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日前,在中關村國際前沿科技成果展上,參觀者與服務型機器人互動。 人民視覺

在無人便利店購物,從進店、選購到支付,人臉識別技術全程支撐著實現便捷的服務;機場成百上千家零售門店,通過對顧客喜好、停留時長等資料的智慧分析,實現精準零售;甚至在太空,人工智慧互動式移動夥伴成為宇航員的得力助手,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空間站日常任務,減輕太空生活的孤單……

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社會民生領域廣泛應用,近年來,人工智慧的迅速發展,正全方位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

助力實體經濟 人工智慧可以顯著提高效率

在智慧製造、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管理等場景中,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

在航空領域,人工智慧已用於航線維護。維修工程師戴上AR(增強現實)眼鏡,既可以閱讀內建在AR眼鏡中的飛機維修電子手冊,也可以按照眼鏡中顯示的維修步驟進行實時操作,遇到難題時還可以通過AR眼鏡尋求遠端專家協助和人機智慧問答。

聯想研究院技術人員介紹,這種“AR+AI”的技術正在C919大飛機智慧製造中探索利用。比如,C919涉及1.5萬根線纜,使用AR輔助裝配方案後,裝配工人佩戴的AR眼鏡會自動識別線纜,然後在聯結器上指示出線纜應插入的位置,工人根據指示即可完成操作。不僅裝配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整個裝配過程視訊都會自動記錄在“雲端”。

通過人工智慧參與服裝設計,每一件衣服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存在“撞衫”煩惱。這既是對服裝設計師智力資源的“補充”,也能提升服裝行業的附加值。

專家指出,人工智慧涵蓋語音識別、計算機影象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已成為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重要引擎。同時,人工智慧只有服務實際應用才會有強大的生命力。作為典型的由應用牽引的前沿技術整合,規模化應用會進一步促進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的迭代升級,在演算法、晶片等軟硬體方面獲得突破。

深度服務民生 人工智慧需要開展應用示範

得益於技術的不斷突破,人工智慧在生活中已無處不在:為消費者推薦線上購物喜好,讓信用卡使用免受詐騙,個性化推送新聞,讓家的內部智慧互聯……人們正享受著人工智慧帶來的便捷和高效。

“金秋吃蟹正當時。除了大閘蟹,我們家人還很喜歡吃海蟹。我現在購買的海蟹都在聯想數矩溯源系統中登記在冊,從源頭、運輸到銷售全鏈條的詳細資訊都能看到。”北京的消費者肖雨分享了自己的購買心得。聯想數矩溯源系統專案負責人介紹,藉助於人工智慧的資料化管理,既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也有助於解決整個海蟹行業食品安全、品質保障等問題,為生鮮領域各層級代理商提供規範的管理流程,使經營管理更便捷。

在深圳市人民醫院,最近來了兩位特殊的“志願者”。聽障人士只需面對“志願者”完成手語表達,“志願者”就能實時翻譯成文字,反饋給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工作人員用語音回覆後,又能把語音實時翻譯成文字,反饋給聽障患者,實現雙向溝通。實際上,這兩位“志願者”就是兩臺普通平板電腦上的人工智慧手語翻譯機。騰訊優圖實驗室研究人員說,通過技術研發,這個手語翻譯機甚至考慮了手語的地域性和多樣性表達,包含了不同的表達習慣和速度。

“前沿技術落地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它是我們不斷探求的方向。”該研究人員說,手語翻譯機目前在試點落地,從醫院場景著手,幫助聽障人士緩解溝通障礙,未來有望服務更多人群。

專家指出,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過程中,可以通過開展應用示範,如圍繞家居、醫療、教育、助殘養老、家政服務等領域,拓展應用場景,進一步促進人工智慧在社會民生領域的廣泛應用,讓百姓享受科技進步的紅利。

今年8月,科技部發布《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其重點任務之一就是開展人工智慧技術應用示範,探索促進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撬動領域變革 人工智慧必須深度驅動產業

人工智慧正在與醫療深度融合,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智慧問診、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疾病風險預測、智慧輔助器具等已成為人工智慧滲透並應用的醫療服務環節。

單手緊握一部普通智慧手機,或是手持手機伸直手臂反覆轉動,十幾秒就能測出是否患有帕金森病。憑藉手機上的帕金森病運動功能智慧評估系統,帕金森患者在家就能完成運動功能日常評測,節省大量就診或者隨訪時間。

技術人員介紹,藉助人工智慧技術,通過手部輪替和靜止性震顫兩種方式評估體驗者現階段肌肉情況,就能判斷是否患有帕金森病。人工智慧能幫助醫生辨別人眼無法識別的畫素級震顫,高效地實現全身微小運動測量。

智慧假手同樣是和肌肉運動有關的人工智慧高科技醫療輔具。一名肢體殘疾的女孩佩戴上一款智慧假手後,在鋼琴上完成了一次令人驚歎的、完整的彈奏。這反映出智慧假手的運動靈活度與操作精準度。

研發團隊負責人韓璧丞介紹,這款智慧假手通過採集、處理人體肌肉運動產生的表面肌電訊號來實現假手的動作控制。它具備10個活動關節和6個驅動自由度,能實現5根手指的獨立運動和手指間的協同操作。使用者使用時能夠精準控制假手的每根手指。“這不僅能為殘障人士重建運動功能,還能通過重建感知反饋,讓他們體會到肢體‘重新生長’的感覺。”韓璧丞說,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成本,蘊含前沿科技的智慧假手能惠及更多的殘障人群。

一套智慧兒科解決方案,正在將兒童多學科智慧診斷系統等多個人工智慧應用融入診療全流程,與臨床工作流程無縫銜接。這一方案由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和依圖醫療共同打造。依圖醫療技術人員介紹,人工智慧為此學習了200萬份電子病歷和三甲醫院高年資兒科醫生的經驗,依靠臨床語言訓練的語音識別能力,能夠理解醫學專業術語,並根據症狀特點分析出疑似疾病。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副院長、兒科AI臨床應用及研發中心常務副主任趙列賓估算,這一智慧解決方案全面落地之後,就診流程至少可縮短1.5—2小時,兒科就診體驗將得到大幅提升。

專家也指出,資料是智慧化變革的“燃料”,在推動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和落地中不可或缺。例如海量健康醫療資料的積累,為醫學人工智慧提供新技術、新手段創造了基礎。但人工智慧並非只是冷冰冰的科技,還要有關懷的“溫度”,應著力對使用者大資料做好隱私保護。

當前,人工智慧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專家表示,人工智慧要做好,必須要落地用起來。但也要警惕一些打著“人工智慧”旗號,實則只是傳統自動化或資訊化技術的應用。這就要求人工智慧的應用必須跟行業緊密貼合,只有對行業深刻了解,人工智慧才能真正撬動製造、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智慧化。

此外,人工智慧“以用為本”,應用場景是人工智慧技術創新鏈的重要一環,它既可以考驗技術,也能夠推動創新成果加速轉化。上海張江集團董事長袁濤表示,以張江人工智慧島為例,有必要建立類似的人工智慧產業示範生態圈,集聚企業、高校、公共實驗室,形成技術、產品、人才、場景創新鏈,通過提供真實的人工智慧應用場景,讓最具代表性的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和產品率先示範應用,加快人工智慧應用孵化成熟的速度。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京東生鮮唐詣深:11.11前10天累計銷售4萬噸,新使用者增長超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