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公佈資料的時候,三大運營商已經流失了至少2000萬的使用者,三大運營商都實現了500萬用戶以上的減少,並且使用者都是在負增長。
詳細減少的資料為:中國聯通660.1萬戶,中國移動725.4萬戶,725.4萬戶,這麼大的資料減少著實讓三大運營商揪了一把心,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探討一下。
三大運營商戶流失2000萬的怪相,都在減少,人都去哪了一個讓人覺得奇怪的訊息就是三大運營商的人數都在負增長,不管是4G使用者還是5G使用者他們都在降低,這些減少的人都去哪兒了呢?
有一種解釋局勢,移動減少的人去了電信、聯通,聯通減少的人去了電信、移動,電信也是如此,那也應該維持總量恆定,三家都在減少,總量還能恆定嗎?這真的是個讓人疑惑的事情。
那麼實際減少的使用者到底去了哪兒?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難道都出國了嗎,或者真的發誓要退網一輩子,不管是哪種原因,這部分丟失的人已經成了一團迷。
不過真的會有這樣的人吧,但是重點是下面要說的三大運營商手機使用者流失的原因,有些是外部原因,有些也是他們自身存在的問題。
雙卡雙待是魔鬼,疫情攔路,雙卡變單卡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這些流失的客戶中,大多數都是雙卡雙待的使用者,這一類使用者流失,是有很大希望恢復的,至少還有一張卡。
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進一步解釋,這些使用者之所以流失是受到疫情的影響,考慮到一定的經濟壓力,所以暫時拋棄了一張卡,最後的原因還是得歸結到疫情身上。
疫情期間即使有使用者流失,但是並沒有影響到三大運營商的流量使用,只是更多的流量轉移到了娛樂和消費上面來,因為大家都呆在家中。
這部分多出來的流量是部分工作的流量轉換過來的,即使使用者流失,但實際上三大運營商的收益並沒有受到影響,消費和娛樂的增長,彌補了使用者流失的虧損。
三大運營商自身也存在許多問題,等待改正使用者對三大運營商的舉報特別多,國家工信部門也是不止一次地對三大運營商提出了整改要求,但是弊病依然存在,至今尚未改變。
比如中國移動存在的“不知情定製等侵害群眾利益”的情況,就出現在了移動手機套餐上,五花八門的手機套餐,讓人看了眼花繚亂,甚至隨意更改套餐價格,手機使用者對此卻一點也不知情。
曾經還曝出過中國移動因為員工教育培訓跟不上,導致服務質量不高而被舉報的事情,一系列的額問題將中國移動推上了風口浪尖。
移動對此表示,已經開始了簡化資費、資費自選模式的試點工作,並且會做到在售資費全量公示的地步,保證會簡化套餐變更互斥規則,以此來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不知道現在做得怎麼樣了。
三大運營商的改變之路,競爭使用者,也要競爭服務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也有說到:中國聯通也在做自我排查,自我檢討,關於存在的“套餐數量多、看不懂、選擇難、資費過高”的問題。
中國聯通存在的問題,中國電信也中國移動都存在,希望他們都有一個不錯的改變吧,不然網友又得說:套路太多,意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