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你剁手了嗎?有沒有開啟瘋狂購買模式?
雙“十一”已落下帷幕,各大電商平臺紛份報出雙“十一”戰果。天貓商城全天成交額突破2684億元,京東成交額2044億元。在這雙“十一”活動期間,各大電商平臺(阿里、拼多多、京東、唯品會、蘑菇街)使出渾身解數,拉動內需,刺激消費,大搞促銷方案(送紅包,優惠券)。特別是拼多多全民分發紅包,促進消費。這幾天在微信群或朋友圈裡都能看到這樣資訊,好友助力拼紅包,滿100提現。這無非就是刺激你們消費,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儘管如此,拼多多到現在沒有公佈雙十一資料,估計效果不佳。發了一封信宣告:我們只在乎人們得到真正實惠及便宜,不在乎那些資料。這只是自圓其說罷了。
但天貓商城成交額獨佔鰲頭,突破2684億元。馬雲看到這資料,也很驚訝。雙十一已經走過了十個年頭,每年成交額都在增長。你們知道這雙“十一”是怎麼來的嗎?
雙“十一”的由來
2009年,天貓(當時稱淘寶商城)開始在11月11日“光棍節”舉辦的促銷活動。由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領導部屬,要在這光棍節搞一場促銷活動。剛開始是在網上賣些服裝,因為這天剛好是換季的節日,有些服裝沒能賣出去。其中有位人物叫張勇,也就是現在阿里巴巴掌舵人,(馬雲已退居二線),他看到人們消費習慣逐漸改變,及網上購物的前景,建立這個節日。雙“十一”不僅是光棍節,還是全民購物“狂歡節”。
就在那天成交額,天貓商城達到5000萬。初試牛刀,就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且每年雙十一天貓商城成交額在不斷上升,這也得益於阿里巴巴的管理團隊及技術團隊努力付出。馬雲在這一天賺的錢,是很多人的遙不可及的夢想,也有很多少人在這一天“剁手”,不知買了多少東西。也使馬雲的財富不斷上漲,問鼎中國首富。但這資料肯後反映出什麼?我們能不能從中得到什麼資訊?
資料背後的資訊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消費習慣逐漸改變,由原來的線下消費升級為線上消費。也催生了“懶人文化”,人們不用走出家門,就能買到便宜又實惠的產品,什麼東西都可以買,只要手指動一動,大大節省了人們的時間,人們變得越來越“懶”。出門可以滴滴打車,吃飯可以點美團外賣,都可以在網上交易完成。這都得益於網路科技的發展。
今年通過淘寶、天貓APP等參加雙十一使用者超過5億。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上購物,這種購物方式被人們所接受,這也是雙“十一”火爆的原因。數字時代的新消費,正在為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電子支付日益強大。作為網上交易的基礎,兩大支付平臺,微信,支付寶。特別是支付寶交易處理峰值達到6000萬次,交易峰值為32.5萬/秒。如果沒有強大的電子支付系統,難以支撐這龐大使用者的支付交易,稍不留神就會崩盤。如果系統不夠完善,怎能支撐這龐大的使用者群體消費?所以說這資料背後,有後勤工作人員日夜守護這支付系統,並且在不斷完善當中,使之電子支付日益強大,我們能順利交易。
衍生出強大的快遞隊伍。人們在網上購物,催生快遞行業快速發展。雙十一訂單量創歷史記錄,達到了12.92億件。這龐大的快遞量,怎樣才能送到客戶手中?那就是快遞員,每年的這時候也是快遞員最忙的時候。快遞行業也在不斷髮展壯大,也有很多年輕人加入到了快遞行業,也是前景光明的行業,以後也會有很多人加入到這隊伍當中。
網路科技快速發展。每年的雙“十一”,各大電商平臺成交額在不斷上漲。側面反映出中國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如果沒有網路,難以想象人們現在的生活是怎麼樣?從之前2G到現在的4G,無不反映出網際網路發展的成果。特別是5G時代即將來臨,人們網上購物越來越便捷。這也離不開那些為網際網路發展做出貢獻的技術人員。
雙十一不僅僅是一個購物狂歡節,還是中國經濟向拉動內需消費轉型的方式。電子支付日益強大,科技快速發展,為雙十一成交奠定了科技基礎。同時,我們也應理性消費,要讓自己的錢包越來越鼓,而不是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各位網友你們是怎麼看待雙“十一”,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