEx的1/5左右,在全球的運營中心也是遠遠少於前兩者。

通過以上資料對比來看,亞馬遜物流具備一定發展潛力,但短期內想要超過UPS,FedEx等巨頭的可能性還是很小。

對於亞馬遜自建物流,業內是如何看待的呢?

早在五年前,皇家郵政就曾稱,亞馬遜配送更多自家包裹的計劃,將造成皇家郵政及其競爭對手Whistl和Yodel在英國快遞市場的增長放慢至少兩年,增長率減緩的幅度則從4%—5%到1%—2%不等。

聯邦快遞的菲茨傑拉德說:“老實說,我們不認為亞馬遜會成為聯邦快遞的競爭對手,因為沒有明智的方法來對它們進行比較。你可以在高度密集的市場上開拓些本地配送業務,這絕不算是對聯邦快遞所做廣泛業務組合的競爭威脅。”

SJ諮詢集團認為,儘管亞馬遜並不稱自己為第三方物流公司,但它正在推動行業內前所未有的變革。

美國物流亞馬遜化,那中國的物流走向如何?“菜鳥化”or“京東化”?

未來中國物流“菜鳥化”or“京東化”?

亞馬遜電商及物流平臺為傳統零售及物流產業帶來的巨大影響,一如在中國阿里、京東對傳統零售乃至整個商業生態的顛覆,並且迅速蔓延至物流領域,而他們對物流的影響,也絕非限於電商快遞。京東物流的合同物流業務已支撐其成為國內第三大合同物流企業,菜鳥也早已通過整合的形式佈局B2B。

(一)平臺整合物流資源,逐步打造中國智慧物流骨幹網的阿里物流

眾所周知,菜鳥優勢在於行業級別的整合、優化。菜鳥將自身定義為“大資料驅動的智慧供應鏈協同平臺”,專注於搭建四通八達的物流網路,打通物流骨幹網和毛細血管,提供智慧供應鏈服務。通過技術創新和高效協同,菜鳥與合作企業一起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升消費者的物流體驗。正如業內人士所概括“平臺整合物流資源,以資料驅動為紐帶,以智慧倉為網路節點,打造社會化電子商務物流服務大系統”。

1.大資料、智慧、協同

執行全球最大物流資料庫:與亞馬遜相似,阿里同樣擅長將自身在雲端計算和大資料運用方面的優勢發揮在物流體系搭建方面。在大資料方面,菜鳥執行著全球最大的物流資料庫,日處理資料 9萬億條;中國零售平臺電子面單採用率 81% ,成為行業基礎設施;70%包裹由大資料演算法分配路線。

智慧化:智慧化手段是可以極大輔助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倉儲方面,智慧分倉可極大提高庫存週轉率,實現全渠道供應鏈優化。在智慧化佈局上,菜鳥除了投資相關企業,“E.T.物流實驗室”便是由菜鳥網路於2015年底組建的自主研發前沿科技,用科技引領中國物流業。

協同:截至目前,菜鳥有3000+合作伙伴,200多萬人聯動。在物流服務聯合體—菜鳥聯盟的服務下,天貓包裹可實現當日/次日達,已經覆蓋全國1000多個區縣。

2.菜鳥的超級物流網路

在整個過程中,不自建物流的阿里,通過投資持股與深度合作,物流局卻越來越大,利用對大資料和智慧化的投入,逐步將訂單、使用者、資料核心要素掌握手中。菜鳥網路成立之初,阿里就投入 5000 萬建設以“樞紐+網路+通道”為基礎模式的物流骨幹網。2018年,阿里又宣佈,阿里和菜鳥將再投資1000億建設國家物流骨幹網。目前阿里已經實現了對快遞、綜合物流、電商倉配、零擔快運、即時配、倉儲機器人、幹線整車、同城貨運、家居家電、物流資訊化、生鮮冷鏈、金融、國際物流、快遞櫃等的全方位佈局。

(二)自營模式的京東物流

與阿里巴巴只建倉不建配送團隊的阿里不同,京東走了自建物流這一路徑。2007年,劉強東力排眾議開始自建物流,也是最早開始自建物流的電商企業。成立之初,京東物流主要服務京東自營商品,後來開始為京東商城平臺的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2017年4月,京東物流宣佈獨立運營,此後,也開啟了京東物流的轉型之路。自去年開始,京東物流全面對外開放。倉儲主要是由京東投資自建,幹線業務主要承包給外部承運商做,末端配送主要以自營為主,另獲悉,目前京東正在搭建自己的共建車隊,計劃逐步減少自有車輛。

基於自建物流服務體系,京東是全球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跨境、B2C、眾包(達達)六大網路的物流企業,憑藉這六張大網在全球範圍內的覆蓋以及大資料、雲端計算、智慧裝置的應用,京東物流打造了一個包含從產品銷量分析預測,到入庫出庫、再到運輸配送各個環節的智慧供應鏈服務系統。截至2019年6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約600個倉庫,23座大型智慧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倉儲總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了約250萬平方米的雲倉面積。90%以上自營訂單可在24小時以內送達;在國際網路上,搭建了全球“雙48小時”通路網路,28小時中國通達全球,搭建中國8大物流樞紐和全球30大供應鏈節點,近千條國際幹線。

圍繞“短鏈、智慧、共生”,京東物流與社會各界共建全球智慧供應鏈基礎網路(GSSC),聚焦供應鏈、快遞、供應鏈數字化產業平臺三大業務板塊,為客戶、行業、社會提供全面的一體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實現“有速度更有溫度”的優質物流服務。由京東打造的智慧系統—打造全商業場景的智慧履約平臺已經輸出給國內外200餘家合作企業,無人技術全面對外開放。

以某家居品牌為例,在使用京東供應鏈服務後,其庫存週轉天數減少了10天。

與亞馬遜如出一轍,早期巨大的投入積累的倉儲、供應鏈管理、以及智慧物流等優勢,隨著物流的對外開放,其價值越來越凸顯出來。京東物流的平均配送時長低於行業平均65%。據國家郵政局資料統計,京東物流的有效申訴率僅為0.29,使用者口碑遠超同行。

據京東集團釋出的Q2財報顯示,二季度淨收入超出預期達到1503億元,其中淨服務收入達到168億元人民幣,以開放物流業務為代表的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8%,繼續保持在90%以上,高於總收入增速,京東物流對京東集團增長貢獻作用明顯。履約費用也大幅下降6.7%。在Q2財報電話會上京東對外透露,經過多年佈局,京東物流目前已實現盈虧平衡。

正如京東方面所介紹,四年前京東物流就開始大舉進入三到六線城市,剛開始訂單密度較小,因此物流成本較高,隨著低線城市佈局完善,特別是物流開放後大量外部訂單進入,物流成本大幅度下降。財報中還提到,除了對內支援京東商城的高效履約,京東物流的開放業務不斷突破,供應鏈和快遞等多樣化產品不斷成熟,開放業務增長強勁。在羅戈研究釋出的《2019中國合同物流報告》中,京東物流(京東開放物流部分)以2018年營收123.8億元排名第三。

不管是亞馬遜的物流,還是菜鳥、京東物流,隨著其發展,都在逐漸擺脫單一的“電商”標籤向綜合化的方向發展,基於對資料、供應鏈及新興技術等把控,形成具有各自特色,各自代表性的物流體系。在未來,中國的物流格局會呈現怎樣的變化?“菜鳥化”or“京東化?”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作者 | 三筒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蘋果驚爆史詩級漏洞;華為起訴友商;中國日均外賣規模超2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