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真的好嗎?
這兩年科技界非常的熱鬧,風雲突變。原本的平靜已然被打破了,因為技術的問題,可以說成也技術,敗也技術。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近年來我國的科技在不斷的發展,作為國內科技企業的領頭羊華為表現非常的突出,在很多個領域都獲得了重大的突破,特別是5G技術。
要知道5G能夠創造不可估量的價值,在以往1G到4G都被其他國家所攻克,不過華為做到了,5G技術被華為搶先攻克了。
這讓西方國家大為惱火併且有了危機感,認為西方的城牆被華為撕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於是開始不惜發動所有的力量,開始阻礙其發展。可以說非常的無厘頭,但是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一個晶片的問題開始攪亂了整個半導體行業,像高通、臺積電、聯發科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高通早在之前就已經表示,將會失去80億美元市場。
而臺積電也失去第二大客戶,每年華為都為臺積電創造了高額的營收。這也意味著將失去這份營收。繼9月15日之後,全球不少的半導體企業紛紛提出了出貨申請,可想而知晶片的限制,給很多半導體企業都造成了困擾。
那麼這樣真的好嗎,比爾蓋茨曾說過,這樣逼迫中國自己研發晶片真的好嗎。要知道晶片限制規則實行,不僅僅是國內企業受到影響,美半導體企業同樣也是,不說高通,美的晶片庫存開始積壓,最關鍵的是,已經失去了人心,去美化成為了一種趨勢。
美國不願看到的結果出現在晶片的做法上,給全球都敲響了警鐘,連鎖反應也開始逐漸呈現了。 “科技霸主”的行徑已經讓全球半導體企業,開始抱團取暖了。
歐盟17國終於“出手了”!聯合簽署了《歐洲處理器和半導體科技計劃聯合宣告》,表示在未來將致力於半導體領域的發展,計劃在兩到三年的時間,投資1450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2萬億元),用於半導體技術的研發。
可以說這次舉動大了,歐盟17國聯合行動,其原因顯而易見,主要原因是出於這幾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晶片“卡脖子”的局面已經形成了,這種前車之鑑也給廣大企業提了一個醒,誰也不想當接班人,那麼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就非常的重要。
美國正是因為掌握了大量核心的技術以及裝置,才能夠實行他的“霸主”,因此與其被動還不如主動出擊。
另一方面,壟斷是能夠發揮很強大的威力,如果一個產品、技術被壟斷了,那麼就會坐地起價,並且也會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在半導體領域確實美國佔據了一定的技術,而近年來老美的行為不難發現,一旦技術被壟斷,那麼到時候的半導體行業局面,已然是另一番局面了。
並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晶片是智慧裝置不可或缺的部件,每年我國在進口晶片上就花費高達三千億,如果自研的話那麼極大的降低成本,並且還能夠獲得市場份額。
寫在最後雖然研發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以及精力,還需要優秀的科研人員,但是後期將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前期的搭建是為了之後收穫更多。
歐盟17國終於“出手了”,美國不願看到這結果。但是已成定局了,可以說老美這次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老美的舉動讓不少整個半導體企業有了危機感。
只有將核心的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能夠獲得自主權,看來去美化已經開始上演了,很顯然這種趨勢並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這就是物極必反。如同華為餘承東所說,潘多拉的寶盒被開啟,一個也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