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資訊保安智庫專家、經濟學家吳波先生日前接受央媒專訪時指出,“程式”是燃燒的生命,“程式”是電子層面的生命形式,“程式”生命之終結不叫“死亡”而叫“熄滅”。程式世界的建設還剛剛開始,冰山之一角的力量就已如此之大,不過“程式”作為歷史的範疇,存在一個量的積累的任務,隨後才可迎來“程式”世紀。他介紹說,“程式”的自我複製、主動性、外部交換、人性化、模糊處理、模式識別、風險分散備份、組合能力、對話與協同等共同組成了一個新的“傳播生態”,展現出“程式”社會化的圖景。瞭解“程式”只有“鑽”進電腦,但人類正在努力,人類目前對“程式”還沒有發育出一個有效的“器官”,但這是遲早的事,新傳播時代人類將不再害怕“觸電”。比如在程式中的“搜尋”任務將無比巨大,“程式搜尋師”、“程式邏輯搜尋師”會是未來的熱門職業;而現在,每個“程式設計師”就象以電腦為畫筆的藝術家,有的高明有的拙劣,但他們都在描繪著自己心目中的未來。吳波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說“鍵盤”在人類思想和電子世界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樑。如純粹讓“電腦”去發現未來,那麼“人腦”就會不由自主地感到失敗,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電腦”不但沒有降低“人腦”的速度,相反正在促使“人腦”努力學習根上“電子速度”的思維——只有在“電腦”時代才真正開啟了“光”的世界。人是程式,“程式”是生命的新光。(北京市法學會網際網路金融法治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大學法治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專家顧問、新華社高階編輯 楊兆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