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讓每個國家,每個企業之間都有了更深的聯絡,隨著華為正式投入5G研究併成功拿到5G 專利之後就引來了美國的“嫉妒”,美國更是因此將華為列入了美國的實體黑名單中,不僅制裁華為還要求與華為合作的企業中斷合作,在這樣的“騷操作”下,有的斷供華為的供應商卻為自己接下來的行為種下了惡果,華為的實力也漸漸顯現,這些供應商也在最後嚐到了惡果併為此瀕臨倒閉,只能靠出手新建設的工廠來緩解危機。
本期話題:“斷供”華為卻“惹禍上身”,現在工廠面臨倒閉,結局令人尷尬!
美國變本加厲的實施各種措施來制裁,為了遏制華為5G 的發展,美國不僅將華為加入了實體黑名單中,還各種“呼籲”一些企業不與華為合作,讓那些已經和華為合作的企業斷供華為,然後一起制裁華為。然而華為卻並沒有因此而倒下,反而是越挫越勇,不會因為這點困難就倒下,華為的實力也在逐漸增強並顯現出來,華為在李嘉誠的幫助下更是拿到了在英國市場中的大部分的電信股份,並憑藉著自己的實力與歐洲的許多地區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簽訂了合作,這就讓許多原本和華為中斷合作的企業紛紛跑來“求和”。美國單方面的制裁華為,各種聲勢浩大的“中傷”華為的舉措卻讓華為因此聲勢名播世界,對華為的實體黑名單也漸漸解除。
在這次的制裁中,那些聯名起來抵制華為,並且中斷與華為合作的企業卻受到了重創,美國鎂光科技公司在斷供華為之後,也在一個月之內虧損了兩億多美元,這些都讓不少人看到了一個笑話。更有甚者,斷供華為之後工廠都瀕臨倒閉了,只好出手新建設但是還沒有投入生產的新的工廠來緩解危機。
這個企業就是偉創力公司,偉創力公司在全世界非常有名,與富士康這樣的優秀代工加工廠地實力相比更是不相上下,就在美國單方面宣佈制裁華為的時候,國內的偉創力代加工公司就“積極響應”,也在第一時間就站出來宣佈停止對華為的生產,隨後也終止了與華為的合作,偉創力更是將後面的訂單退回了華為,害得華為損失了一筆不小的數目。富士康也站出來支援對華為的制裁,他們都讓華為損失了不少。偉創力和富士康的囂張態度的背後是覺得自己即使不做華為的單子,也依然會有其他的單子找來,沒有華為,他們照樣可以好好的。然後事實上,他們卻錯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華為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也沒有去過多糾結退貨和違約上,只是將合作找向了比亞迪,在必須要保證自己的手機產量不受影響的同時還要將損失降到最低。而比亞迪也拿出自己的合作熱情,加班加點地為華為進行生產,保證了華為的手機產量,將損失降到了最低,比亞迪和華為的合作一時間相輔相成。比亞迪在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不僅積極對待華為的單子,還讓全體員工都進入了“備戰”狀態,這樣的合作一定會是互贏共贏的。
華為的手機生產和銷售在正常進行,而偉創力卻沒有了一開始的那種囂張態度了。偉創力以為斷貨了華為,就會有其他的訂單找來,事實上,在斷貨後就沒有新的單子進來了,這跟他們一開始想的不一樣了,偉創力更是在完成六月份國內訂單後就陷入了困境,沒有單子可接的偉創力實在是支撐不下去,這種情況也一直持續到現在,員工提前放假,離職的離職,跳槽的跳槽,那個天天加班到深夜的偉創力如今卻早早關了燈,廠裡更是靜的毫無人氣。
員工的離開讓偉創力也出現了新的危機,之前與華為長期合作時候的偉創力就已經在建設第二個工廠,在與華為停止了合作之後之後,偉創力已經沒有資金繼續建設第二個工廠了,隨著偉創力新的經濟危機的爆發,偉創力不得不出手還在建設中的第二工廠來緩解危機。戲劇的是,購買偉創力新工廠的正是比亞迪公司。
跟著一起中斷與華為合作的富士康的現狀也好不到哪裡去,現在的富士康也是虧損的狀態,只是曾經和富士康實力不相上下的偉創力則更慘。
隨著國內比亞迪的崛起,以及華為也在為自己的生產線在準備中了,那些外資臺資的競爭對手也會越來越多,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向著合作互贏的方向去發展自己,就要虛心與其他企業合作,而不是盲目自大。也給現在的企業講述了一些道理,要向前看,不能目光狹隘,經濟全球化已經在深刻影響著每一個行業和我們的生活了,是現在最重要的發展局勢,就要在認清形勢的情況下發展自己,發展企業。
作為手機行業巨頭的華為,儘管在進軍世界市場的路上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但是都不氣餒,而是及時打起精神來準備下一個計劃,華為一方面也在不斷的展示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尋找更多的合作,為華為進軍世界市場做更多的準備。5G技術的領先是華為的最大的成績,在保持這個成績的時候更是謙虛低頭前進著,在面對單方面壟斷的時候,華為的積極的心態更是許多企業所需要學習的。
好的態度和良好的處理方式會讓事情更加的成功,相反,對於那些驕傲到看不清形勢的企業來說,這也是致命的,既然做出了一個決定就要有面對後果的勇氣。
在這樣的兩個巨頭代加工廠的事件中我們就可以明白,經濟全球化是現在的發展局勢,要允許那些比自己優秀的企業的存在,要虛心接受和合作,不盲目自大,只有加強合作才能讓自己更好的發展,更不要去聽信一些人的話語,要有自己的判斷,然後在關鍵時刻做出關鍵的選擇,才是最好的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