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蘋果和華為手機在品牌形象上有著很大的差異。

一直以來,蘋果手機是身邊年輕群體,甚至是一部分商務群體的標配,成為很多人心中“最好的手機,沒有之一”。形成這一現象的根源,與蘋果iPhone的產品品質和品牌一直堅持高階形象不無關係。在中國市場不管有錢與否,或者是真有錢還是假有錢,尤其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大多擁有一臺標誌化蘋果手機。甚至有時一桌人吃飯,如果桌面上一個人擺出來的不是蘋果手機,大家多少心裡會有一些疑惑的。暫時不去評價這種虛榮心好壞與否,但是單從品牌影響力這一點來說,蘋果做得非常成功。

蘋果確實抓住中國年輕人的消費心理。

這一現象近兩年卻悄悄在發生著變化,尤其是今年,身邊很多朋友紛紛拋棄了蘋果,選擇了華為手機。換機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方面,是因為華為手機國貨的身份;另一方面,還是在於華為機真正有了在世界舞臺上和一流手機比拼的一流實力。

今年,我自己也換了一部華為手機——華為MATE 30 Pro,替代了我之前使用的iPhone 8 Plus。作為一個使用蘋果6年的老牌果粉,(甚至這六年裡我從來沒有選擇過其他品牌的手機),蘋果手機代表了我整整6年的青春。今年之所以選擇換了手機,客觀原因在於使用的iPhone8 Plus 電池和硬體問題頻出,維修的價格非常昂貴,甚至屢修不好,而市面上出現的iPhone X 價格又十分昂貴(當時考慮換的時候iPhone 11還沒有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我選擇了華為手機。而主觀原因在於,華為這幾年技術口碑的崛起,以及對於國貨的支援心理,我選擇了這款中國產機。這次我選擇了一款高性價比的手機,而沒有關注手機“溢價”部分,我想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從年輕時候追求虛榮的心理狀態,我的心態也變得更加趨於理性。

而今年我使用華為手機的感受卻超出了我的預料。

在使用過程中,華為手機在效能方面不輸給蘋果,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蘋果。我們以前對於蘋果系統的感受是流暢、穩定,因為安卓機的“卡頓”問題,更加印證蘋果機“系統穩定”的形象。現在,我使用華為手機使用過程中,卡頓問題基本沒有,系統和蘋果機一樣流暢好用,甚至沒有蘋果機的閃退問題。

在華為商店裡面的軟體,應用的種類也是五花八門,充分體現了國內APP軟體的豐富、創造力。所以我換了華為機的最大感受是,我下載和使用的APP數量比在蘋果機上多了,而且APP的更新頻率也比在蘋果手機上更高。

華為商店背後也體現了中國軟體研發人員隊伍的興起,這個隊伍很年輕,設計的軟體很接地氣、同時很實用。拿天氣預告功能這一款軟體來說,蘋果手機上我可以下載的種類就那麼一些,甚至因為語言或是文化的關係,這些軟體很“傳統呆板,不好用”;相反華為手機的天氣預報軟體,種類就要豐富得多,帶明星語音播報功能的、Q軟萌萌的、和新聞與鬧鐘功能結合在一起的、商務冷硬範兒的,應有盡有。可以說,符合不同市場人群的需求。更開心的是,這些軟體竟然完全免費。我自己下載了兩三個感興趣的天氣預報軟體、交替使用,覺得華為商店的APP接地氣得多。

從外觀上說,我內心實際還是更傾向蘋果手機的設計,因為它看起來更加的人性化。華為手機Mate 30 Pro瀑布螢幕的設計雖然新奇、手感細膩,但是對於我新轉入華為陣營的年輕人來說,還是覺得略顯“商務”,不夠年輕。側屏音量調節鍵,使用感覺有些難掌握。不過華為取消了HOME鍵的設計,採用螢幕指紋感應技術非常實用。因為之前蘋果手機的Home鍵就被摔壞了,按不動,影響了整機的使用。而華為取消Home鍵的設計就從根源上避免了這一問題。

除此之外,華為Mate 30 還有一些蘋果不具備的功能,如隔空操控。設定好隔空操控後,在離開華為手機30釐米以上的地方,張開手掌、再握成拳頭,就實現了隔空抓取截圖,非常“神奇”。雖然除了截圖功能外,其他的隔空操控功能,如上滑、下滑、翻動頁面等還是不夠方便,但是這個方向我認為是值得探索的,因為它會解決冬天我們戴手套不方便脫掉手套觸屏、遠距離看螢幕時不方便手指操作的使用需求。這一點讓我似乎看到了蘋果手機創立之初對新奇玩法的追尋,比如說人臉Emoji識別、截圖鍵、手電筒等新奇功能帶給我們的驚喜。華為手機,也正往“更加好玩兒”的方向走。

使用感受上說,華為手機不輸給蘋果。而且,在5G技術的應用上,華為手機真正走在了國際的前列。

今年我身邊拋棄蘋果手機,而選擇華為機的朋友多了起來。我想這次嘗試的深層原因,還是在於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廠商技術的崛起。蘋果手機iPhone 11的降價,更讓我有一種蘋果在往“中端”走的趨勢。因為之前的價格虛高,已經嚴重影響到了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技術水平上沒有拉開距離的情況下,我想對於一部分年輕人還是願意支援國家自主研發的手機的,況且使用起來還這麼方便、接地氣呢!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為什麼只能是華為,不是小米、OPPO或者是vivo?我身邊的年輕人在除去蘋果後的第一選擇毫無意外的是“只能是華為”。我想深層原因,還是在與華為與其他幾家在技術實力上的絕對優勢造成的。華為與OPPO、vivo,小米等一眾中國產機比較,可能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如果說“OV小米”代表了中國產機的平均水準,那華為,正真正獲得“國際化一流水準”的標籤。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快遞新領袖?估值2000億的快遞之王顯形,順豐或被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