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隨著物聯網概念的爆炸,許多人預言可穿戴設備註定會是一個物聯網時代的一個風口。而作為現在國內消費電子產品界的領軍大佬,華為和小米一直在這個品類上進行著激烈得廝殺。作為對小米上半年新品的迴應,榮耀品牌也接連推出了榮耀手環5與榮耀手環5i。其中,作為基礎版的榮耀手環5i,顯然就是衝著小米手環4普通版而來的。那究竟是哪款產品更吸引你呢?可以先來看看未來菌的體驗對比。
外觀螢幕顯示從正面來看,榮耀手環5i的造型相較於小米手環4,顯得更加方正。當然,可能是小米手環4整體更加圓潤的原因,2.5D的表面工藝,讓它看起來整體感更好。
兩者都選擇十分接近的螢幕尺寸,但是實際體驗效果則有不小的差別。榮耀手環5i的TFT螢幕在小米手環4的AMOLED面前,顯得弱上了不少。刨去材質優略的偏見,在用過了小半年小米手環4的我面前,榮耀手環5i的這螢幕體驗,真的有點遜色了。
另外在UI設計上,兩家的風格也略有差別。小米手環4延續了小米家一貫的簡約風,整體UI非常的扁平。而榮耀手環5i的icon則相對擬物。孰優孰劣,全憑個人喜好。
充電與續航
榮耀手環5i在充電方式的設計上,採用了直插式的USB充電。也就是說,無論你在哪裡,只要5秒卸下表帶,直插入任意USB口便可進行補電操作。而且錶帶與手環主體的結合度不錯,拆卸時既不澀,裝上後也無明顯曠量。而在小米這邊,每次充電都必須使用專屬的充電配件,出門在外這就比較尷尬了。
當然榮耀手環5i的續航有所縮水,理論續航大概在7-9天,基本就只有小米手環4的一半。因此說,是選擇更方便的充電方式還是選擇更長的續航能力,那就看你的實際需求了。
功能個性化兩款手環都支援自定義錶盤。但是,榮耀手環5i顯然對蘋果使用者不太友善,ios上這自定義錶盤的功能居然被閹割了,目前只能使用內建的3種錶盤。只能呵呵一笑吧!
運動模式榮耀手環5i總共提供了9種運動模式,其中包括了小米手環4中沒有的:室內單車、划船機、橢圓機,這樣比較常用的健身房有氧鍛鍊專案。但也取消了游泳這一項。
血氧飽和度檢測功能除去常見不怪的心率檢測功能,榮耀這款手環上還帶有一個名叫血氧飽和度檢測的新功能。
先了解下,什麼是血氧飽和度?血氧飽和度是重要的生命體徵之一,可以反映機體供氧狀況。血氧飽和度低於90%,可能被認為是低血氧。日常生活中,血氧飽和度低於90%易引發疲勞易困、心慌期待、精力不足等症狀,長時間更損害身體機能,需要持續監測及輔助判斷;而對於那些喜愛極限運動、高海拔運動的運動愛好者和高強度腦力勞動者來說,更應隨時佩戴血氧檢測裝置,以防意外發生。
具體到榮耀這款手環上,通過深度優化硬體光路和演算法,多光源融合,利用含氧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對特定光的反射吸收率不同的特點,進行訊號萃取、訊號增強、演算法訓練、異常抑制等措施,測量到脈搏血氧飽和度。
當然新功能的實際意義有待進一步資料的驗證。不過華為深厚的技術底蘊,也在其產品創新能力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當然如果你是尊貴的華為/榮耀使用者,那麼還能額外享受到來自301醫院的特殊關懷。
榮耀手環5i與小米手環4都支援50m的防水。在產品宣傳上,小米表示可以支援淋浴,因此這幾個月除了充電,我幾乎沒有脫下過小米手環。而榮耀5i則表示不支援淋浴。但實際查閱了GB/T 30106-2013後(也就是小米手環4滿足的標準細則),整個國標實驗是在18~25°C的水溫中進行的。相對應的榮耀所滿足的ISO 22810:2010,其實與GB/T 30106-2013相當。以此,我有理由推測,小米手環4在實際防水能力上應該至少不落後於後出的榮耀手環5i。
其他功能常規功能就不說了,什麼天氣預報、資訊推送、來電提醒、支付寶二維碼,兩者都是有的。只不過如果你是華為或榮耀手機使用者,那麼可以解鎖榮耀手環5i更多的功能。
APP設計從兩款產品所配套iOS的App來看,顯然小米更突出其產品在運動領域的優勢。開啟App的首頁就能快速開始各種運動的記錄,而且在運動課程上,提供了遠超過華為/榮耀的選擇。反觀,榮耀/華為這邊,首頁向下滑動的話,能夠直觀地看到個人健康的各種引數記錄。兩家手環的產品理念還是相差不少的。
榮耀手環5i的官方指導價為159元,而小米手環4則為169元。雙十一pdd活動價,前者可以做到135元,而後者則可以145元。說實話10塊錢的差價,真的很難說服我必須要買榮耀手環5i,當然這是一個蘋果使用者的無奈回答,而如果是華為/榮耀的使用者,我倒是會建議可以試一試榮耀手環5i這款產品,畢竟不少附加功能需要手機的配合來實現。
總結作為自家的穿戴裝置產品線的入門級產品,榮耀手環5i可以提供不輸於小米手環4的功能與能力。相比較於小米手環在運動領域的關注度,榮耀手環更加偏向於在個人健康領域的投入。類似血氧飽和度測試的創新型功能,還是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的。
如果真的較真產品定位的話,未來菌個人覺得,10塊錢的價差雖然不多,但相較於150元左右的售價來看,也是做到了將近8%的價差。從產品策略上來看,榮耀還是將自家的產品線拉到了低於小米的位置,配合華為系列產品可以對小米進行全方位的包圍。
隨著穿戴裝置在產品硬體規格上的同質化,未來,我相信在軟體以及創新資料應用方面的比拼才是重中之重。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