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已經結束了,各位讀者們,你們的“手還健在”嗎?確實,現在的雙11購物狂歡節已經全面超過了美國的黑色星期五,這一天是屬於中國消費者的狂歡,也是國內電商平臺的廝殺。
每逢雙11,阿里巴巴的天貓總是最高調的,果然在11月11日凌晨1點,天貓就宣佈:雙11天貓平臺只花了一小時就完成了1000億元的成交額,這個數字是任何一家電商平臺都無法比擬的,而最終雙11全天的成績為2682億元。
而今年的京東則是再一次“笨鳥先飛”,從11月1日起,京東平臺就正式啟動了雙11活動,而這11天的銷售總量達到了2044億元,雖然說和阿里相比差距仍很大,但是第二名的寶座,京東是坐的穩穩的。
而今年的資料大隊裡,又來了兩位新玩家,他們就是蘇寧和小米。蘇寧宣佈,自己1分鐘的數碼家電類產品銷售額就突破了10億元,而小米則非常驕傲地表示,小米旗下的硬體產品在9小時之內銷售額突破了33億元。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近年的電商黑馬拼多多卻一反常態,沒有發聲。那麼拼多多這次為何如此低調呢?是資料不盡人意,還是想悶聲發大財呢?
1、雙11這天,沒有購物車的拼多多很吃虧
用過拼多多的人應該都知道,拼多多主要的交易方式是“拼”和“砍”,但是在拼多多內部是沒有購物車這個選項的,換句話說,如果只是單純的想要剁手,在拼多多裡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在天貓和京東,則更像是漫無目的的亂逛,看見喜歡的商品就加入購物車統一付款。
所以在雙11這天,沒有購物車功能的拼多多非常吃虧。以致於不管是從訂單總量上,還是從交易額上,都不如天貓京東優秀,所以現在就和天貓、京東對比,沒有太大的意義,也是一個“自找難看”的行為。
2、拼多多想化繁為簡,為自己洗白一波
說到拼多多,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便宜,真的便宜,很多東西在拼多多上都是虧本銷售,例如1塊錢的拖鞋、兩塊錢的鍋碗瓢盆。但是拼多多並不會讓自己的使用者太過“輕而易舉”得拿到它們,畢竟它不是慈善家。
所以這些虧本銷售的東西,需要消費者用“找人拼”、“請人砍”等方式來爭取。但是這樣一來就造成了兩種後果,一部分使用者樂此不疲,哪怕最後沒有拿到心儀的商品都會說上一句:沒關係,反正沒花錢,這部分消費者通常都是中老年人群和女孩子。
而大部分的男性使用者則覺得非常麻煩,甚至任務做一半就解除安裝了拼多多,例如筆者本人。所以拼多多在洗白,它想留下自己的便宜,洗去自己“太麻煩”的標籤。畢竟現在流量有了,使用者也有了,拼多多缺的就是營業額。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技巧都是花裡胡哨。拼多多深知這一點,所以它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