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這次反壟斷調查,是個促進。科技公司的發展通常有四種企業文化因素在發揮作用,進而產生四個型別的文化力量。這些力量此消彼長,決定著一個科技公司的繁榮或者衰落。

還記得喬布斯被逐出蘋果嗎?

其實類似的事情我國科技公司也曾有過,例如,創辦新浪的王總被董事會解聘,後來他又創辦了一家公司,也經營得很好。

在蘋果和新浪的案例中,不一定是創始人的問題,是企業到了一定的發展階段,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都發生變化了,原來的企業文化不適用了。

阿里在杭州的濱江園區

我們之前的文章裡面分析過,阿里併購餓了麼、蝦米音樂、網易雲音樂之後,文化的整合都不算成功。感覺總體上都有一種傾向,很注意內部,很注意一致性,忽略了外部,忽略了競爭力。

這種傾向,往往是科技公司衰敗的開端。一個科技公司創業成功之後,內部的權威開始穩定,一呼百應,當然是有積極因素,可以聚集在關鍵技術的研發和關鍵市場的開拓。例如,阿里在電商事業成功之後,在馬總的強力支援中克服了雲計算研發的重重困難,取得佳績。

王堅院士,幫助阿里取得了雲計算的成功

但是,經濟形勢在發展變化,我國科技進步的步伐不能停滯,百姓消費升級的願意需要滿足,新一波的科技公司呼喚著更加開放和公平的市場環境。

外部環境影響內部氛圍

當年微軟受到反壟斷調查之後,其內部開明的力量受到鼓勵,創新和創造的氛圍漸漸強化。

鮑爾默

蓋茨有一個哈佛同學,叫做鮑爾默(Steve Ballmer),他是一位優秀的商務經理。1980年加入了微軟,後來成為總裁和CEO。他在微軟的領導層中替代了誰呢?艾倫。

艾倫是極客,追求技術創新的超級程式設計師。早年他和蓋茨共同塑造了微軟的理想和文化,追求卓越,在技術上精益求精。

蓋茨也是技術尖子,所以,蓋茨和艾倫老是吵架,據說很多次都是在深夜12點的時候爭吵。這兩個老朋友彼此都痛苦不堪。

在科技公司發展的早期,這種對技術的追求是強有力的驅動力量。逐步的,會需要另一種力量:推銷。鮑爾默恰好是推銷的天才,吳士宏女士曾經在她的書中分享過老鮑在微軟全球營銷人員大會激情四射的鼓動,鼓動銷售人員承諾提高銷售業績目標。

很顯然,鮑爾默的到來順應了微軟成長所需。微軟在那個時代,技術上已經日趨成熟,更加迫切的需要在全球推廣,把技術轉換為商業成果。

鮑總做到了,把微軟的Windows產品賣到了90%的市場份額。而且,他幫助微軟,在實質上對當時的軟體業實現了接近於壟斷的控制。以致當時的方興東先生大聲疾呼,"起來,反對微軟霸權!",那時,是2000年前後,世紀之交。

正是在那段時間,微軟接受了反壟斷調查1997年開始,2002年完成。這個過程促進了美國網際網路科技的創新,符合大多數科技公司和廣大使用者的利益。

2010的時候,網際網路技術已經有明顯的創新趨勢,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悄然來臨了。但是鮑總卻並沒有做好準備,他仍然沉浸在他所熟悉的推銷業務中,沒有熱情去鼓動創新和創造。從董事會到技術人員,對他失望的情緒凝聚成為一種聲音,使他哪怕在微軟的辦公室多待一天也是奢望。

他的離開,給微軟帶來了新的曙光。

鮑爾默離開微軟之後,成為快船老闆,邊上是當時著名的魔術師約翰遜

25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新專利曝光:螢幕劃痕可修復 鋰電池可提高迴圈壽命容量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