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原本沒打算寫這事,畢竟理性繞不過情緒,畢竟事欲有所成必順常人之性,聲討網際網路公司成風,民意難違。只是時至今日,許多曾讓我敬佩的媒體及作者,或避輕就重,或術業有專攻,或有其擔憂的原因,一直避而不談這事的本質。

但我還是覺得,這終究一碼歸一碼。說清一碼才能說另一碼。只有摸清了社群團購的本質,中小菜販到底處於其間哪個位置,才有可能說清他們到底是不是惦記老百姓那幾捆白菜。

昨天,市場監管總局聯同商務部召開規範社群團購秩序的行政指導會,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平臺都去了。加之前段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在強調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樣明眼人都能看出的高壓,這些網際網路平臺難道看不出嗎?為什麼還要頂著高壓幹這事?真的只想與民爭利?

這就是需要先說清的第一碼。

所謂電子商務這件事,回顧中國這些年來的發展,除了玩法上這種術的層面的多樣化,一條顯見的趨勢是,離消費者越來越近。

從最早要等一個星期的郵政,到三四天,再到次日達甚至當日達,時效越來越快。而越來越快的原因,不是因為快遞小哥從騎車變成了開飛機,更是以資料及物聯網驅動物流及倉儲管理等環節的組織效率最佳化。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快了,客單價卻越來越低。

換句話中,成本不是因此升高了,而是反而降低了。

從淘寶、京東、美團、拼多多直至今天的各種社群團購,到社群這個層面,已是從最後一公里到最後一百米。就像前幾天老編輯所言,理論上,這是中國電商的最後一戰。

為什麼要關注這一戰?一方面有所謂網際網路行業護城河低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商人而言,作為一個企業家而言,上一個時代的成就,就是你下一個時代的墓誌銘。

舉個例子,哪怕你今天在這個行業佔有90%的市場份額,但下一個市場是這個市場的10倍體量。如果兩者有聯絡的話,你在新市場裡也就是9%。更何況,大多情況,幾乎沒有可轉化為優勢的聯絡。

所以我們老看到,在新的領域一看就風險很大的投資案例,都出自巨頭之手。就是怕錯過。

所以,作為一家平臺而言,幾乎不太可能會放棄這一戰。哪怕頂著壓力。

最近不少人說,你賺錢歸賺錢,但也要照顧窮人,不要擾亂市場秩序,不要跟窮人搶幾捆白菜的生意。當然,這是另一個層面的事,但事情的重點並不在此。

基本上每隔幾年,都會有“向前蔥”、“蒜你狠”、“姜你軍”這種農產品漲價的事情發生。媒體每年也都會去調查,這些農產品漲價的原因是什麼?

問農戶,農戶沒掙到錢。問攤販,攤販沒掙到錢。問批發商,批發商也沒掙到錢。可農產品的價格確實是漲了,那是因為成本也漲了嗎?

後來發現,種子的成本也沒怎麼漲,是租金漲了。

雖然農產品的價格跟供需關係十分相關,甚至是主要原因,但在這整個產業鏈中唯一能抵禦住供需變化、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的,只有坐擁地產、收取租金的那一環。

從資金體量來看,賣菜壓根就不是一個賣菜生意,而是一個地產生意。

從收購、批發、物流、倉庫、零售,每一個農產品流通的節點,都有層層租金。倉儲要租金,農貿市場要攤位費,小攤小販賣再多的菜,加一起,都不能跟經營市場與商業地產的商人相比。

就像名創優品的創始人葉國富前段說的,社群團購再幹一兩年,第一個被消滅的就是500平以上的超市。

為什麼?因為500平以上的超市,賣的不是商品,賣的就是租金。超市內部包租給賣蔬菜的賣肉禽的賣茶葉的賣牛奶的等各種攤販與品牌,超市外包租給賣衣服的賣食物的賣玩具的賣電影的等各種消費。

所以社群團購第一個消滅的不是攤販,而是賣租金的農貿市場、500平以上的超市。社群團購核心影響到的既得利益者,不是菜販,而是那些農貿市場。

所以前段有新聞,第一個站出來申張說社群團購影響市場秩序的,正是這些人。

這就是菜販在這件事裡的位置,一點一滴賺的都是辛苦錢。

第二碼,菜販因社群團購生意受影響。先說結論,這是個社會問題,而不是個生意問題。

昨天看到有位專家專門站出來談這事,覺得還是要回到中國農業升級的程序中來。

什麼意思?就是中國的農業實際上是正在進行工業化、規模化和資訊化,這在其它國家是沒有的。他們的規模化和工業化可能很早就發生了,現在只需進一步的資訊化。中國卻是這三種變革同時在發生。

而在以前,工業化、規模化和資訊化不足的時候,才得以滋生重重的流通環節、重重的進場費與特許經營的市場形態。

而這樣局面的弊病,也很明顯。環節冗雜,效率低下,乃至使得讓賣菜本身不足以與租金生意相比而變為一種地產思路為主導的地產生意。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網際網路公司的入場,用資料驅動組織效率,用最靠近消費者的需求驅動供給方的品質與品牌,其實是一件好事。

但讓人們關注的是,儘管中國的農業要發展,但也不能不顧菜販的利益吧?那麼,究竟是菜販眼下的利益受損重要,還是中國農業的程序重要?

這不能比,只能說這是這個時代的變化。

而能做且尤為值得做的,就像昨天監管總局和商務部要求社群團購的那樣,不要惡意傾銷,同時肩負起社會責任。比如,怎麼讓菜販更多受惠到這個模式中來,而不是相反。

這些年來,網際網路公司的社會責任感確實很差。無論是爆雷的網際網路金融也好,一地雞毛的共享單車也好,還是前段像蛋殼這種贏了自己和投資人受益,輸了全社會一起承擔的極度不負責任的行為,這都是今天的社群團購公司、網際網路公司該認真考慮的問題。即便從中國農業的層面看方向沒錯。

以前我們常說國企辦社會,不只在它有這個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對於社會公共資源不足的補充,不論好壞,也算是一種社會責任的表現。今天網際網路滲透到各個角落,原來國企辦過的學校、醫院、超市、餐館等等,網際網路公司無一不落且猶過不及。

那麼要使今天人們不聲討你,怕得學學蜘蛛俠。

10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洪水猛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