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文 | 伊布

導語:一場屬於未來世界的AI藝術之旅。

11月2日,《科技藝術40年——從林茨到深圳》電子藝術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拉開帷幕。林茨電子藝術節始於1979年,它的宗旨是展示一些對人類社會產生、或可能產生重大、長期影響的藝術與科技,同時研究、發展和普及科技藝術。

本次展會由林茨電子藝術節資深總監馬丁·霍齊克和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聯合策劃,在回顧科技藝術40年曆史的同時,也向觀眾展示了在當前的科技發展形式下,我們所看到的藝術和人類社會將有怎樣的更迭和拓展。

以另類的視角來定位“新技術”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媒體藝術盛事,本次展會展覽的作品,除了林茨藝術節的歷屆獲獎作品外,還包括中國本土科技藝術領域重要的代表性作品,其基於科技的藝術呈現,具有極大的研究及觀賞空間。

比如英國藝術家onformative的作品《蜿蜒的河流》。該作品是一種視聽裝置,由演算法生成的實時視覺效果和由AI組成的音樂創作而成,通過視覺化和超聲波對地球表面的影響重新解釋了河流的波動和節奏運動。

另一位英國藝術家Anna Ridler創作的《鬱金香》,也是利用AI技術的展現社會意義的作品之一。其以1630年代席捲整個歐洲的圍繞加密貨幣的“鬱金香狂熱”現象為依據,拍攝了一萬張鬱金香照片,通過手工分類,讓AI學習演算法資訊,揭示了機器學習背後的人性。

土耳其藝術家Refik Anadol創作的詩意流動繪畫《深圳的風》,其以20秒的間隔讀取、分析和視覺化風速、方向等,通過一年的資料收集,將深圳及周邊的無形風轉變為了數字畫布內的一系列資料繪畫。作品一共分為四個“章節”,如“隱藏的風景”章節突出了風速計最激進的讀數,“海風”章節探索了在寒冷的冬天從海上吹到現場的柔和溫和風的悖論等。通過“新技術”的應用,使不可見的風成為有形,並賦予了資料集生命。

此外,還有《步行城市》、《凝視之牆》等作品,均是利用“新技術”對藝術進行的具象展示。比如《凝視之牆》,其使用到了眼球追蹤技術,記錄了近千人在看到某個物件時的眼球移動軌跡,並使用技術重現了軌跡使之成像。看得人越多越,成像的圖片就會越清晰。

正如策展人馬丁·霍齊克所說,“和傳統藝術家相比,新技術形勢下誕生了一批全新藝術家“物種”,他們不僅掌握全新的工作方式,且不斷帶給我們批判性視角,以另類的切入點和獨特的思考方式來定位社會上的“新技術”,使“新技術”得以普及,並在新技術與人類之間構建別具新意的聯絡。”

VR/AR技術多年前就已應用在藝術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的VR/AR技術,在多年前的電子藝術作品中便已初見雛形。

在回顧過去科技藝術發展的JEFFREY SHAW展板中,包括混合現實、沉浸式視覺化、互動敘事在內共三個板塊。

其中,1967年的《物體影院》是一個延展的電影環境和活動結構,中心是直徑700釐米,高400迷離的充氣PVC圓頂,該透明的結構封閉出了一個空間,從中可以投射各種形式的圖片,如電影和幻燈片。該技術層呈現於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的一系列露天表演。

1989年《易讀的城市》,便利用了我們現在熟知的VR技術。據介紹,這是一件開創性的互動藝術裝置,訪客可以騎著固定在地面的單車去穿越計算機模擬出來的城市。這些城市由計算機生成的三維字母構成,沿著街道的兩側形成單詞和句子,並使用到了曼哈頓、阿姆斯特丹和卡爾斯魯厄等城市的平面圖。

2006年的《T VISIONARIUM II》,則是營造了一個沉浸式視覺化的互動體驗。該作品提供了捕獲和重現電視資訊的方法,以便觀看者可以在三維全景的高階視覺化互動式體驗換種中瀏覽和編輯大量的敘事元件。

藝術和技術,中心在於人類本身

每一件被創造出來的物品,都能從中窺探到其設計者的理念和風格。正如本次的電子藝術展相比技術更強調藝術性那般,它的策展人馬丁·霍齊克,雖然二十多年來一直在和科技打交道,但他也認為自己更像是一位藝術家。

在馬丁·霍齊克的眼中,藝術家們並不瘋狂,他們只是想尋找最佳的方式去構建更巨集大的視角,以此來回望我們所有人,“他們的思考範圍遠遠超出激進思想。”

怎樣才是最佳的方式呢?馬丁·霍齊克一開始作為教育領域的藝術家,在談論自己的作品時總是充滿恐懼,某位哲學老師建議他跳出自己所處的位置——要麼退後一步,要麼往前一步,跳到一個能審視自己行為的高度——這樣才能更好地衡量正在發生的事情。而這也成為他處理生活中方方面面事情的祕訣。

比如電子藝術展這樣的大型活動,“我管理一個數百人的團隊,其他人在這方面都沒有經驗,但是我並不恐慌,因為我總是嘗試著去尋找一個最佳的位置,去尋找能夠看見未來的峰頂。”

2019年的林茨藝術節的主題是《出箱,數字革命的的“中年危機”?》。“出箱”經濟學的概念中,是指開發了一些東西,可以將其放在貨架上作為產品出售,而此處是一種隱喻:我們在箱子裡,我們可以開啟箱子往外看。“‘出箱’對個人來說是一種激勵,無論從事哪種專業,為了更好地理解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需要新的外觀、方法和協作文化。”

如果你“出箱”的同時,其他人也在往外看,那麼彼此就可以實現文化到文化的交流。馬丁·霍齊克說道,“藝術是一個強大的支援因素,能改變人們的態度和立場來解決同一問題。”

而人與藝術的關係,某種程度上也是人與技術的關係:人創造了技術,技術又反過來影響人類社會——整個問題的中心在於我們人類本身。“在一個藝術展會上,從外部看,藝術和技術只是反映了這些人對我們這個社會所做的影響,它最終會以一種形式迴歸到人類社會。”比如電子藝術展,它能夠為社會帶來經濟、創造行業和競爭。

因此,雖然馬丁·霍齊克自稱是一位藝術家,卻也在反思技術對自己職業生涯的影響,“我不是工程師,但是我的生活是使用技術和工具創造出來的。”比如通過技術創造出來、繼而影響人類生活的網際網路,“它是科學家為了更好地協作和溝通發明的,是一項全球共同發起的倡議,讓不同的膚色、不同的文化都能在相同的問題上合作。”

“VR必須用全新的結構來定義”

馬丁·霍齊克一直關注網際網路本身的歷史和發展,他覺得當前網際網路似乎步入了它的“中年危機”。一方面,一些公司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為人類帶來了好處;另一方面,人類卻要警惕公司如何使用這些基於道德的技術,“我們現在甚至連消費者都算不上了。”

不過,他們這一領域的藝術家,事實上還是更關注數字領域的媒體藝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在展覽上看到很多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先鋒。但對於那些在早些年的展覽上已初見雛形,又於近幾年發展壯大的AI、VR/AR等技術,馬丁·霍齊克卻持保守意見,“我認為AI是最強大的,它帶給人類的不僅僅只是改變,但就VR而言,我覺得必須用一個全新的層次結構來進行定義與分類。”

馬丁·霍齊克並不看好目前發展形態下的VR,“人類將來不會用到這樣的東西。”在他看來,技術必須為人類服務,它的智慧體現在我們能以直觀的方式在介面上進行操作,而不是反過來改變自己的立場。“從技術上講,如果VR技術保持這樣的狀態,它將成為一種名不符實的噱頭。”而如果能讓技術成為身體的一部分,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像自然眼睛一樣佩戴,那麼“它存在巨大的潛力。”

此外,他承認某些領域能夠用VR的優勢盈利,但也有很多“沒用”的東西:“有了VR,我可以躺在沙發上,穿著睡衣很輕鬆自由地體驗歌劇。但是看歌劇除了著裝規則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分類和規則,VR在歌劇方面的投資是對精力和金錢的一種浪費。”

而最近成為風口的區塊鏈,馬丁·霍齊克覺得非常有趣,尤其是對於龐大的藝術裝置而言。“藝術市場很龐大,一些作品需要大量資金才能創作出來,區塊鏈結構在建立一種新的共享投資形式的文化時,出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概念。”當然,雖然由於納稅問題,它會造成不公平的現象,但是也為全球經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談到十年後,馬丁·霍齊克清楚彼時自己已經六十歲,個人世界不會改變很多,但放眼整個世界的話,“全球經濟的將被深刻地烙印在中國,為其他國家帶來不小的挑戰。”此外,從社會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倫理道德、對公平和對人類的理解,都將比今天得到更多的認可。”

“我們能否正確行事,決定權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馬丁·霍齊克最後說道。

科技藝術40年——從林茨到深圳

展期:2019年11月2日-2020年2月16日

地點: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一樓主展館

(深圳市南山區望海路1187號)

參展藝術家

Nelo Akamatsu、Refik Anadol、AnotherFarm& Sputniko!、陳抱陽、Kate Crawford、鄧碧文、Akinori Goto、Ai Hasegawa、何曉冬、蔣竹韻、Vladan Joler、Bjørn Karmann、Toby Kiers、Tore Knudsen、劉娃、龍星如、Isaac Monte、onformative、邱思遙、邱志傑、Quadrature、Davide Quayola、Anna Ridler、Mariano Sardon、Mariano Sigman、Universal Everything、吳珏輝、夏語冰

策展人

邱志傑、馬丁·霍齊克(Martin Honzik)

策展團隊

魏穎、克里斯特·鮑爾(Christl Baur)

專案總監

鄧碧文

關於設計互聯

設計互聯是招商蛇口旗下首個藝術設計主題的綜合運營機構,也是世界領先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 V&A 在中國參與創辦的唯一一座設計主題的文化機構。設計互聯作為大型設計創新聚合力平臺,致力於為公眾呈現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設計互聯自 2017 年開幕以來,曾推出過數字藝術體驗展《數字之維》、V&A 館藏精華展《設計的價值》、新工藝百物展《造物新世代》等大型展覽,並以《設計的價值——活的傳統》特展參與 2019 蘇州國際設計周。特設教育平臺“設計互聯學院”,倡導“與社會共設計”的教育理念,以及“動手設計、獨立創造、互聯參與”的設計精神。

關於中央美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唯一一所高等美術學校。學院致力於建設造型、設計、建築、人文等學科群相互支撐、相互影響的現代形態美術教育學科結構,在構建新世紀中國特色的美術教育體系中發揮引領作用,以鮮明的中國特色、高水平的教學品質和研究成果, 贏得國際美術教育界的高度讚譽,成為中國高等美術教育領域具有代表性、引領性和示範性的美術院校, 並在國際一流的美術院校中享有重要地位。

關於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

藝術、技術、社會——自 1979 年以來,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ArsElectronica)一直致力於探尋這三者的連結、交集及因果。林茨電子藝術節是一個位於林茨市的文化、教育和研究機構,下設多個部門,包括:電子藝術節(the Ars Electronica Festival)、電子藝術大獎(the Prix Ars Electronica)、電子藝術中心(Ars ElectronicaCenter)、對外展覽部(Ars Electronica EXPORT)、未來實驗室(Ars Electronica Futurelab)和定製方案部(Ars ElectronicaSolutions)。這些部門互策互勵,形成了一個創造性的反饋意見迴圈系統,將焦點投注於未來,關注藝術、技術和社會領域交匯地帶。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在“技術-文化”方面涉足之廣,在全球範圍內可謂獨樹一幟。 (ars.electronica.art)

關於中洲未來實驗室

中洲未來實驗室 C Future Lab 是中洲旗下致力於探索未來城市形態、專注於研究未來城市生活與城市空間公共關係的創新平臺。中洲未來實驗室匯聚了一批來自加拿大、美國、日本、南韓、法國、瑞典、澳洲、中國等世界各地,在科技、藝術、設計、自然、創意等領域中擁有先鋒視野的優秀團隊與個人,共同探索未來城市的發展。

關於絲路視覺

絲路視覺作為國家動漫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立足於視覺科技與應用行業,專注於 ComputerGraphics(計算機圖形影象,以下簡稱“CG”)應用領域。以創意為核心、市場需求為導向,主要利用 CG技術進行視覺設計和創作,將 CG 技術與藝術相結合,依託長期積累的技術實力和前瞻性的創意設計能力,為建築、設計、展館、廣告、動漫、影視、文體娛樂活動等行業的客戶提供涵蓋 CG 靜態、CG 動態、CG 視覺場景業務的數字視覺綜合服務。

指導單位

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

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辦事處

主辦

聯合主辦

協辦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

中央美術學院高精尖視覺藝術創新中心資料藝術與人工智慧實驗室

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

視覺支援

支援單位

特約科普平臺

票務合作平臺

二次元合作平臺

合作媒體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盤點“雙十一”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