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大佬們在社群菜籃子中拼殺的同時,不知道有沒有大佬會關注,中華豬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這麼說,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毫不誇張。
上世紀80年代,本土豬還是中國人餐桌上的主角,佔據了90%的市場。然而,30年過去,當一場非洲豬瘟肆虐整個中國時,終於有人感嘆:土豬消失,急需保護。
100多個本土豬種,31個瀕臨滅絕。諺語“家家都有黑毛豬”的成華豬,最危急時,當地一度“只剩五六十頭”,甚至都少於野生的大熊貓。純正的回鍋肉,可能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吃到,因為正宗的四川回鍋肉,正是成華豬肉製作而成。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這些,但中華土豬確實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其消亡速度之快,甚至讓人反應不過來!在中國存在了9000多年的家豬,從家家戶戶養豬到瀕臨滅絕,只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
中國農大的陳清明教授說“豬種的滅絕,是一場生態災難”。擁有9000年養豬史的大國,在洋種豬的面前,潰不成軍。
小良真心希望,那些網際網路大佬們,能借助網路和流量,打造本土豬市場,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使命。說大了,是在保護中華物種基因。說小了,是在為後世兒女留下“舌尖上的味道”。怎麼看,拯救二師兄,都是刻不容緩的大事。#飯碗之爭不能輸#
一、成華豬不到百頭有媒體曾經評選出四川人最喜歡的12道菜,回鍋肉高居榜首。
在成都,幾乎所有的大小宴席上,都會有回鍋肉的影子。
我的朋友問我,最好吃的回鍋肉在哪裡?我告訴他,純正的回鍋肉,可能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吃到了。因為成華豬一度不到百頭,比野生的國寶大熊貓都珍惜。
一身黑毛、頭方頸粗、四肢短小的成都本土豬種成華豬,做出的回鍋肉鬆軟可口,肉香濃厚,肥而不膩。曾經諺語中的“家家都有黑毛豬”說的就是成華豬。它曾經遍佈整個成都平原,是很多人過年獨有的“年味”。
但由於生長週期長,肥肉率高,在市場化的程序中,不敵洋種豬。如今,僅剩下百餘頭,被飼養在成都的一個保種場內。成了名副其實的保護動物,而拋棄陪伴了我們幾千年成華豬的,正是這三十年間的當代人。
二、金華豬瀕臨滅絕浙江有一道名菜叫東坡肉。真正的吃貨應該知道,正宗的東坡肉用一種叫“兩頭烏”的豬肉製作而成。“兩頭烏”只是土名,其實這種豬,又叫金華豬。
這是中國“四大名豬”之一。這本該出現在餐桌上的豬肉,如今已是農業部重點保護的地方畜禽品種。
三、烏金豬成珍稀品種金華火腿你一定聽說過,最適合做金華火腿的烏金豬,生長於烏蒙山-金沙江一帶的山區,也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珍惜保護品種,而農戶散養數量也岌岌可危。如果不加干預,恐怕再過30年就會消失殆盡。
四、種豬被控,艱難從外國獲取一方面是中華豬瀕臨滅絕,一方面卻被外國壟斷,一豬難求。
為了獲得國外的種豬,國內的企業董事長、政府領導親自到機場,拉橫幅迎接,將搭乘專機帶外國種豬遠渡重洋迎接而來,遇堪比超級大人物出訪。
三年前,發生在昆明長水機場的這一幕,折射出中國種業數十年之痛。而這,不過是每年降落在中國的上百架種豬專機中的一架而已。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種豬進口創下歷史之最!
五、如何拯救二師兄?吃!這是一條讓人黯然神傷的訊息,市場的選擇真的很重要,我們的消費可以讓有些物種滅絕,同樣也能讓有些物種保留。三十年時間,為了效益,為了生長週期,為了更多的收益,在生活了9000年的二師兄們正在悄悄消失。
如何拯救它們?需要我們做些什麼呢?
很簡單,吃貨改變世界,拯救中華豬的最好辦法就是“吃”。豬不同於其他保護動物,不被吃就沒有價值,就會被人工淘汰。人類用自己的偉力改變了自然選擇,而這種選擇,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會改變一個種群的命運。
六、豬聯網,網際網路大佬們正在該做的事豬聯網是個新名詞,高科技的養豬已經讓其可工業化的發展,成批次成建制流水化的去養豬,那是一件比程式設計還複雜的事。涉及軟、硬體兩個方面:
硬體上要在豬圈安裝感測器、攝像頭、自動給料、自動清糞系統,農戶在家就可以遠端觀察豬的活動情況,實時控制豬圈的溫度、溼度、通風,像玩遊戲一樣養豬。軟體上幫助豬場規範養豬生產流程,方便農戶掌握豬的生產、待產、銷售狀況,智慧化提示母豬待配、妊娠、分娩、斷奶、免疫等。根據後臺全網的資料分析,系統為農戶提供建議和警示。
而想要讓吃貨們瞭解甚至愛上中華豬肉,還需要好的宣傳和產品包裝。在此,小良想對那些某團,某多,某寶,某鵝說,別再社群團購的菜籃子中拼殺了,打造具備本土優勢的豬肉品牌,也許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