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前言:繼雲計算廠商推出雲計算、雲端儲存、雲網絡、雲PaaS等各種服務化產品後,傳統IT裝置必將被雲全面取代的聲音此起彼伏。然而,全球的IT廠商也沒閒著,向雲而生,不斷的革新業務方向,拿出來的是更貼合政府和企業客戶需求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終將被取代”的預言被擊破的碎了一地。

政企業務上雲對資料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非常嚴苛,那些“命脈資料”是否放在雲裡霧裡這些尚不“穩定”的架構中,是每個CIO每晚頭痛失眠苦思冥想的問題。此時,主流IT廠商都在不約而同構建叢集和雲原生能力,緊緊抓住高價值資料“可靠性”這個核心訴求,不斷創新結出碩果。這種戰略錨點可謂“穩、準、狠”,果斷抽離在網際網路賽道上的糾纏,積極引入敏態創新業務,既滿足關鍵業務的結構化資料要求,也滿足創新業務的海量高價值資料需求,在雙模融合驅動下儲存產業發展獲得了亮眼的新動能。

高價值資料對可靠性和可預測性的要求, 為主流IT廠商預留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戰略優勢

調研機構Qualix Group曾有一組數字說明不同行業關鍵業務中斷帶來的金錢損失:業務宕機1分鐘,平均會使運輸業損失15萬美元,銀行業損失27萬美元,通訊業損失35萬美元,製造業損失42萬美元,證券業損失45萬美元……從直接經濟效益的角度解釋了關鍵業務平臺對於穩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之高。

911事件發生後,金融機構密集聚集的世貿雙子塔大廈,伴隨建築物倒塌、IT硬體裝置損毀,大量資料化為烏有。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早在1993年就制訂了嚴謹可行可信的業務連續性計劃(BCP),災難發生後,德意志銀行調動4000多名員工及全球分行的資源,短時間內在距離紐約30公里的地方恢復資料恢復業務執行,得到客戶和行業的好評。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25層辦公場所全毀,3000多員工被迫緊急疏散的情況下,半小時內就在災備中心建立了第二辦公室,第二天就恢復全部業務,一時成為行業典範。與之相反,紐約銀行(Bank of New York)在資料中心全毀,通訊線路中斷後,缺乏災備系統和有力的應急業務恢復計劃,在一個月後不得不關閉一些分支機構,數月後不得不破產清盤。很多企業早在大資料資訊時代來臨之前,就已經意識到高價值資料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並著手進行資料災難備份,以及加強業務連續性系統建設。但是,直到2001年911事件發生之後,金融行業的慘痛教訓才普遍性教育了企業重視高價值資料災備問題,並投入大量財力保證業務連續性。

業務宕機將給企業帶來嚴重經濟損失,涉及的關鍵系統有很多,包括:銀行業的COREBanking系統、通訊業的BOSS系統、製造業的MES和ERP系統、證劵行業的STEP報文和賬戶系統、運輸業的物流管理系統、鐵路的客票和指揮排程系統、醫療機構的HIS系統等,這些系統承載著行業關鍵業務和資料,以及企業全部的現金流資訊和資料,一般被稱為企業的穩態系統。這類系統業務成熟,行業規範標準,業務對IT系統的需求非常明確,企業建設穩態系統時最專注的就是高可靠性和可預測性。

穩態業務要求企業儲存具有絕對的高可靠、高可用、高效能和資料安全。企業儲存在資料中心處於關鍵地位,是IT產業利潤最為豐厚的市場,全球每年的市場空間穩定在接近400多億美金,僅國內市場每年就達到50多億美金,而且隨著企業資訊化的深入,中國市場空間依然保持著每年兩位數的增長。

過去5年,新型應用場景不斷湧現(大資料,AI/HPDA,物聯網,邊緣計算等),這些場景產生了海量的非結構化資料,大量企業採用雙模的建設模式,從穩態的結構化資料到敏態的海量非結構化資料,均產生了大量的高價值資料的儲存需求,儲存產業市場空間在不斷擴大。

近些年來,網際網路帶來的數字化浪潮正衝擊著全球的每一家企業。在轉型過程中,企業客戶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和預算,既能夠規避各種IT風險,滿足現有業務穩定運營的需要,又能夠創新求進,幫助企業博取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大量企業客戶採用了雙模IT的治理方法,將自身業務分成穩態和敏態兩大類場景,採用不同的應用開發方法,不同的供應商選擇策略,不同的組織和人才策略,不同的財務決策。近兩年企業客戶逐步加大在大資料,AI/HPDA,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敏態業務方面的投入,加速數字化轉型,比如:企業在AI場景的儲存需求2021年將達到幾十億美金,在HPDA場景的儲存需求21年將接近二十億美金,在大資料場景的儲存和物聯網場景的資料分析需求21年將接近幾百元億美金規模。敏態業務資料量大,需求規模在業務建設初始階段不確定,一般在底層儲存採用分散式橫向擴充套件技術,採用雲的模式(私有云或公有云)追求敏捷性,據IDC統計預測,2021年高價值敏態業務帶來的非結構化資料儲存需求,將為企業儲存廠商創造近百億美金市場。

“雲上雲下”不應該是個是非題,

需求驅動下儲存技術融合與產品融合為IT廠商的長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路徑

面向企業資料中心的儲存產品和方案,與面向公有云的儲存產品和方案,受客戶高價值資料儲存需求的驅動,開始進行技術融合與產品融合,都屬於同一個儲存產業

今年9月份,特斯拉由於資料中心服務移動應用的系統出現故障,導致了APP服務和API服務長達數小時的嚴重宕機,大量車主被鎖在車外(特斯拉車主日常習慣用APP開鎖,因此基本不帶鑰匙,這曾被認為是改善客戶使用習慣的創新之舉),不得不呼叫救援,這一事件導致特斯拉股價當天跳水10.4%,市值蒸發409億美金,摺合每分鐘3億多美金,堪稱史上最貴宕機事件。

企業客戶意識到,敏態業務資料對企業也一樣至關重要,風險控制不慎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無論是穩態還是敏態系統,企業都面臨著:資料安全方面的挑戰,業務合規性的挑戰,業務連續性的挑戰,管理、成本和效率的挑戰。資料的價值決定了系統對高可靠、高效能、低時延在技術有同等的需求,從技術上很難將穩態和敏態完全割裂開,各自單獨進行管理建設,而是應該在技術上率先進行融合,無論是部署在資料中心的儲存系統,還是使用公有云儲存,本質都是要滿足業務的使用需求。

順應客戶的需求變化,領先的企業儲存廠商EMC、NetApp、Pure、Nutanix均在過去幾年與公有云廠商合作,將企業儲存產品部署到公有云環境裡,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為客戶的敏態和穩態業務提供融合一致的可靠性和業務連續性管理,可以說企業儲存廠商聚焦高業務價值資料場景,抓住穩態與敏態業務在資料儲存技術上融合的趨勢,率先實現了產品的融合。

隨著企業使用公有云服務比例越來越大,雲服務的業務連續性也逐漸被企業關注,2017年2月28號,號稱亞馬遜AWS最穩定的雲端儲存服務S3出現“超高錯誤率”的宕機事件。由於S3負責儲存檔案,為AWS體系中的核心組成部分,這導致依賴於S3儲存服務的其他AWS服務,包括控制檯、Amazon彈性計算雲(簡稱EC2)、Amazon彈性塊儲存(簡稱EBS)分以及AWS Lambda均受到影響。為了修復這個錯誤,亞馬遜不得不重啟整個系統,最終導致了震驚全球的Amazon S3宕機4個小時事件,宕機事件影響了包括奈飛、Apple App Store & icloud、Airbnb、Expedia、Quora、Nasdaq等著名公司的核心業務,號稱半個網際網路陷入了癱瘓。

公有云服務廠商同樣意識到,要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需要向企業提供穩態業務的可靠性支撐;因此,一方面將自己的技術棧以不同的混合雲形式部署到企業資料中心,讓企業能夠線上下使用雲服務處理穩態資料;另一方面花費數十億美金收購企業儲存廠商,補齊自身儲存的可靠性、永續性和可用性短板,更好支撐企業將穩態業務轉移到雲平臺上。

無論是企業儲存廠商還是雲服務廠商,都從屬於一個儲存產業,雲上雲下,不應該是個是非題,需求驅動下,圍繞技術和產品的融合,向服務企業穩態和敏態全業務場景這一共同方向演進。

IT廠商創新求變,

不約而同構建叢集和雲原生能力,靠實力開啟機會窗,創造了另外一種可能

滿足全場景(核心生產應用、網際網路應用、大資料、AI應用),多融合(技術融合:企業儲存的高可靠、高效能能力和公有云儲存的分散式能力;產品融合,包含商業模式融合),線上/線下多種部署方式的資料底座將是未來數字世界的基石。

為了幫助企業客戶應對技術挑戰,IT廠商一方面加大儲存平臺的智慧化水平,降低資源管理成本,提升儲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主動擁抱公有云服務,提供多種技術方式,橫向打通兩類不同技術平臺的儲存底座,讓資料高效水平流動。為了連通雙模場景資料儲存,過去兩年IT廠商投資和產品釋出異常活躍。HP、EMC均利用AI/ML技術,提升裝置的自動化運維水平,減輕資料中心的運維壓力。NetApp和Nutanix都在今年在儲存層面釋出了新的資料訪問功能,支援穩態敏態應用同時使用檔案、物件多種協議的訪問方式來讀寫同一套資料副本,提升應用資料處理效率,降低建設成本。以儲存軟體能力著稱的Pure和NetApp,在今年均強化了各自的統一資料管理能力。透過將產品能力從穩態業務延伸至敏態業務,形成統一的資料訪問入口,確保各種業務型別資料,在一套企業熟悉的管理框架下,完成可靠性、可用性、安全、合規等管理功能。

除了加大產品功能推陳出新,向雲演進,企業儲存廠商還紛紛在雲原生領域展開大筆收購行動,Pure和Veeam在今年均花費數億美金收購容器儲存技術廠商,Nutanix、NetApp去年同樣斥資數億美金收購容器技術廠商,IBM和Dell透過紅帽和VMware獲得領先的容器平臺技術,可以發現,主流IT廠商透過這兩年的各種投資收購,基本完成了在雲原生關鍵場景的佈局。

國內企業裡,華為也在緊跟產業趨勢,在維持高階儲存可靠性的同時,融合其公有云儲存的分散式能力和企業儲存的高可靠、高效能能力,選擇了一條正確的技術演進路線。過去幾年,華為連續推出面向全球私有云、網際網路應用、大資料、AI應用的分散式塊儲存、物件儲存、檔案儲存、大資料儲存,滿足了客戶對網際網路應用、大資料、AI應用高可靠、混合負載高效能、高效分級海量資料管理的演進訴求。

展望雙模IT的未來發展,企業客戶的核心生產應用、網際網路應用、大資料、AI應用將長期並存,能夠滿足客戶全場景解決方案的廠商才能贏得市場和客戶的青睞。網際網路、大資料、AI應用對於IT的訴求和現有核心應用的訴求不是完全割裂的,高可靠、容災已經逐漸成為所有應用的基本特徵。網際網路、大資料場景下發展起來的大規模分散式IT能力也在悄悄影響核心生產應用IT,儲存廠商都在不約而同構建叢集和雲原生能力,靠實力開啟機會窗,創造了另外一種可能,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更有希望脫穎而出的,一定是能夠滿足多種應用訴求、提供多種現有技術能力融合產品的IT廠商。

18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亞馬遜世界首臺無人駕駛出租車 室內像《星際穿越》超強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