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倩影亦無憂,十年電商運營路。多關注多交流,煩惱運營都無憂!
1 活動等於流量,但流量不等於活動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很多電商為了流量而盲目做各種活動。
搞電商就離不開做活動。其實這句話挺對的。但在搞活動之前,需要事分析一下你的使用者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到你家來買你的商品,如果連這個都沒有弄清楚,就去毫無理智地用所謂的特價、爆款,低價商品來引流拉客,店鋪流量是瞬間暴增了,但也很可能店鋪最後的客單價和使用者留存也好不到哪裡去。
之前我一個朋友,富二代,開了一個淘寶店鋪,跟風搞了各種活動,他財大氣粗,一心想著先砸錢吸引流量,等流量大了賺錢就容易了,可是哪裡會這麼容易呢?現在的消費者又不是傻子,你店鋪裡銷量,評價,各種不合邏輯,不合常理的,再加上店鋪裡的東西又雜又多,他今天這個商品搞活動,明天那個商品大減價,店鋪還有大把大把的優惠券,一番倒騰下來,效果也沒好到哪裡去,最後苦苦支撐了幾年,關門大吉了。
沒辦法,就算他是個家裡還有幾個錢的富二代也經不住他這樣捐款似的往外出錢。
不過幸好他是個富二代,不然要是換一般人這麼玩,那得傾家蕩產,賣房賣地。不過他雖然沒有到傾家蕩產的地步,但是也是元氣大傷,以至於到後來在面對網際網路上的任何事情,他都是抱著警惕警惕再警惕的的態度,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我跟他並不是多麼要好的朋友關係,當時他又是剛創業,一腔熱血的往前衝,想擺脫掉自己靠爹媽養的富二代標籤,畢竟關係並不算親近,我也不好說什麼,不過好在他經過這次失敗的創業後,成熟了不少,沒有了以前的盲目,看問題也更加的深入,之後在跟我們的聚餐中,他還曾開玩笑說,花真金白銀買的教訓,真值,比他上的985還要值!
但是我相信我們大部分人可能買不起這個教訓,至少像我這樣經濟實力的人,在買教訓的過程中,恐怕就已經首先餓死了。
2 使用者調研
所以在做活動前需要做好使用者需求調研,只有做好了使用者調研,才能準確的明白自己店鋪的商品是哪些消費人群在消費,後期投入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消耗,省時省力又省錢。
使用者需求調研的方式方法也多種多樣,這個就是看店鋪具體的情況來定了。
此外,在制定活動運營方案時也要注意把控好次數和時間。雖說促銷活動確實能夠提升店鋪流量,帶來大批消費者,但是這種活動過猶不及,大促活動不能總想著使用者流量方面的問題,同樣還需要考慮到商品品牌、配送、技術,倉儲等相關部門的承載力。
像我剛才說的那個富二代就是因為在開店之前沒有做足夠的市場調研,大部分事情都是自己依靠主觀想象來制定,店鋪商品太多了,太雜,他想抓住儘量多的客戶群體,殊不知這樣做不僅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甚至連原本定位的消費群體也會失去。
在配送上他也是吃了大虧,他店鋪的商品不僅全部降價,還包郵,雖然他跟快遞公司簽了合約,快遞費用算起來比較便宜,但再便宜那也是錢,很多消費者都是抱著嘗試一下的心態買了一個東西,本來東西在活動期間就只能賺一點毛利,再加上郵費,完全是虧本在賣。而且這樣賣法對那些想把自家東西做成品牌的店鋪非常不好,價格影響品質,而品質上不去,品牌自然做不起來。
3 運營
商品運營是電商的核心支撐,重視使用者運營是運營工作的核心。
從商品運營與其他運營工作的關係這一方面來說,使用者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等工作都離不開商品。
比如你要利用微信公眾號群發一條活動大促的訊息給使用者,那內容裡面就肯定會涉及到商品的陳列展示,要不然你這個內容很可能沒什麼吸引力,也沒什麼效率,而這就涉及到商品部門這邊的一些工作。
比如提前做選品、定價、定量等工作,他們在做以上這些工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判斷市場上商品價格的走勢,避免店鋪在活動當天促銷時使店鋪出現特別大的損失。
這些都時刻考驗著商品運營部門的運營水平。
剛才說的富二代在運營方面非常下功夫,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花了大價錢,奈何運氣不好,運營團隊是個坑,看他人傻錢多,一個勁的找他拿錢,理由一堆,就是看不到效果,富二代一開始錢多,不在乎,結果他不在乎,那些人也不在乎,結果效果可想而知。
那些人看剛出社會的大學生,就跟看提款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如果是沒什麼社會經驗的人開店,最好還是找靠譜一點的團隊,如果找不到你認為靠譜的,那至少要在你投錢的初中期要看到效果,要堅信一點,就是你是花錢看效果收益的,不是來聽別人找各種理由的。
從商品運營自身來說,它也涉及到很廣的內容。包括但不僅僅包括如商品品類的選擇、與供應商的價格談判、採購的商品的品質與數量把控、運輸配送儲存過程中的商品保鮮,交付過程中商品出現問題的專業解答等一系列內容。以後我們再來深談其中的套路。
結語
現在電商競爭越來越激烈了,每個人都想分一塊蛋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得到,希望我們以後既能從飽食者身上得到經驗,也能從飢餓者身上吸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