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華為禁令生效,雖然華為手機價格在二級市場全面飄紅,但最終面對無芯可用的局面華為“斷臂求存”,榮耀品牌被全資收購更是一場行業自救行動。
此次美國針對華為的禁令同樣波及到合作伙伴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日本多家晶片供貨商已經開始勒緊褲腰帶求生存,美國多家科技巨頭市值跳水達到10610億美元(摺合約70000億人民幣)。華為作為一家科技企業能引起如此大的連環反應卻是讓美國沒有想到的。
華為斷供後歐洲各個科技企業卻是主動示好,像是荷蘭ASML和德國英飛凌都願意展開新一輪的合作。與此同時英偉達和AMD小動作不斷都尋求著新一輪的擴張計劃,尤其是ARM與英偉達的併購受到了多方的關注。
除了美國在晶片領域的小動作,此次突發衛生狀況也是影響了全球晶片行業的發展。前不久大眾集團(中國)表示將會重新調整汽車生產計劃,部分生產線已經是處於半停工狀態。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意法半導體公司和海外較大規模晶圓廠和封測廠停工所致。
面對如此被動的局面歐盟17國重拳出擊,決定在未來2-3年時間投資1450億歐元(摺合約人民幣11546億元),在半導體領域持續發力。誰也沒想到,一切竟來得如此之快!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此時歐盟終於“醒悟”了,正所謂“求人不如靠自己”,歐盟半導體巨頭科技企業雖然分佈在不同的國家,但最終合作共贏才是唯一的出路。
以目前全球晶片產需狀況看,未來我國依然是晶片消費大國。前不久中芯國際面臨高層人員變動和美國實體清單的內外夾擊,雖然官方表示短時間內並不會影響到經營狀況,但這會進一步刺激相關行業的自研發展,不知道未來華為有沒有可能會接納“科技狂人”梁孟松呢?
努力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自媒體視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