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10月27日-11月2日,由 IEEE 主辦的ICCV(全稱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即國際計算機視覺大會) 2019在南韓首爾召開。ICCV每兩年召開一屆,與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會議(CVPR)和歐洲計算機視覺會議(ECCV)並稱計算機視覺方向的三大頂級會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在本屆大會收穫頗豐,焦李成教授團隊的多篇文章被ICCV 2019錄用,同時多個學生團隊榮獲大會多項賽事的分賽道冠軍等獎項。

西電智慧學子在ICCV 2019

由 Xilinx和Google公司主辦的LPCVC On-site AI Acceleration Track- FPGA at ICCV 2019比賽,任務為基於Xilinx Ultra96-v2開發板對ImageNet 2012資料集進行分類,比賽評價指標基於分類精度及分類處理速度,同時進行現場測試。

焦李成教授、劉旭博士、孫其功博士指導的連彥超、賈美霞、高豔潔、陳大帆、陳悉兒、施玲玲學生團隊 ,從來自麻省理工、南韓蔚山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FPGA賽道冠軍。

在ICCV 2019 workshop "Vision Meets Drone:A Challenge"(簡稱VisDrone2019)舉行的VisDrone2019挑戰賽中,由焦李成教授指導的學生張文華、王浩然、周金柳提出的ATOMFR演算法以及馬睿妍、高豔潔、楊育婷、宋緯、李宇軒提出的SMILE演算法分獲單目標跟蹤挑戰賽的亞軍與季軍。同時"Spatial Attention for Multi-Scale Feature Refinement for Object Detection"、"Accuracy and Long-Term Tracking via Overlap Maximization Integrated with Motion Continuity"和"A Novel Spatial and Temporal Context-Aware Approach for Drone-Based Video Object Detection"三篇文章入選。

由人工智慧學院樑雪峰教授、王爽教授和焦李成教授指導,博士生權豆等完成的論文"AFD-Net: Aggregated Feature Difference Learning for Cross-Spectral Image Patch Matching"以及碩士生李彥峰等完成的論文"Better and Faster: Exponential Loss for Image Patch Matching"被ICCV 2019錄用。其中"AFD-Net" 為口頭報告(Oral)論文,而ICCV 2019的Oral錄用比例僅為4.62%。

在ICCV 2019 workshop "Lightweight Face Recognition Challenge" (簡稱LFR2019)舉行的LFR2019 挑戰賽中,由焦李成教授和王爽教授指導的學生和澎思科技、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的文章"A Graph Based Unsupervised Feature Aggregation for Face"入選。

ICCV 2019的大會主席由首爾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 Kyoung Mu Lee、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腦科學教授 David Forsyth、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系視覺計算學院教授 Marc Pollefeys、商湯科技創始人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聯合擔任。據統計,本屆大會投稿數達到4303篇,是上屆的2倍,共收錄1075篇,接收率為25%,較上屆略有下降,本屆註冊參會人數也再創新高,超過7000人,是2017年 ICCV 的2倍。

2004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智慧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獲批,開啟了學校人工智慧領域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之路。2017年,西電建立了部屬高校首個人工智慧學院。近5年來,學院在人工智慧領域3次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面對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戰略需求,成功研製中國首套類腦SAR系統、基於面陣CCD的光譜視訊成像系統、中國首個人臉畫像識別系統、首個FPGA深度學習系統等重大平臺和系統。經過十餘年科教結合的探索和實踐,創新地確立起了"國際前沿+西電特色"的本-碩-博一體化培養系統,已有百餘名校友成長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人物。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一家人的大指揮家——小度智慧音箱大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