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作者 | 林一夫

從配件供應鏈的歷史經緯看,汽配電商平臺與汽配城一個是“雲端起高樓”,一個是“大地覆滄海”。

其形態,緣起,構造,管路,運營特徵完全不同。

說汽配電商平臺脫胎於汽配城,毋寧說汽配電商平臺是供應鏈維度變異而致。汽配供應鏈原始的構造是階梯式的分層模式,主流傳導形態是商品“貼地”流轉。至始至終,資訊流、商流、物流是傳統的長線到達。中間分割和消耗的流轉能量至少在40%(成本疊加)。而汽配電商平臺最大的發起根據是在於有著“輕巧”的虛擬資訊匯聚和發散的作用,這個作用依託於網際網路的迭代而形成一個基於資料整合的網路構造。

從簡單的資訊化的配件查詢,適配,到一鍵生成交易,中間經過配件平臺資訊化工作者的卓越努力,現在的模樣稱得上是“女大十八變,越變越精緻”。

配件系統的作用再也不是簡單的“搜尋引擎”,而是將整個配件供應鏈流轉的每一個環節給予了整合、集約、歸納、切除、排序、儲存、環流、決策。

如此眾多的功能化應用的附加值,還體現在供應鏈金融和智慧區塊鏈的物聯網想象力的發散。這些拗口的應用其實被開發者已經巧妙的嵌入到了系統中,影響著供應鏈生髮的速度以及效率,也影響著終端企業對於採購、使用、服務效能、營銷活動方面的認知。

尤其在營銷活動方面的探索,讓終端門店的的拉新,裂變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可以被操作的階段。這都是傳統的汽配城形態所不能夠賦予給終端門店的,強大的配件本身所不具備的增值。

由於汽配電商平臺網路化構造所賦予能量,終端門店也發生了局部變化。

為什麼叫區域性變化呢?因為要消化汽配電商平臺賦予的增值能量的前提是“溫飽才能思淫慾”。即在門店,尤其是有當量(規模效益)的終端門店才能去展開應用,而非普惠原則下的照搬。而且個性化的汽配門店看似運作形式基本相同,但實際在企業文化、環境、作業特徵、人員建設、企業戰略、績效和分配形式等等大不相同的情況下,一個公模板是無法進行大規模複製的(包括連鎖)。這也是配件電商平臺的挑戰。

因為平臺面對是千千萬萬的終端門店。商品可以是一樣的型別,萬萬千千的SKU是基本標準化的。這是剛性原則賦予汽配電商平臺最起初的優勢。而涉及營銷活動和更為有粘合力的串聯時,終端門店的選擇性使用從來就不是因為電商平臺的方案多麼有誘惑力,而是因為之於“我”來說,可否適配。

汽配電商平臺公版發揮的作用也只能如此了。

而汽配城若用“幹掉”這個詞彙也似有不妥。

雖然汽配電商平臺一路高歌猛進,但是電商平臺雖然有云端的強大連結能力,但“不見人”卻又是最大的短板。

那麼“不見人”有什麼危害?對於現在網際網路社會來說,“不見人”是符合資訊化社會所要建立的效率和成本原則,如果類似淘寶這樣的平臺,只每天250萬單汽配類商品交易,如果面對面的進行交易,豈不是荒謬之極。但這是商品屬性的認知,而非服務屬性的認知。

所有從商品認知到品牌認知的過程如果沒有“人文溫度”則建立不起來“勢”。而通常也只能做到“市”的規模。

並且由於售後服務的電子操作的機械性和侷限性,大量的投訴得不到處理,這對於“不見人”來說的傷害其實是非常嚴重的。據調查,不同行業的電商平臺垮掉的原因統計報告中,售後問題在所有型別中佔比36%。如果可以自欺欺人的說,“反正對面的人是看不到我的,這個點壞掉就壞掉吧”,那麼不久的將來就是平臺爛掉而不是壞掉。

而汽配城最大的優勢則是“區域人文環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這裡的汽配城“區域人文環境”包括物流效率和售後處理以及與終端門店的人文情懷建設。汽配電商平臺的前置倉也可以做到汽配城的分發效應,但最大的問題是汽配城的車型品類和多樣化的配件品系是電商平臺前置倉所無法具備的。

汽配城是魚龍混雜的“江湖”,有著江湖裡的“三教九流、五花八門”的行業訴求的本質。即社會屬性。

社會屬性決定了黑與白是相間的,多與寡是相對的,對與錯是相生的。

汽配電商平臺是以“不假”的根本原則來定位的。而汽配城是以“不少”來生存的。“不少”的原則是管你高和矮,胖或瘦,客戶需要什麼的選擇,我就提供什麼樣的選擇。這不僅僅是汽配行業,在各個行業都是如此。這符合社會的陰陽轉化及調配和執行。

這就是“獨陽不長,孤陰不生”陰陽學說的辯證唯物主義存在。

那麼汽配城的未來依然可以進行戰略形態的變化,因為我們可以看到汽配電商平臺延展的尾部依然跟汽配城執行是有重疊的。

既然有重疊就可展開對抗和博弈。既然不能相容,便可以相爭。

汽配城不僅僅是一個倉儲和集市,也不僅僅是一個作業場地和品牌服務地,它更是一個點對點的效率中心和資料中心,更是一個作用中心。

作用什麼?作用終端門店和汽配城形成的紐帶關係,作用汽配城與車主之間的強關聯關係,作用社會和行業與汽配城之間的政治和經濟關係。

這完全不是坐地起租的行為邏輯,而是活下去和發展起來的創新邏輯!

汽配電商平臺與汽配城之間有差異不代表著鴻溝不可跨越。

起碼作用的介質都是汽車零部件。有運營的不同特性,但都以車為媒以車主為終極目標的服務物件都是相同的。且最後一公里的效率想法是一致的。

所根本性的不同乃是治理模型不同。

汽車配件供應鏈這個大江湖,萬紫千紅才是春,百舸爭流才是業態相貌。

本是同根生,相煎相生才是趣。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用了三年華為,現在換上小米,就衝著這四個貼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