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2019年11月3日,科技部會同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在北京組織召開6G技術研發工作啟動會。
會議宣佈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
其中,推進工作組由相關政府部門組成,職責是推動6G技術研發工作實施;總體專家組由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37位專家組成,主要負責提出6G技術研究佈局建議與技術論證,為重大決策提供諮詢與建議。
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和總體專家組的成立,標誌著中國6G技術研發工作正式啟動。
大家應該還記得,就在兩個月之前,華為爆出在加拿大渥太華招聘6G人才、啟動6G研究的新聞。
上個月末,芬蘭奧盧大學釋出了全球首個6G白皮書——《6G無線智慧無處不在的關鍵驅動與研究挑戰》。
短時間內,6G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媒體報道上,明確說明了一個問題——6G的研發推進,不管是政府、科研院校還是企業,都已經全面啟動了。
之前小棗君在分析華為6G的文章裡說過,像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這樣的企業,6G預研早在幾年前就已經悄然啟動了,只是沒有高調公開而已。
通訊行業一貫都有“使用一代、研究一代、儲備一代”的傳統,5G標準完成60-70%的時候,6G就理應被納入議事日程。科技部這次的會議,時間是上並不算早。
今年3月,全球首屆6G峰會都已經開過了。
關於6G,很多人期待有全新的黑科技出現,有“大驚喜”出現。很遺憾,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概率並不是很高。
近現代通訊技術的研發演進,從電報電話發明以來,已經快兩百年的時間了。雖然這麼長的時間裡,科技日新月異,但實際上,最核心的基礎理論幾乎是原地踏步。說白了,玩來玩去就是電和磁。
所有通訊系統的能力也一直未能突破理論框架的限制。70多年前我們通訊祖師爺克勞德·夏農先生提出的夏農公式,現在仍然像大山一樣巍然不動,難以跨越。
我們引以為豪的5G,甚至滿懷期待的6G,在基礎理論無法突破的情況下,只能算是修修補補,榨乾電磁波的最後一點價值。
速率、覆蓋、能耗、密度、成本、安全……,這些指標就像嗷嗷待哺的嬰兒,而母親的奶水,永遠只有這麼多,難免顧此失彼。
專家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技術創新,也像擠牙膏一樣,少得可憐。這些技術成果,趕上了5G時間點,就納入5G標準。趕不上的話,就留著給6G。雖然看上去很寒磣,但也實在是無奈之舉。
供給側苦於“智子”對科技樹的鎖死,但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來自需求側。
5G在政企市場上遲遲未能開啟局面,期望出現的行業網際網路騰飛也不見蹤影,讓所有人不禁捏了一把汗。如果總是這麼雷聲大、雨點小,等到雷聲都漸漸消失之後,場面難免陷入尷尬。
3GPP R17收集的潛在方向議題(其實就是6G的方向),除了太赫茲和近地軌道衛星之外,剩下的基本上就是這個增強、那個增強。
為啥?還不是因為找不到方向,只能繼續打補丁了唄。
大家都在觀望5G的表現。如果5G能取得成功(哪怕只有一點成功),那麼,就趁熱打鐵,進一步增強5G,包裝成6G,推向市場。
如果5G不能取得成功,那麼,在找到新的市場痛點和需求之前,大家都不會有動力去投入6G。
小棗君個人認為,太赫茲不管是手機移動寬頻,還是物聯網場景,限制都太大,應用前景非常有限。衛星通訊也並不適用於主流人群。這兩項技術擔綱6G核心,實在是有點牽強,充其量也就是個“5G+”。
現在我們這張4G網路,還有正在建設的5G網路,應該是未來二十年我們人類移動通訊系統的主體框架,不可能被突然冒出來的6G、7G完全替代。
換言之,未來的二十年,“連線”的市場增長應該會比較緩慢,很難有顛覆性的鉅變。這個領域的發展也不適合拔苗助長,應該給予充分的成長時間和空間。
如果大家需要尋找風口,建議大家還是將視線放在“計算”上。AI算力的突破和落地,概率遠遠大大通訊。邊緣計算、分散式計算(區塊鏈),背後蘊藏的商業價值也值得期待。應用層的市場潛力和投資回報,肯定比基礎設施要高。
如果要堅守“連線”這個戰場,請做好迎接寒冬的準備。需求側目前進入了一個新的經濟週期,誰也不知道這個冬天會持續多久。
在需求沒有明確的前提下,為了技術更新而更新,是沒有意義的。套用電影《銀河補習班》裡鄧超的那句話:“如果你連箭靶都不知道在哪裡,每天拉弓又有什麼意義呢?”
與其漫無目的地閉門造車,不如將更多資源投入在基礎理論和人才培養上。基礎理論早日突破,才是行業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