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發展至今,零售企業對接線上平臺也不斷迭代出新理念與操作邏輯。其中典型變化當屬,所謂“獨家上線”、“站隊”阿里系或騰訊系漸漸不被提起,實體零售商開始聚焦於業務連結,希望接入更多線上平臺,從而拓展全渠道。

這裡所說的線上平臺,包括京東到家、淘鮮達、多點Dmall等多種第三方平臺,還有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以及自建APP、小程式、自有社群、社群拼團等多種渠道。對於超市業態操盤者來說,這是“無差別”接入的趨勢變化,如何提升運營效率和使用者體驗,是其能否把握風口,提升線上銷售、促進整體業績增長的關鍵環節。

在11月8日的2019中國全零售大會上,就有多位實體零售商超高管提出類似問題。比如說,在多平臺接入背景下,企業需要與各個平臺建立相應的系統、團隊對接方案,那麼零售商該如何看待並解決重複建設等痛點;在與各平臺對接過程中,實體企業又該怎樣優化運營效率和使用者體驗,從而吸引更多客流增量;而平臺方如何為實體零售商提供一套高效、低成本、可複製的解決方案等話題,都是其關注重點。

例如達達-京東到家已與北京華冠超市進行類似合作,運用其研發的“海博全渠道業務聚合平臺”,整合處理第三方O2O平臺、電商平臺,小程式、APP等自有渠道、自有社群以及線下渠道等多方訂單,囊括門店、商品、訂單、使用者、營銷、價格等管理環節,並在此基礎上將處理好的訂單分發給相應平臺,如同“路由器”一樣幫助零售商處理多線連結等複雜難題。

這樣操作的好處是,零售企業可以減少與平臺方對接而造成的重複搭建,實現降本增效。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一環節也不會體現在其購物埠,因而有助於提升其體驗感。據京東到家資料顯示,使用達達-京東到家海博全渠道履約系統改造後的某超市門店,日均訂單量月環比增加15%,平均揀貨時長減少37%,揀貨超時訂單量減少了55%。

也就是說,線上線下一體化概念既定、已經深入落地可操作性、並不斷提升效率及精細度的新階段。而哪些零售企業能夠就此獲得新佔位,哪些平臺方會與線下平臺實現深入對接、長久合作,其關鍵性節點便在於此。

全渠道佈局下

門店履約成最大痛點

不久前,永輝推出永輝買菜APP,針對Bravo永輝對接線上消費,同步延伸出永輝生活、永輝到家、永輝買菜、騰訊智慧零售小程式等多個線上入口。但從消費者層面來看,永輝買菜、永輝生活以及永輝上線京東到家等第三方平臺的商品結構、履約方式差別不大。

對此有零售高管分析稱,“這是因為零售企業希望只要有線上渠道,就要有自己的銷售場景。所謂獨家上線、站隊阿里或騰訊,已經很少被人提起。全渠道布點隨之成為新訴求。”

顧名思義,全渠道是指線上下單、門店自提;線上下單,送貨上門;或者門店購買自提等隨時、隨地購買商品的方式。對於零售企業來說,與電商、外賣平臺、自建APP、小程式、自有社群、社群拼團等多種渠道合作,是其擴大消費場景、對接更多消費者的新訴求。其中電商、外賣平臺更多發揮引流效用,為其帶來客群增量;自建APP、小程式是大多數零售企業希望開闢“自留地”的直觀表現;而社群運營、社群拼團則是其提升顧客粘性、打造爆款商品的新嘗試。

但接入獨立線上平臺的數量越多,意味著實體零售商的協同成本越高,例如系統對接、庫存打通等問題隨即提升難度。例如達達-京東到家零售賦能事業部總經理練燕傑表示,“門店履約便是超市全渠道履約的最大瓶頸。”

而履約對利潤率和使用者留存影響巨大,但這一點以往並未被超市門店高度重視。事實上,單均揀貨時間越長,揀貨成本就越高,利潤率就越低。“我們的使用者調研顯示,問題訂單中,70%的原因來自門店履約,比如漏揀錯揀、缺貨、揀貨超時、配送慢等。某商家差評使用者次月流失率高達65%。”練燕傑舉例稱。

這就以往情況的細節表現,無論是效率低下還是體驗降低,均會影響O2O業務往前發展。因為實體零售企業會認為做電商虧錢,體驗降低,使用者的留存和頻次各種指標都在下降,從而降低拓展線上平臺的積極性。

倉揀配一體化

推出業務聚合平臺

低效率、高成本、高差評、弱管理,可以說是目前超市全渠道履約普遍的現狀和瓶頸。尤其是在實體零售企業希望接入更多線上平臺的趨勢下,如何解決上述痛點就顯得更為重要。這就為達達-京東到家這樣的構想提供了生存空間,即或是充當“中臺”,在平臺方與零售商之間試水,整合對接所需的系統、人力、履約方案等環節,從而提升效率。

達達-京東到家將其稱為“全渠道業務聚合平臺”,其原理是向上對接京東到家、京東、小程式、自有渠道、線下渠道、自有社群等不同渠道;中間連結不同系統,包括運營系統,履約系統等,幫助商超在一個系統裡面做好全渠道業務;向下則接入商家的ERP系統,中間兩層通過介面卡無縫連線。

由於上述操作均在後臺完成,首先是針對消費者來說,並沒有使顧客增加下單決策成本,可以說消費者是感知不到的。其次是對於各個第三方平臺來說,由於資料、系統等環節均掌握在實體零售商家手中,因此也不存在過多的溝通協調成本。

練燕傑介紹稱,這套履約方案具有三個特點:其一是全渠道一體化履約,即無論對接多少平臺,零售商只需要接入一個終端,一套流程,一次對接,從而實現倉揀配一體化;其二是標準化、資料化、系統化。分別代表了標準化的管理策略,資料化的考核依據,系統化的軟硬體部署;其三則是方案靈活可配置。支援萬級SKU(商品數)同時線上,4倍訂單量彈性區間不增加人員,大賣場方案日常300單不需要加人。半倉(部分商品入倉)、全倉(100%商品入倉)、全場模式均可配置。

舉例來說,根據門店面積,達達-京東到家建議4000平米以下門店執行全賣場履約方案,4000平以上建議店內倉方案。因為4000平米以上賣場,線上SKU數量基本都在五六千。可以是商品部分入倉的半倉方案,也可以是商品100%入倉的全倉方案。全賣場方案能夠支援日均300單、峰值1200單,適合3000平米賣場。店內無需揀貨倉,且賣場改造極小,只需要劃分揀貨區,分割槽揀貨後到合流牆合流打包。

當所有渠道的訂單到達零售企業時,不同人員按照系統分配的揀貨任務去不同區域揀貨,之後再做相應的合流、打包和交接,提升整個履約的效率和體驗。門店訂單大幅增長的前提下,無論是效率指標還是體驗指標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從之前非常混亂的揀貨,優化之後揀貨有了店內倉,有履約系統處理揀貨,整個交接區便有了有交接貨架。

“我們是兩層賣場,生鮮在一層,二層是零食、糧油。之前每揀1單要20分鐘,因為上了全賣場履約方案,現在每單的揀貨時長基本維持在10分鐘以內,效率提升了一倍。並且優化掉了兩名專職的揀貨員,現在每個區域的理貨員都是兼職的,”華冠超市電商運營部經理郭佳慶表示。

達達-京東到家方面對此表示,他們認為未來的履約形態還會進一步升級,從人找貨成為貨找人。即解放揀貨員,比如說一個機器人,通過演算法到倉門口,揀貨完打包送走即可。“過去一兩年我們用了大量精力做好揀貨助手APP,之後我們要建一套資料監控中心,還有演算法策略,把訂單預估做得更準,揀貨動線設定得更完善。”練燕傑說道。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雙十一”狂歡背後,暴露的這些問題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