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上去,胡宇辰更像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圓領T恤、牛仔褲、旅遊鞋。只有那輛銀色的奧迪A4和眼中不時閃現的精明睿智,才讓人感覺和成功的創業者有點沾邊。就是這位貌似平凡的年輕人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用3萬的本錢幹出了300萬的利潤。對此,他只是淡淡一笑:“其實我最初沒想創業。”
本科是計算機應用專業的他,很喜歡研究技術,本打算畢業後成為一名開發工程師,但一件事情改變了他的想法。“我的一個鐵哥們也是學IT的,大學剛上一年就輟學出來單幹。頭一年乾的很好,可第二年由於產品品質不過關,一下子就陷入困境,不光把原來賺的都搭進去了,還欠了一屁股債。”朋友的創業失利讓他意識到光有開發技術是不行的,還要保障產品品質。在查詢大量的資料後,胡宇辰發現軟體測試能有效提升軟體品質,更重要的是,該領域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人才缺口在20~30萬之間,是信產部強調要重點培養的國家緊缺型人才。興奮之餘,他準備自學提高測試本領。然而,不成系統的自學只讓他原地踏步。為了更有效提升能力,他參加了一所知名IT培訓機構的軟體測試培訓。經過半年刻苦學習,胡宇辰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被該機構老師推薦參加華為面試。憑藉過硬的技術,他成功拿到華為offer,成為一名軟體測試工程師。不到一年的時間,胡宇辰就升到測試主管的位置。在周圍豔羨的目光中,他卻放棄豐厚的薪資待遇前去創業。“我想要更廣闊的空間。”辭職沒多久,胡宇辰就和一起從華為出來的開發搭檔註冊了家小公司,研發、銷售OA辦公軟體。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這個兩人的“小作坊”就創收300多萬。“我的成功祕訣就是‘2+1’策略。”
胡宇辰口中的“2+1”其實是他對自己成功經驗的總結。“2”指的是他的兩種能力——專業的測試能力和靈活的溝通能力,“1”則是他在知名企業中提升的職業素質。“軟體測試是我產品的把門。”胡宇辰說,通過必要的測試,軟體缺陷數可至少降低75%,而軟體的投資回報率能達到350%。“這不是是人都能幹好的。沒經過專業培訓的人也可能想出3~5種測試方法,但不一定會測出bug,而專業的測試人,能想出10~20種方法,最大限度地發現bug,讓開發人更好地完善產品,從而提升品質。”解決了產品的問題,下一步就是如何向客戶推廣。“原來的Quattroporte說的好,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不算餃子。你要讓客戶明白你的好,考驗咱的溝通能力的時刻來了。”由於之前從事測試工作時,經常要和開發人員進行溝通,如何說服心高氣傲的對方,如何解決模稜兩可的問題就成為胡宇辰的必修課。“軟體測試就是站在客戶的角度考察產品,所以我更能了解客戶的需求,針對客戶看重的要點介紹產品。必要時再動之以情,讓對方覺得我創業到今天特不容易,這樣成功率自然就提高了。”在他近來談判的10家客戶中,有7家都向他丟擲了橄欖枝。
除了兩項必要的能力外,在知名企業提升的職業素養也是胡宇辰看重的一點。“別看我現在穿的很隨意,但談客戶時,我要求一起去的人都必須穿職業裝,說普通話,提膝上型電腦,給別人用PPT演示,然後回來做正規方案,這都是大公司的做法。”胡宇辰說,“那種職業習慣,熟練的做事態度,讓客戶覺得你很懂,在這個軟體行業是老江湖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細節決定成敗,知名企業的這種規範化管理給胡宇辰增添了制勝籌碼。“現在回想起來,能夠那樣順利地進入華為,一個是我自身的努力,另外就是軟體測試這個職位的人才供需懸殊,競爭相對沒那麼激烈。”胡宇辰認為,選擇人才緊缺的職位作為進入名企的突破口相對容易得多。
“創業非兒戲。”雖然創業小有成績,但對即將創業的學子,胡宇辰仍建議要小心從事。“最好有硬、軟兩項技能,再到知名企業中磨練一番,這樣你的創業風險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