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痛苦期已經過了」,在2019年華為HC大會的採訪中,華為雲業務Quattroporte鄭葉來這樣總結過去兩年在雲端計算上的資產投資,「任總(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跟我溝通一再地講,要看未來的變化,叮囑我資料中心的光纖要多布一點」。
▲華為雲業務Quattroporte鄭葉來|華為雲
鄭葉來口中的投資是做雲端計算必備的基礎設施建設,截止2018年底,華為雲與合作伙伴在全球23個地理區域運營45個可用區,今年還在繼續加大在內蒙古烏蘭察布、貴陽貴安新區等地的資料中心建設。
不過,從整體程序來看,華為雲經歷的「痛苦」遠不止是投資。
從一誕生起,華為雲就被寄予厚望。任正非在2017年底華為內部郵件中,曾重點提到的華為未來的使命與願景:「我們實質是通過聚焦ICT基礎設施和智慧終端,提供一塊資訊化、自動化、智慧化的黑土地」,但做純公有云還是混合雲,如何和舊有業務線博弈妥協,不止一次在這家以狼性著稱的公司內部撕扯。
這些爭執和希望都指向同一個具象問題:在已經是一片混戰的國內雲端計算戰場中,華為怎麼找準自己的定位,形成一條清晰可見的行軍路線圖。
作為拳頭產品,2017年3月從華為IT產品線獨立出來的華為雲BU進入戰場確屬姍姍來遲。從市場份額來看,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本土網際網路公司那時早已搶得了先發優勢,並且仍然在大力加註雲端計算,試圖擴大優勢。
這兩年,華為雲追趕的成績並不差。9月,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釋出的《中國公有云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阿里雲、騰訊雲、天翼雲、華為雲、AWS位居行業前5名。IDC釋出的今年一季度雲端計算市場份額資料則顯示,華為雲的市場增速高達300%。
不過,語言風格和餘承東相似的雲業務掌門人鄭葉來並不以為此為傲,「跟我們的基數不大有關,明年再這麼增長可能性不大了」。增長的困難之處在於,在市場份額的爭搶中,擺在華為雲面前的是一副日趨複雜、細分的戰局:
從整個雲端計算戰場推進的程度來看,市場需求已經開始由單純的IPS(IaaS、PaaS、SaaS),走向更多元、更深層次的定製化服務,從CDN到容器到資料庫,從算力到支撐演算法的完善度,關於市場的搶奪已經深入到如何更高效地契合業務本身,服務屬性更加凸顯;客戶主體則正在從對雲接受程度較高的網際網路企業,走向更廣闊的大型傳統政企市場。後者體量更大,但對系統的智慧、安全可信、穩定可靠要求更高。
但恰是這塊高難度市場,被華為雲視作反擊點和新機會。在多雲的市場格局大趨勢給了它進入戰場的機會後,華為雲正在利用整個集團過去在IT業務線和底層硬體研究積累,從晶片串起一連串的軟硬體,再包住「價效比」更高、產品線齊全的雲服務,用以吸引客戶;同時,它還廣泛地推動華為雲生態的建立,瞄準垂直市場,並扶持、培育成功的行業落地案例。
鄭葉來對這條主打混合雲市場的多元新架構路線表現出極大地自信。當極客公園問道,他對雲端計算的市場格局變化的看法時,這位華為雲獨立開始就執掌業務的負責人語氣篤定,「你再過一年、兩年來看,一定會有變化的,變得一定是比較明顯的」。
「硬體」包圍「服務」
從這次大會透露的資訊來看,華為雲在路徑上走出了有別於網際網路廠商的一條道路。
雲端計算最早以節省「成本」為目的,是亞馬遜和谷歌這類網際網路公司為了解決算力浪費與不均衡問題而進行開發的產品。但在鄭葉來看來,隨著雲端計算的概念落地與普及,企業需求正在從原來的資料儲存和管理,邁向資料的運營和計算,雲端計算需要承擔的任務正在變得更多更復雜。
面對複雜的市場情況,「混合雲」是華為雲在市場摸索中為自己錨定的基調。相比網際網路廠商此前強調的公有云市場,混合雲融合了公有云和本地部署的特徵,是近年來雲端計算的重要發展方向。它既能滿足企業計算時「公有云」速度快、價效比高,資料儲存放「私有云」安全的需求。
其中,多元新架構則是華為雲給混合雲市場開出的答案。這套新架構的關鍵之處在於,從底層的硬體設施開始,就為不同企業、不同需求場景提供不同的算力,既能提供基於傳統的X86的雲服務,也能提供基於ARM架構和華為鯤鵬處理器的華為雲鯤鵬雲服務,以及基於華為自研達芬奇架構和昇騰處理器的華為雲AI服務。。
具體來看,華為雲與AI產品與服務Quattroporte侯金龍在HC大會的演講中將華為雲的業務邏輯拆解成「一雲兩翼、雙引擎」。一雲指的是客戶可用的華為雲「雲服務」,而兩翼和雙引擎的互相配合則透露出華為雲本身的業務發展邏輯。
其中,兩翼指智慧計算業務以及智慧資料與儲存業務。在智慧計算領域,面向端、邊、雲,提供「鯤鵬+昇騰+x86+GPU」的多樣性算力。在智慧資料與儲存領域,融合了儲存、大資料、資料庫、AI,華為雲可以一次性高效率整合多種能力。
雙引擎則是指圍繞「鯤鵬」與「昇騰」打造的兩個基礎晶片族,構築異構的計算架構。「鯤鵬」與「昇騰」是華為在IT時代就開始佈局的處理器和計算生態。
在鄭葉來看來,雲端計算時代,重新迴歸到晶片等關鍵硬體研發是賽場長跑必備的能力,「早期做雲的公司回來重新做IT、做晶片、做硬體,還是這條路」。從這個角度來看,阿里雲的平頭哥等產品某種程度上的確是在往回「補課」。
無論是IT還是晶片,華為都有自己的底氣。
比如,這次在大會之前釋出的華為自研的昇騰910 AI處理器,是算力最強的AI處理器,半精度(FP16)算力達到256 Tera-FLOPS,整數精度(INT8)算力達到512 Tera-OPS,達到規格算力所需功耗僅310W。這次HC大會,華為釋出了由數千顆昇騰910 AI處理器構成的「Atlas900」,總算力相當於50萬臺PC的計算能力。將Atlas 900的能力在雲端開放的華為雲EI叢集服務,只需59.8秒就可以完成典型網路ResNet-50的訓練,比第2名快15%。
華為從2004年開始投資研發第一顆嵌入式處理晶片,目前投入超過2萬名工程師,形成了以「鯤鵬+昇騰」為核心的基礎晶片族。
華為將以鯤鵬和昇騰作為根基,打造「一雲兩翼雙引擎」的計算產業佈局,持續構建開放生態。「一雲」指的就是華為雲,華為雲通過全棧創新提供安全可靠的混合雲,成為生態夥伴的黑土地,為世界提供普惠算力。硬體能力的儲備給華為提供了在雲端計算市場的反攻基地,而多元架構則是華為滿足雲端計算不同場景需求的利器。
在華為雲CTO張宇昕看來,華為雲(通過多元架構)把合適的workload,跑到合適的體系結構上,實現多元計算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用鯤鵬把X86完全乾掉。比如,像視訊的編解碼,視訊的渲染,這種處理,X86是不合適的,它應該跑在GPU上。
例如,在遊戲行業,華為雲與雲遊戲廠商Cocos達成合作,目前該公司已經有幾十款遊戲執行在華為雲。據華為官方透露,使用華為雲鯤鵬雲服務後,可實現端雲協同,無需指令翻譯,效能零損耗,端到端網路優化時延降低30%-40%,成本降低50%。
除此之外,鄭葉來認為一家企業採取幾家雲端計算服務廠商是大勢所趨,「多雲是客戶必然的選擇」。據他介紹,華為雲目前幾乎所有網際網路行業大客戶基本都是以第二供應商進去的。但他也強調,「雲服務畢竟是把它(企業)的未來交給你了……這時候他多選一個,我認為應該值得鼓勵的。」這意味著雲服務廠商的長期服務能力和自身迭代能力必須強大。
值得一提的是,和其他主流雲計算廠商一樣,做雲基礎設施,堅持「上不碰應用,下不碰資料」是華為雲的原則。
新挑戰與新任務
無論是鄭葉來還是張宇昕,在談到華為雲的歷史時,都提到「盒子」這個關鍵詞,盒子主要是華為指IT硬體。在他們看來,「我們用雲服務,也就是線上的方式來服務於客戶,簡單來講就是原來做線下,現在又多了一種線上的方式。」張宇昕回憶。
從盒子到雲服務,鄭葉來認為其中更多是商業模式的改變,雲端計算時代需要更多持續服務的能力。但其中的核心競爭力,仍然是產品能力和服務能力。對應地,鄭葉來認為「價效比」與「價值鏈分配」是華為雲當前應對市場競爭的利器。過去三十年在IT的產業上,市場最終的選擇傾向歸根到底還是價效比問題,雲端計算同樣不例外。
▲華為雲主要客戶型別
從大的市場格局來看,包括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在內的諸多玩家的確都在將「價格」作為戰場廝殺的武器,這也使得戰場正在迅速演變成資本支撐的巨頭之間的遊戲。
不過,在價格戰之外,現在戰場已經開始推進到下一個階段:目前國內頭部雲端計算廠商不斷集中釋出新產品,扶持垂直行業標杆案例,邁入定製化解決行業需求的商業化深水區。
在鄭葉來看來,現在雲端計算的戰事已經進入「短板戰略期」。戰場的焦點正在由市場教育和試探走向生態碰撞。「哪個不行就沒人選你,客戶最終買的是一個服務。你哪個東西不行你就麻煩了」。華為雲自然在加快產品佈局的節奏,在今年的大會上,華為雲一口氣釋出了基於「鯤鵬+昇騰」112款雲服務,涵蓋了IaaS、PaaS、EI、資料庫、安全、IoT等領域。
另一個補齊短板維度則是在產品的能力上。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鄭葉來提出,營收規模、業務增速、市場份額中,「後面的兩個東西我平常不看的」。他只看兩個資料——新增消費使用者與使用者新增消費。前者體現了華為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後者體現了客戶對使用華為雲產品的滿意度。
對華為雲來說,與價效比同等重要的還有生態中的「價值鏈分配」。在鄭葉來看來,雲端計算是把傳統企業服務時代的價值鏈分配搬到了線上。雲端計算考量的仍然是生態能力。這個生態除了服務提供者華為雲,還有產品使用者,以及第三方應用軟體提供商。
在生態的搭建中,鄭葉來認識清晰,「做B端的生意,它一定不可能去掙快錢的」。他強調服務的能力要遠比短期的盈利重要,「目前華為雲V4、V5的高階客戶,基本上沒有離網的」。
價值鏈分配還包括和應用層的廠商合作。目前華為雲的客戶型別以網際網路公司、政企和汽車等垂直領域為主。而在本屆HC大會上,華為雲還發布了華為雲工業智慧體,推出面向工業的智慧解決方案。
這是華為雲應對當前市場挑戰邁出的關鍵一步,它需要足夠多的標杆案例穿透垂直行業,向行業展示其除了「品牌」之外的能力。這也是雲端計算通行的做法。華為雲這次推介的案例是以中國石油和三聯虹普這樣的大型政企。據鄭葉來介紹,使用智慧體的智慧認知引擎來輔助中國石油識別油氣層,油氣層識別時間下降70%。
除此之外,對開源生態的投資也是「價值鏈分配」體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在今年大會上,華為正式釋出面向開發者的沃土計劃2.0,宣佈未來5年將投入15億美金,計劃和個人開發者、企業共同參與計算產業的生態發展。這是時隔四年之後的沃土計劃升級版,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促進雲業務生態的成長。
不過,走過痛苦區,穩步形成自己一套行軍路線的華為雲也有了新的要求——它開始被容納整個華為的計算產業規劃中。
在9月17日的HC大會中,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援引Gartner的資料顯示,預計到2023年,計算產業的規模將超過2萬億美元。而云作為基層設施,將和5G、AI等技術和產品構成華為參與更廣闊的計算產業競爭的核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