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嘀嘀,支付寶到賬100元’

這應該是當下我們在消費結算時最常聽到的三句話。

但是如此方便的二維碼也會在付款的時候引發糾結。

趕上店鋪客流量大的時候,原本應該快捷迅速的掃碼支付反而因此排起了長隊。

近期,央行公佈萬字《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對二維碼支付追求‘互聯互通’作出頂層設計: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

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就是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這意味著央行計劃不久之後推出“一碼通用”,也就是說,以後消費者利用手機線上支付,再不用受付款工具的捆綁,無論你使用何種付款方式都可以使用同一個二維碼。

我們現在能夠了解到的這一舉措如果成行可能的影響是:

對於日常消費者支付肯定變得更加方便了。

現在市場上的支付手段有很多,包括二維碼支付、人臉識別等等。

但其本質上都與POS刷卡機一樣,僅僅是一個支付工具。

舉個例子,在沒有銀聯之前,每家銀行以工農商建為首,都有自己的POS機標準,你用這樣的我用那樣的,顧客錢包裡都得裝著一疊銀行卡,市場非常混亂。

銀聯出面統一了標準,才讓“一個POS機通刷所有銀行卡”成為可能。既然POS機可以互聯互通,央行要求同樣是支付工具的二維碼互聯互通也是可以努力的事情。

在國外,‘賬戶機構-清算組織-收單機構-商家’這種四方模式是一套標準模式.

有的人說央行新推的這項設計是在剝奪騰訊和阿里辛苦打下來的移動支付市場,這種“與民爭利”,“公私合營”的言論其實聽一聽就可以了。與其出臺這種發展規劃只是為了取得些看得見的利益,背後應該有更多的價值才是。

比如對人民幣的國際化促進。

國際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被世界認可,願意在交易時結算使用。

一套統一的“網聯支付”二維碼,配合網聯清算、外匯實時結算,非常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應用、人民幣清算國際化的實現。

中國人在境外買買買,如果說到使用方便,大家當然更願意用人民幣直接結算,海外購市場會越來越大,外國人中國購也會慢慢開啟和流行。

現在在國外旅遊已經偶爾能看到外國商戶在店鋪裡擺好了微信和支付寶的二維碼掃碼紙,但是依然有更多的人對此持懷疑態度,就像支付寶剛在國內推出的早期情況一樣。

對支付平臺的影響:對騰訊的影響可能更大

如果真的變成了互聯互通模式,相比於阿里,騰訊受到的壓力會更大。

我們這麼想,現在是誰在使用支付工具?其實就是消費者和商家。

那麼在消費者使用者一方思考,

支付寶使用者忠誠度高,用支付寶的大多會對比微信,會覺得這才是專業支付和管錢的。而且支付寶早就佈局了刷臉,和二維碼比起來簡直是層級打擊,統一之後,哪怕和微信支付競爭使用者的優勢下降了,也丟不了網購市場,所以對支付寶更稱不上說毀滅性打擊。

而在商家一側,兩者的差距會更明顯一些。

在服務商家的能力上,相比於阿里的服務,騰訊的服務要遜色一些。

這個也很容易理解:阿里聯絡商家的地推工作是自己來做的,而騰訊聯絡商家是交給服務商第三方來做的,自己來和交給別人肯定就不一樣。

一旦和服務商的利益分配不均便容易倒戈相向,然後服務商攜商戶轉向其他收單機構。

阿里在誕生之初,就著手在商家側佈局,有一支成規模的地推隊伍。騰訊的商家推廣一直依賴地區服務商。

就是說,如果二維碼支付沒有互聯互通,那我騰訊來規定你用哪個怎麼用。

總結一下這次的話題:

1.二維碼的互聯互通,央行釋出這一《發展規劃》目前仍是擬定,如果能夠成行,對消費者來講是很大的便利。

3.二維碼互聯互通之所以在銀行之間“通行”比較簡單,是因為銀行之間業務頻次低,而微信和支付寶使用實在是太頻繁和廣泛,相信不久之後會有更加清晰具體的思路展現出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永無休止的社交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