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對中國普通使用者來說,通過智慧音箱如想象中那般操縱家中的智慧裝置幾乎是個偽命題。智慧音箱是否能夠提供使用者感興趣且足夠豐富的差異化優質內容會成為決定產品使用頻次與忠實度的因素。

部分消費者對智慧音箱仍持猶疑態度

2018年被各界視為智慧音箱的爆發年,雖然智慧音箱說不上是一個風口,但這一傳統外設在沉寂多年後出現了少見的高潮。

這一年,許多廠家瘋狂釋出智慧音箱新品,消費者的追捧,讓智慧音箱市場火熱起來。

在普通消費者眼中,智慧音箱就是一個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語音指令,進行歌曲搜尋播放,諮詢並獲取資訊的工具。但在廠家眼裡,智慧音箱則是新入口, 是吸引新使用者的利器,一些廠商甚至想將智慧音箱打造為繼電腦和手機之後的最重要的聯網產品。

巨頭生意的版圖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對智慧音箱的瘋狂,本質上寄託了行業對物聯網生態的高期望。通過語音,智慧音箱像是一個入口,連線了消費者和平臺內的互動服務。

一個品牌的音箱連線的智慧家居和內容數量,除了決定音箱的附加價值,更多的意義在於建立了一種新的超級平臺生態鏈。

使用者蜂擁而至後,沉澱下來的使用者資料可以衍生出更多寶藏,比如語音人工智慧優化。

當然,入口的意義,必須建立在足夠龐大的規模之上。於是,從阿里巴巴、小米、京東這樣擁有渠道和硬體生產銷售優勢的公司,到喜馬拉雅這樣的內容平臺公司,甚至是聯想、海爾這樣的傳統硬體製造商,都在設法快速催熟智慧音箱的福斯市場,這幾乎成為過去一年各大品牌音箱瘋狂補貼上量的縮影。

巨頭將價格壓低後,率先出局的便是代工廠和方案整合商。在深圳南山區,2017年快速發展起來的幾百個智慧音箱山寨品牌在一年時間內幾乎都不見了。阿里巴巴、小米和百度加起來佔據了90%以上市場份額之後,沒有多少品牌商願意包銷集採,而頭部品牌都有自研團隊,因此大部分方案整合商只能轉戰海外專案。

“智慧音箱說到底還是一個巨頭生意,因為一家小公司並不具備整合內容和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的能力。”小米智慧音箱產品經理陳勇說道。在百度度祕事業部總經理景鯤看來,要讓使用者接受智慧音箱這一種新體驗,整個市場必須要上一定規模,不能一直是慢熱的。

同樣的問題也折射在早期市場的消費者行為上。“使用者之所以對智慧音箱的價格如此敏感,一方面是因為嚐鮮的成本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 目前還沒有一家公司的產品體驗好到讓消費者願意花更多的錢買某個產品。”捷孚凱市場諮詢(中國)有限公司客戶經理曹衛巍說道。

很多消費者對於這樣“輕鬆”可得的智慧音箱並不買單,智慧音箱甚至一度被很多人吐槽為“智障音箱”。

補貼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教育使用者市場,也會提前消耗使用者對這類產品的耐心。

“Echo釋出後,經過了兩年的產品調整和使用者積累,將使用者的體驗提升上來以後才迎來了爆發, 而國內市場是被巨頭的補貼催熟的。”

產品體驗和差異化

儘管國內的每個玩家都在強調智慧音箱能夠帶來後續商業價值,但實現這些變現方式還需要其他產業的配套發展,燒錢鋪量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發展策略。

“美國使用者很早就有在家中放置音箱的習慣,智慧音箱相當於給家中的音箱做一次升級,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上網付費聽歌的習慣。”曹衛巍說,“因此,即使硬體的成本微薄甚至不掙錢,亞馬遜和Google 仍可以靠使用者繫結付費音樂賬號等服務盈利。”

2018年雙11過後, 音箱品牌商們似乎也開始思考激進戰術的可持續性。

一方面,頭部公司對具體的產品日活資料三緘其口,很難了解使用者活躍度的提升是不是與產品銷量相匹配;另一方面,產能不足、硬體售後等問題也佔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2019年燒錢可能仍將持續, 但應該不會像之前那樣瘋狂了。”曹衛巍說,“在第一輪市場教育後,很多使用者對於智慧音箱的接受度和要求也會提高,對價格的敏感度也會有所下降。”這意味著低價對消費者決策的影響力將逐步減弱,產品體驗和差異化在未來幾年的競爭中將更重要。

在未來的幾年內,智慧音箱依舊會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Strategy Analytics的總監David Watkins表示,2018年中國智慧音箱的出貨量能達到12倍的增長,同時中國智慧音箱的整體滲透率只有2%,產品的上升空間是巨大的。

怎樣避開簡單粗暴的價格戰,頭部玩家開始反思。小米智慧音箱產品經理陳勇透露,他們會進一步佈局智慧音箱的線下渠道。小米內部的資料顯示,線下店的導購轉化效果是沒有導購的一倍以上。

此外,除了提升語音互動技能, 小米智慧音箱在競爭策略上也在嘗試管理使用者的預期。

“很多產品一沾上智慧兩個字,就很容易讓使用者認為, 問它任何問題它都能回答,但現在整體的產品智慧化程度還不是那麼高。” 陳勇說。更多廠商在營銷上也由渲染“黑科技”向“搞怪有趣”轉變,比如利用短視訊平臺推廣一些智慧音箱講段子、趣味對話的視訊。

經過第一輪價格戰,儘管一些創業公司、代工廠和方案商陸續出局, 這個行業的競爭仍然激烈。

在過去一年中,聲智科技創始人兼CEO陳孝良發現從事語音產業的企業快速增多,整個行業也不再侷限於網際網路巨頭,大部分傳統行業的企業開始試水市場。

另一個變化則是,基於遠場語音的產品也在快速增多,已經從智慧音箱擴充套件到包括智慧眼鏡、翻譯機、智慧馬桶、智慧盒子等更多的產品類別。這個訊號也意味著產業競爭維度將從演算法擴充套件到產品、系統、內容、服務等綜合實力。

分享城市經濟發展建設方略與細節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擁有3億使用者的拼多多,承包了10億使用者的笑點,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