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對於很多文藝青年來說,由於工作忙碌,在書店、咖啡館手捧紙質書的悠閒時光已經變得有點遙遠了。

如今的他們,更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戴上耳機,開啟App聽一本有聲書。在這背後,是近幾年大量依託音訊媒介的知識內容付費App相繼問世,頗有一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思。

此前騰訊“微信聽書”App悄然上架,此舉被外界認為騰訊要進軍長音訊領域,再加上之前的喜馬拉雅、蜻蜓FM、懶人聽書、荔枝FM等眾多老牌播客品牌,看上去“耳朵經濟”正在成為大家所搶奪的一個新風口。相比文字、影片,音訊有其獨特的商業的價值,比如關係軟體與硬體的配合,同時又關係到內容版權和IP變現,這種跨界性讓音訊似乎成了巨頭們生態的一部分。

那麼未來,音訊的賽道未來將如何演繹,真的是看上去那麼美好麼?

01“耳朵經濟”崛起,巨頭紛紛入場

“這幾年,身邊喜歡聽書的人越來越多了。”想必這一點大家都感同身受。

在如今這個圖文數字化閱讀的時代,人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充斥著體量巨大的資訊流,閱讀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和淺嘗輒止。在大量資訊的轟炸下,也越來越難以認真的去閱讀一些東西。

而這時候,音訊的適時出現,成為一種良好的補充和調劑。畢竟聲音是傳遞到耳朵,眼睛終於得到了解放。有聲書能滿足使用者在處理各自活動同時收聽,不僅讓他們用碎片化時間有效提升了自己,還能解決焦慮。自然而然,與之相關的“耳朵經濟”也日益煥發出新的活力。

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網路音訊行業市場規模為175.8億元,同比增長55.1%;使用者規模達4.9億。龐大的音訊消費需求,讓國內線上音訊市場規模越來越大。

而“耳朵經濟”帶來巨大的想象力和市場潛力,讓一眾巨頭垂涎不已,除了推出App之外,騰訊還申請了多個關於“微信聽書”的商標,其國際分類包含廣告銷售和教育娛樂等。儘管目前官方尚未對此訊息進行迴應,但騰訊試圖在微信平臺切入有聲讀物市場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早在2015年FM類應用處於鼎盛時期的情況下,騰訊方面就順勢推出了一款移動音訊內容分享平臺“企鵝FM”。

與此同時,新晉巨頭位元組跳動也在悄悄佈局,並於近日推出了一款名為“番茄暢聽”的長音訊產品。據悉,該產品是將番茄小說中的海量正版小說,以音訊的形式播放出來,同時採用了AI真人主播的聲音,雖然還不知道這款產品最後如何,但按照位元組一貫兇狠的打法,無疑會掀起一場巨浪。

另一方面,作為這個市場的頭部玩家,2018年開始推出有聲書的喜馬拉雅坐擁有市場上70%暢銷書的有聲版權,85%網路文學的有聲改編權,超6600本英文原版暢銷有聲書版權,領先優勢明顯。而今年以來,一眾新玩家,尤其是騰訊、位元組跳動這樣的巨頭密集入局,也勢必將給有聲書及整個音訊行業帶來新的變數,一場新舊勢力的互探和爭奪正在悄然上演。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如今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人類對科學技術革新的鑽研從未停止過,科技真正的改變了生活。

如今,萬物互聯時代已然來臨,而音訊行業作為萬物互聯中的一部分,是由傳統向智慧化邁進的重要一步。特別是隨著雲端人工智慧興起、智慧物聯裝置的普及,智慧物聯時代趨勢也會愈加明確。

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移動網際網路巨頭均在加速佈局硬體終端,如谷歌的Home系列音箱、微軟的Hololens混合現實眼鏡、蘋果的AirPods無線耳機等;國內阿里、百度、華為、小米等亦有相關佈局。這是因為有聲行業不斷髮展壯大,已經從小眾逐步發展成為了閱讀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之相關的硬體終端也會成為雲端不可或缺的智慧物聯“抓手”。各個音訊平臺抓住物聯時代的風口,也可以更好地將智慧音訊推向市場。

硬體市場風起雲湧的背後,巨頭們轉身發現軟體方面,長音訊市場居然正處於一片藍海,其使用者增量和使用者使用時長中蘊藏著巨大的金礦。

從今年年初以來,各家就開始密集上線播客類產品,這些產品推出後,都在迅速成長,以小宇宙為例,從3月26日上線,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0個單集被收聽的總時長超過5000小時。而在所有給小宇宙留過評論的人裡,平均每一位使用者,留下了283字。所有的評論加在一起,已經超過了520萬字,這說明了部分使用者對播客類產品的喜愛。

在使用者使用時長的較量背後,實質上還是版權內容儲備的競爭,未來各家也將圍繞IP、內容版權等進行拓展。在版權方面,騰訊也有著諸多產業的涉獵。在上游內容IP領域,騰訊坐擁閱文集團及騰訊動漫等資源,可謂IP資源儲備豐富;今年423聽書節,喜馬拉雅也與上海譯文出版社、磨鐵圖書、讀客等26家出版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加快版權佈局,實現文化IP的多元開發。此外,喜馬拉雅也在持續推進版權保護體系建設。

除去上述內容的影響,隨著95後、00後的成長,年輕人已然成為中國最強力的消費群裡,這群新興人類對新科技和新渠道有著天然的敏感,而各音訊平臺聚集圈內搶佔市場,也是嗅到了智慧音訊可能將在不久後的未來有一場爆發,而在此之前誰先贏得年輕群體的青睞,或許誰就可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了。

03沒有那麼美好的現實

如今知識付費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進一步釋放了網路音訊的內容價值。但就在中國網路音訊市場被廣泛認知的同時,使用者增長卻呈現放緩趨勢。

根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18年的中國網路音訊使用者規模已達4.16億人,增速為19.5%,但到了19年增速已經下滑至15.1%,今年更是堪堪破10。可以預計,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殆盡,未來增速將很快見底。

音影片行業雖好,但現實是狼越來越多,肉越來越少。這就要求玩家們,在暴風雨來臨前,更快解決戰鬥。

目前中國的線上音訊市場,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被稱為“三巨頭”,其中57.0%的中國受訪有聲書使用者偏好使用喜馬拉雅聽書,資料遙遙領先;荔枝、蜻蜓FM以及懶人聽書等在收聽偏好上位列第二梯隊,近兩年行業的格局也一直很穩定。

此外擺在喜馬拉雅、荔枝等音訊企業面前的,還是盈利的難題。喜馬拉雅只在2017年公佈過財務資料,其中付費業務、廣告銷售的收入分別佔比50.1%和41.26%,智慧硬體的收入佔比僅為8.64%,淨虧損1.08億元,三年過去,喜馬拉雅的業務並未發生大的改變,可以說盈利仍遙遙無期。而荔枝超過98%的收入來自於音訊娛樂,這包括語音直播、粉絲打賞和音訊錄播等,而播客、廣告和其他收入等微乎其微,2019年淨虧損10.73億。

對位元組、騰訊這樣的巨頭來說,在版權、資金以及流量都有優勢,做一款主打聽書的音訊軟體,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不能忽略的是,本質上驅動音訊平臺經濟的就兩個點,一個是使用者,另一個是創作者。這就導致網路音訊行業的商業模式有些類似於“優愛騰”所在的線上影片行業,要麼賣廣告、要麼賣會員。

當你的收入來自於廣告、來自於會員時,而它們大都是靠內容拉動,只有繼續投入這個故事才能繼續維持下去。因此對於大公司而言,戰事一旦開啟,結束就很難了。

16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太過自信?三星將學習蘋果取消S21充電器,也要自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