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早起打卡”是這兩年很流行的一種玩法,使用者支付1元作為押金,只要在第二天早上規定時間內早起打卡,除了能贏回自己支付的押金外,還可以平分其它沒有及時打卡使用者的押金。

既能督促自己早起還能賺得收益的“早起打卡”模式很快成為一種社交玩法,在微信、QQ群,及APP等各大平臺流行起來。而在今年7月,微信官方卻發表公告稱,“早起打卡”模式的組織方可能存在隨意篡改資料侵吞挑戰金以及捲款跑路的風險,警告使用者謹慎參與這種遊戲。

原來,中心化平臺運營下的“早起打卡”遊戲中有不少規則漏洞可以鑽,因此很容易演變成騙子的牟利工具。其中“暗箱操作”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1. 謊報保證金,私吞差額

這些早起打卡遊戲的參與人數是多少,共交了多少保證金,每天又有多少人沒有打卡成功,此類關鍵資訊都只有運營遊戲的平臺自己才知道,且可以通過後臺程式來加以修改。因此就有不良平臺暗地裡將每日應該平分給使用者的保證金扣下來,私吞進自己的腰包。

2. 暗改打卡時間,人為造成打卡失敗

有些騙子團伙為了讓更多使用者打卡失敗,就故意把打卡時限調短,最早是3個小時打卡時間的,逐漸變成2小時、1小時,最過分的是有個平臺擅自改成1分鐘時限,而且還是早上5點。就這樣,挑戰“失敗”的人自然越來越多,其保證金全都流入騙子手中。更過分的是,有些團伙還會對那些連續打卡成功、充值金額較大的使用者設定“黑名單”,使其在時限內無法打卡,從而將本金全部扣除。反正打卡是否成功都是他說了算,使用者只能乾著急。

3. 平臺方捲款跑路

上面這兩類騙術多多少少還給使用者留了點機會。最狠的招數是,一旦保證金達到可觀的數量,騙子平臺方就直接捲款跑路。於是原本想著打卡賺錢的使用者,卻發現原來打卡是打卡了,卻連本金都虧沒了。

以上種種騙局在各大打卡平臺屢禁不止。據了解,光微信平臺一家,就已經針對這種打卡詐騙,累計處罰了公眾號826個、小程式253個,可見這種詐騙有多麼猖獗。

之所以打卡平臺能從運營中做手腳損害使用者權益,歸根結底是因為中心化平臺活動不透明、利用平臺與使用者的資訊差進行暗箱操作。只要能解決好這個透明度問題,早起打卡的遊戲,就能迴歸初心,成為自我約束的激勵遊戲,而不是騙子牟利的工具。

那麼,能不能從根源上來解決打卡遊戲中各種欺詐行為?

有人想到了區塊鏈。區塊鏈技術以公開透明、可追溯、去中心化而著稱。簡單說,就是在區塊鏈上不存在什麼後臺,所有資料都是可追溯的,從而讓貓膩無處遁形。所以“區塊鏈+打卡”的模式是再合適不過了。事實上,已經有人做出來了基於區塊鏈的早起打卡。

在區塊鏈“享雲鏈”上,有開發者就開發了這樣一款打卡DAPP“早起賺鏈克”。鏈克是享雲鏈的Token,因此這個DAPP是用鏈克來作為保證金進行遊戲的。 遊戲規則很簡單,跟常見的打卡活動差不多,分為3天和14天兩種挑戰難度,玩法如下:

1)報名參加3天/14天打卡挑戰

2)每天支付5鏈克作為保證金即報名成功

3)第二天06:00-08:00打卡,打卡成功即可瓜分前一天的獎金池

4)只要全部完成3天/14天打卡挑戰,即可拿回自己的保證金

與之前的打卡遊戲不同之處在於,“早起賺鏈克”的遊戲規則都是寫在享雲鏈上的,完全不用擔心被人篡改。另外,所有保證金的收取和發放,不經任何人操作,而是由鏈上的智慧合約來完成,且公開、透明、可追溯,完全不用擔心被侵吞或捲走。

打卡挑戰將於11月8日正式開啟,所以提前報名參與的都有“早鳥”福利可拿:

只要滿100人報名,第1~50名報名者就能獲得1鏈克的獎勵;

滿150人報名,第51~100名報名者則可獲得1鏈克獎勵;

滿200人報名,第101~150名報名者獲得1鏈克獎勵;

……以此類推,

滿1000人報名,第901~950名報名者獎勵1鏈克 ,同時抽選10名隨機瓜分50鏈克

如果滿10000人報名,專案方還會開啟神祕大獎,聽起來很誘人的亞子。

總之如果是喜歡“早起打卡”這種遊戲,或者是有需要養成自我好習慣,但又擔心傳統打卡遊戲騙局的,都應該來試試這款區塊鏈打卡遊戲“早起賺鏈克”。在這裡,你不用擔心任何暗箱操作,能夠放心大膽地參與,體驗到打卡遊戲的初心。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京東、滴滴雙巨頭微信入口小程式化,生態競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