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資料中心的概念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資料中心是資料的家,也可以說是資料的倉庫,是集計算、儲存、網路為一體的運轉基地。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資料中心的概念就已經出現了。

在當時,美國航空公司(American Aierlines)和IBM合作建立了一個旅客預定系統,用於管理航班的座位預訂,於是,資料處理系統的想法也就產生了,相關技術也逐漸普遍。

資料中心發展至今,留下了哪些歷史性的足跡呢?這還要從第一臺計算機說起。

一、資料的曙光

如果把資料中心定義為一個包含計算、儲存、網路以及有著良好備份支援的小型而又完整的基礎設施中心,那麼ENIAC可以看作資料中心發展的鼻祖。

· 1946年,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

1946年,為了給美國軍械試驗提供準確而及時的彈道火力表,迫切需要一種高速的計算工具,在美國軍方的大力支援下,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電子數字計分器計算機)問世,可以透過插板和開關進行程式設計、解決複雜的數學運算的ENIAC,為企業級資料中心打開了大門。

· 1964年,首個超級計算機CDC 6600

1964年,控制資料公司(Control Data Corporation)研製出了“CDC 6600”,這是世界上首臺超級計算機,同時也是超級計算資料中心的現代鼻祖。“CDC 6600”是由西摩·克雷(Seymour Cray)為倫斯輻射實驗室而設計的,它採用了管線標量架構,在這種架構中,一個CPU交替處理指令的讀取、解碼和執行,且每個時鐘週期僅處理一條指令。

由於沒有網路連線,這些早期的大型機是筆和紙世界中計算能力的孤島,Uptime Institute的執行董事Pitt Turner回憶起附近一家大型區域性銀行的大型機的方法是這樣的:

“到了晚上,所有這些卡車都將運抵……攜帶紙張。整夜處理紙張,處理資料,建立新的列印輸出,然後他們將檔案發回分支銀行,以便早上開放。”

二、有人為你服務嗎?

到了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 摩爾定律繼續風靡一時:

· 1970s: 災難備份橫空出世 

1973年早期,災難備份計劃開始在大型機環境中湧現,但確保業務持續性實現真正部署卻是Sungard。它於1979年構建起世界上第一個災備中心,為此,公司員工新增至17000名,而且災備在當時並不是該公司的主要業務領域。

· 1977年:世界首個商業LAN——ARCnet

1977年,ARCnet由Datapoint公司開發引入的,第一種區域網(LAN)技術,它支援2.5 Mbps的資料速率,並透過網路最多連線255臺計算機,在當時已廣泛應用於辦公室自動化任務,現如今,ARCnet仍然是現在工業控制中的通訊方法之一。

· 1980s:PC時代興起

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大型機過於昂貴,而且需要佔用巨大的場地。隨著IBM在1982年推出首個真正意義的PC 5150,世界各地的公司都開始陸續生產和推廣臺式計算機。

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一切都改變了。隨著全世界目睹了微處理器的興起,網際網路的誕生和客戶端-伺服器計算模型的發展,一場完美的風暴席捲了傳統大型機。

突然之間,IT變得靈活了:延遲和官僚主義讓位於能夠在相對便宜的硬體上更快地配置和安裝業務應用程式的能力所取代。老式大型機房裡充斥著充當伺服器的微處理器計算機,為首批內部資料中心奠定了基礎。

慢慢地,這種基礎架構在設計和操作上都變得標準化了,模組化機架誕生。

企業外部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隨著Internet上的永久存在變得至關重要,網路連線和託管服務突然對業務至關重要。網際網路提供商和託管公司開始建設大型的外部設施來提供其服務,從而激起了資料中心採用的狂熱。

三、繁榮與蕭條

20年前,微計算機產業迎來了一片繁榮的景象。老一代的PC已經褪去了光輝,取而代之的是連線的網路裝置,尤其是client-server技術模型的出現,使得主機代管和外部資料中心逐漸顯現。

而網際網路的逐漸成熟,促使資料中心成為了焦點,每個人都希望從網際網路繁榮中獲利,IT投資激增,全球新設施激增。

泡沫最終破滅之後,資料中心行業被淘汰:27個歐洲企業中有17家倒閉。但是,低迷也引發了一場更安靜的革命:虛擬化。

在這些困難時期,硬體利用率,電源,散熱和成本效益已成為日常工作,使組織能夠減少其資料中心的佔地面積並降低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虛擬化的影響是巨大的:最終將資料中心的電源,空間和冷卻需求降低了約80%。

到了2000s早期PC的繁榮和資料中心的出現,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資料顯示,2002年,資料中心就已經消耗了美國1.5%的能源,並以每年10%的速度激增;每年有500萬臺新伺服器被部署在資料中心,並增加成千上萬個家庭所耗費的能源消耗。

為此,資料中心所有者也開始意識到這些問題的嚴重性,並開始部署更加經濟高效、綠色環保的基礎設施。

2007年,大型資料中心運營商開始採用可迴圈的能源技術(風能、太陽能等)來支撐資料中心的日常執行;

同年,模組化資料中心興起,最有名的包括Sun Blackbox——該集裝箱資料中心中的280個伺服器都被部署在20英寸櫃的集裝箱裡面,並可被運往全世界各地。

四、展望未來

雲計算,物聯網和網路物理系統(也稱為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的蓬勃發展趨勢將繼續使資料中心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

為了滿足嚴格的效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放棄自建本地資料中心策略,而傾向於託管。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的資料,到2021年底,託管行業的總價值將加速增長,達到553.1億美元。

當然,進一步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是最先進的主機託管設施已經為企業準備了最佳的方案。

19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有勇氣!小米再度登上熱搜,原因竟是小米11不在附贈充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