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期的網際網路巨頭們似乎都有一口氣想要發洩,因為一篇社群團購的日報文章中,猛錘了巨頭們一下。但隨著阿里和京東那邊剛剛停下,騰訊,鳳凰和百度這邊又起波瀾,或許泥菩薩尚有三分火氣吧!
沒想到一篇指出華為VR產品疑似停產的文章,竟然一波三折,不斷出現反轉,可能在暗中較勁,究竟誰才是偽科技,這讓不少吃瓜群眾感到好奇。
疑似引起熱議的華為VR產品停產
根據12月27日,一條來自華為供應鏈有關人士爆料的訊息顯示,華為公司從去年9月起推出的VR Glass系列產品,於今年10月為止,總共的出貨量竟然才不到30萬套。
由於出貨量遠遠不能達到預期,加上部分產品需要進口,且晶片上面出現的美國禁令,因考慮製造成本高而利潤低等問題,所以VR Glass系列產品已被華為停產。
華為VR Glass的產品
有網友指出,華為VR Glass機身厚度為26.6mm,佩帶部分的質量為166克,畫素密度為1058PPI,Fast LCD解析度為3200*1600。由於該VR並非一體機,需要手機或電腦的配合使用才行,相當於給消費者增加了體驗門檻。
據悉文章中提到,華為該款產品出廠價高達2999元,跟終端的售價持平,導致供應商賣一臺虧一臺,無法彌補渠道費用的損失。
有相關專家透露,雖然華為號稱VR Glass內建有3萬小時的高畫質內容,但仍然難以加強消費者對其VR的真實體驗,最終缺乏使用者的粘性。加之華為不同於HTC VIVE等品牌,將精力和資金用於建設豐富的VR平臺和飲用生態,導致VR Glass無法轉化成華為手機粉絲的消費品。
究竟誰才是偽科技?
華為與網際網路巨頭的較勁
在官方闢謠中,顯露軟弱
因為針對VR Glas產品的文章越來越多,華為VR/AR的產品總裁李騰躍就此作出回覆,表示針對VR眼鏡屬於謠言,華為VR將在明年釋出新款6DOF VR GLASS的套裝。未來VR和AR產品會融入5G與AI技術,以此來提高使用者體驗。
最主要是後面這段話!銷量未達預期,商家可以適時止損,在急流勇退中屬於明智之舉。也就是說,如果發生出貨量未達預期,仍有可能急流勇退?不知道與理解是否存在偏差,這段話出自權威機構,那麼中間的寓意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資料極有可能是合理的
釋出謠言的媒體號,在情節嚴重下會遭遇封號處理,甚至會違反《刑法》中的部分規定,可以參考《刑法》第221條,《刑法》第243條,《刑法》第264條和《刑法》第291條。
那麼問題來了,事發至今已近一天時間,雙方撰稿人傾盡筆力,唇槍舌戰不可開交,而官方似乎並沒有阻攔的意思。作為網際網路巨頭的百度,騰訊和鳳凰等平臺,都沒有進行任何的反應,似乎整件事也被隨之擺上了桌面,當事雙方都將面臨一道不可迴避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