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網路和從事網路相關工作的朋友都知道乙太網,因為我們現在通過網路檔案的共享、訊息的傳遞等大部分都是通過乙太網進行傳輸的,那麼乙太網到底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通過百度百科來了解一下:【乙太網是一種計算機乙太網是一種計算機區域網技術。IEEE組織的IEEE 802.3標準制定了乙太網的技術標準,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子訊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乙太網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區域網技術,取代了其他區域網技術如令牌環、FDDI和ARCNET。】
了解乙太網以後,那“以太”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最近通過一本關於量子力學的書籍上找到了答案,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歷史上對於光的研究可謂是爭議不斷,最後在“光的本質上到底是一種什麼東西”產生的較大分歧,大概可以總結為兩個派系“微粒說”和"波動說",波動說認為,光不是一種物質粒子,而是由於介質的振動而產生的一種波。我們想象一下水波,它不是一種實際的傳遞,而是沿途的水面上下振動的結果。光的波動說容易解釋投影裡的明暗條紋,也容易解釋光束可以互相穿過互不干擾。關於直線傳播和反射的問題,人們很快就認識到光的波長是很短的,在大多數情況下,光的行為就猶同經典粒子一樣。而衍射實驗則更加證明了這一點。但是波動說有一個基本的難題,那就是任何波動都需要有介質才能夠傳遞,比如聲音,在真空裡就無法傳播。而光則不然,它似乎不需要任何媒介就可以任意地前進。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星光可以穿過幾乎虛無一物的太空來到地球,這對波動說顯然是非常不利的。但是波動說巧妙地擺脫了這個難題:它假設了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介質來實現光的傳播,這種介質有一個十分響亮而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叫做“以太”(Aether)。
最終引出了“以太”(Aether) ,以太最初是作為光波媒介的假設而提出的。但“以太”一詞的由來則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在《論天》一書裡闡述了他對天體的認識。他認為日月星辰圍繞著地球運轉,但其組成卻不同與地上的四大元素水火氣土。天上的事物應該是完美無缺的,它們只能由一種更為純潔的元素所構成,這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謂的“第五元素”--以太(希臘文的αηθηρ)。
而自從這個概念被借用到科學裡來之後,以太在歷史上的地位可以說是相當微妙的,一方面,它曾經扮演過如此重要的角色,以致成為整個物理學的基礎;另一方面,當它榮耀不再時,也曾受盡嘲笑。雖然它不甘心地再三掙扎,改換頭面,賦予自己新的意義,卻仍然逃不了最終被拋棄的命運,甚至有段時間幾乎成了偽科學的專用詞。但無論怎樣,以太的概念在科學史上還是佔有它的地位的,它曾經代表的光媒以及絕對參考系,雖然已經退出了舞臺,但直到今天,仍然能夠喚起我們對那段黃金歲月的懷念。它就像是一張泛黃的照片,記載了一個貴族光榮的過去。在今天,以太(Ether)作為另外一種概念用來命名一種網路協議(Ethernet),成為了當下最普遍、最成功的一種區域網技術,看到這個詞的時候,是不是也每每生出幾許慨嘆?
向以太致敬。
量子通訊應用後,“以太”又會成為過去嗎,或者會被賦予新的“任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