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IT行業最熱門的新聞之一是有關Apple Car推出的新聞。Apple公司擁有巨大的品牌影響力,它也對製造智慧手機和PC的公司進入汽車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蘋果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公司,在釋出產品之前不會透露任何有關新產品的資訊。因此,有關蘋果汽車的新聞仍然是謠言。這個傳言似乎非常可信,因為資訊來自蘋果公司在美國本土和臺灣的生產基地。換句話說,蘋果將在2024年推出自動駕駛電動汽車``Apple Car''(或iCar)。也有可能最早在明年正式釋出之前就釋出原型。本月初,蘋果要求臺灣合作伙伴生產用於原型生產的相關零件,並計劃與臺灣最大的半導體代工製造商臺積電共同開發用於自動駕駛汽車的人工智慧(AI)晶片。
有人認為以生產個人PC和智慧手機而聞名的Apple生產汽車有些奇怪。自從蘋果對汽車或者說是無人駕駛汽車產生興趣以來已經有很長時間了。自2014年以來,蘋果一直在私下運營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開發專案``泰坦''(Titan),並在2015年見證了使用自動駕駛感測器測試通用汽車的場景。蘋果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在2017年的一次採訪中正式承認進入自動駕駛汽車業務。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說,他一生對汽車開發非常感興趣。那為什麼要開車呢?業界估計,蘋果將汽車視為“帶輪計算機”。從1984年的Macintosh和iPhone開始,蘋果將“個人”放在技術的中心。沒有比私人汽車更寬敞的空間了。當然,很多人一起騎車,但是從根本上說,汽車有時是私人住宅,而不是房屋。在第一部智慧手機iPhone發行之前,手機的主要功能是打電話。但是自從iPhone以來,智慧手機已經發展成為手中的小型計算機。汽車也可能同樣是那樣。不難想象,藉助自動駕駛技術,如何在舒適駕駛的同時使用虛擬鍵盤或語音識別進行上網,並將內容與個人智慧手機連結。這將為使用者帶來便利,Apple有望進一步加強其自身的生態系統。這是因為它可以基於其裝置之間的高度互操作性來鎖定Apple產品,就像Mac,iPad和iPhone產生協同作用一樣。
即使這樣,IT公司生產汽車仍然存在巨大的進入壁壘。電動汽車的出現降低了這一障礙。與內燃機車相比,電動汽車相對容易製造。技術難度低,這意味著您可以擺脫大規模生產設施,人力和複雜的供應商管理。電池和電動機等核心部件可以從經過驗證的公司購買,也可以像半導體一樣直接設計並委託託運生產,從而大大減少了與現有汽車公司的差距。自動駕駛技術成為未來移動技術核心的趨勢對於IT公司來說也是個好訊息。作為一家軟體(SW)公司,它在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和資料分析方面具有優勢,這些都是自動駕駛的基礎。實際上,全球排名第一的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也以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電池技術引領行業,而不是製造汽車。蘋果公司宣佈進入電動汽車業務的訊息後,特斯拉股價大幅下跌,這表明蘋果汽車未來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性。同時,不僅蘋果公司,而且被稱為“全球IT恐龍”的公司都已經進入汽車業務。谷歌的Waymo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被認為是業界最好的之一,最近又將robotax服務商業化。亞馬遜收購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Zoox並推出了自動駕駛出租車,而一直在投資自動駕駛技術的中國百度正在推動電動汽車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