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前說的“青春飯”,一般都是服務行業或者娛樂行業,吃“臉蛋兒”的職業。
而現在對“青春飯”的定義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網際網路經濟的崛起也帶動了新經濟領域。
現在的“青春飯”拼的是年齡、體力、精力和能力。
青春飯不僅在行業上與以往不同,在年齡上也不盡相同。
新青春職業的生命週期絕不只是在30歲以內。
任何一個職業都有一個工作經驗的問題,一個30歲的程式設計師,他的經驗肯定不是20歲出頭的人所能比擬的。
比如程式設計,在實際的開發中,經驗比技術重要,核心演算法、行業經驗並不能簡單地依靠年輕人的拼勁去獲得,要有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
優秀的程式設計師大約27歲左右才能專注於某一個技術領域,到了30歲基本上才能再領域內小有所成,中年之後才能走向事業的巔峰。
所以,知識和力量,才是青春飯的主菜。
35歲的真相35歲,為什麼從前沒聽說,這兩年突然火了這個話題呢?
因為第一批程式設計師35歲了!!!
1998年-2000年,三位大佬建立了現在的網際網路三巨頭:BAT
假設當年的準程式設計師們,在網際網路興起的時刻抓住機會,22歲入行,到現在,這批最早的程式設計師差不多35歲左右的年齡。
為什麼都認為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大家都知道中國IT行業起步於九十年代,
有經驗的老程式設計師,都是因為業務的需要,可能很多已經轉崗了。
而市場上的程式設計師人才以初級中級居多,
這導致了目前公司裡40幾歲的程式設計師寥寥無幾。
國內網際網路公司興起的996模式,導致了程式設計師的這種腦力勞動者,變相演變成體力勞動者,拼在最前面的,熬到最晚的,往往是年輕人。
你年齡大,瑣事多,加不了班?那你就out了。
有種不行,是別人覺得你不行。
公司鑑於用人成本,在招聘時對年齡的限制,無形中向福斯製造出一種偏見。
大齡程式設計師可能需要為之支付更多的薪水,而那些年輕能加班的價格又低的年輕程式設計師,更得一些公司青睞。
做程式設計師沒有做領導、走管理路線的錢多。
所以很多程式設計師在三十幾歲的時候轉向了管理崗,要麼專案經理,要麼技術領導,或者轉行自己創業。
對於這個職業來說,程式設計師的不斷湧入,勢必會讓一些年老的程式設計師轉去一些更高層的工作,從而與所謂的程式設計師脫開關係。
所以結論便呼之欲出了。
剩下的大齡一執行緒序員,可想而知,自然會被非議,被人認為不行,哪怕是你喜歡寫程式碼,就是不想當領導,這無疑導致大齡一執行緒序員在職場中很是尷尬和被動。
“青春飯”前過,如何去規避現在程式設計師越來越多,應該怎樣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呢?程式設計師的出路在哪呢?
一圖道盡程式猿們的出路:
老程式對工作出路的建議:
20-27歲:積累階段
此時的你是打基礎階段,工作前5年對你來說要積累足夠的程式碼量,打磨自己的實力。
28-35歲:形成思維方法和知識體系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積累的技術對你來說已經很好了,更需要磨練的是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思維方法和知識體系,這將會是你一生的武器。
35歲之後:了解自己,把自己變現的階段。
35歲之後你的程式設計能力一定是下降的,你寫程式碼絕對不如25歲的程式設計師快,
但是這個不重要,因為你的經驗、你的視野、你的架構能力、你的管理能力、你的問題分析能力、你的解決問題能力等等,已經遠遠不侷限於當前的困擾。
給平庸的年輕人希望也就是給平庸的中年人予絕望,反之亦然;
而一個人,必定要在一生的舞臺中扮演這兩次不同的角色……
平庸而又毫無自知,毫不努力的自己,才是我們應該害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