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烤鴨”是一道極為富有地方特色的一道名菜,很多人慕名而去,就是為了嚐嚐北京烤鴨的美味。但是,如今已經進入了物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進入快節奏,大部分人更希望北京烤鴨能夠像其他商品一樣,在家就能吃到。為了滿足不斷迭代的使用者需求,海爾廚電創客張瑜轉型做食聯網。
作為一家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海爾集團始終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踏準時代的節拍,從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引領物聯網時代的生態型企業 ,成為連續兩年作為全球唯一物聯網生態品牌蟬聯BrandZ最具價值全球品牌100強 。這些年,海爾集團攜手全球一流生態合作方,建設了衣食住行康養醫教等物聯網生態圈,為全球使用者定製個性化的智慧生活。
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張瑜轉型做食聯網的故事。據瞭解,張瑜計劃以廚電為觸點,並聯產業上下游企業一起共創,讓使用者在家就能方便快捷的吃到高品質美食。
與此同時,近年來,幹了35年廚師的知名國宴大廚張偉利,也有一些煩惱,他表示,很多人到北京旅遊出差都會特意到店裡嘗一下地道的北京現烤烤鴨,也會順道帶一隻回去。但是長途跋涉冷卻後的烤鴨,又失去了剛出爐時的鮮美,“體驗不好只會砸了招牌。”張偉利一心想著如何讓烤鴨走進千家萬戶,但思索幾年,也沒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與張偉利的情懷嚮往不同,丁宜幫的轉型探索,卻是迫於實實在在的生存壓力。丁宜幫在北京郊區成立了雁棲福幫養殖廠,算上父輩,老丁家養殖北京填鴨已有30年曆史,養殖範圍覆蓋京津方圓200多公里。 今年疫情的爆發,烤鴨店、酒店關門停業。丁宜幫家的鴨子一下子沒有了銷路。如何讓鴨子銷出去,成了問題。
就這樣,張偉利和丁宜幫遇到了張瑜,三人一拍即合,許多問題迎刃而解。他們的解決方案就是,用預製菜的方法,提前預製生鴨胚。然而,把烤鴨做成半成品的預製菜,從來沒人做過,這需要顛覆整個烤鴨行業的運營模式。3個人便不斷摸索實踐,終於,有品質的家庭北京烤鴨就做出來了,最終,食聯網烤鴨一經上線賣出10000只。
為了更好的滿足不斷迭代的使用者需求,海爾食聯網平臺上吸引了養殖戶、廚師、加工企業、廚電冰箱、物流、烤鴨輔料……越來越多的生態合夥人匯聚共創。透過廚藝數字化、菜品標準化、家電物聯化等一系列賦能,海爾食聯網不斷滿足各方需求,讓使用者在家可以做出大師菜。可以說,如今,海爾食聯網已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讓更多人在家就能享受到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