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為了增加阿里雲與行業之間的互動,引入行業頂尖專家參與到阿里雲交通科技研究與應用的共建工作中,近日,阿里巴巴數智交通研究院成立。

阿里巴巴數智交通研究院的發展以全域交通為核心,涵蓋區域綜合交通、城市交通、公路、水路、民航等5大細分領域。阿里雲還公佈了第一批入駐的行業頂級專家學者名單。

第26位閃客:李興華 (同濟大學中國交通研究院院長)

關鍵詞:交通強國、智慧交通、市場挑戰、行業期待

共2732字,2段影片

Q1:智慧交通的發展應關注哪些方向?

李興華:智慧交通既是行業又是產業,從廣義的角度,產業的內涵非常大,很難把它全部表達出來,總結幾個非常重要的點:

一方面是硬體類,比如裝備的研發、製造和生產,還有銷售,並且要投入到工程裡面,這裡有很多與通訊、汽車有關,也與高速公路、公路執行服務有關,再加上港口、航空領域有關的機械裝備。

另外是軟體類,很多軟體工具平臺,還有與5G、導航定位有關的,催生出大量的應用系統,包括進一步的外延和延伸,這也是非常大的一個領域。

還有一點是,面向交通行業諸多功能的實現,圍繞客運、貨運、城市、城鄉的需要,支援邊遠地區、欠發達地區的需要,針對這些應用領域形成服務類產品系統,也非常重要。

所以總體上主要的產業是聚焦於有關的硬體裝置+軟體,以及相關聯的控制系統,我們有廣泛的應用,多種場景和服務,這些是主要的板塊。

Q2:未來五年會有哪些挑戰?

李興華:因為傳統基建和傳統交通本身也面臨著很多問題,這是持續存在的老問題,也可以稱作深層次問題。

當新技術新科技融入、疊加以後,行業又迎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這也是一種規律,是技術和產業發展歷史走向上的一個規律。

主要的挑戰在於三個方面:

第一,一個好的設想和工具,如何可靠、有效地融入到傳統的產業和工程建設中。不是說5G很好,我們買過來用到交通上就一定能1+1大於2,未必。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所以我們要把它研究透,研究整個系統的內涵,讓功能最佳,能夠很可靠、很全面地釋放,這才是一個好的業態,實現迭代升級。

也就是說,核心在於技術本身的成熟和我們如何更好地應用到某個行業,尤其是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服務,本身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實踐。

第二,如何把交通的公共屬性和市場的需求、市場的動力有機地順利地組合起來,這也是有很多問題需要克服的。我們的交通是一種公共產品,不是完全市場化的。

比如一些政策的制定,一些審批和管理流程程式的進一步完善,特別是針對工程和技術的一些靈魂的東西,那就是有關的標準和規範,我們現在還在嘗試,有一些試驗性的(政策)在出臺,但是真正跟原來的管理能夠達到一樣水平的標準規範,目前來看還有很大差距。

第二,治理體系方面的挑戰。

可以用例項來解釋,比如一個地方想修一條高速公路,我們知道依據是什麼,透過哪個部門立項,誰投資,對這些基本上是輕車熟路的。對於新型智慧化的互動性的工程、專案,誰牽頭?資金如何籌集?責權利、輸入和輸出、利益分享、風險分擔,這些方面制度上還不太完善。如果沒有很好的前提條件,很多專案很難很快地進入到實施,要準備好這些生態,明確邊界條件,才能很好地開展工程。

大體上是這幾個領域的事情,行業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協調解決,更好地理順建設條件和環境。

Q3:怎麼看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的發展前景 ?

李興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既是交通行業的熱點,也是汽車產業關注的熱點,同時也是從經濟社會發展角度看更全域性性的一個熱點問題,非常重要。我們的定義叫交通運輸的自動化,這是未來的趨勢。

對此,國內外有個共識叫四化趨勢。自動化、新能源化(電動化)、共享化、網聯化,這是最核心的幾個趨勢,所以自動化是大勢所趨。聚焦於交通、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概念,從國際到國內,從學術界到產業界到公眾,大家都很關心,行業已經有很多理論和實踐的嘗試及探索。我的觀察是這樣的:

第一,我們先來分析人類的出行、貨物的運輸、資源的排程,目前的作業方式,存在非常致命的一些問題,比如效率低、能耗大,同時還有排放汙染,甚至影響到地球的平均溫度,這種模式本身是不可維繫的。所以,我們非常希望有一種顛覆性的技術替代傳統的交通運輸服務模式,這是一個基本的認識。

第二,我覺得非常重要,從效率和安全形度,包括空間使用的進一步最佳化和精細化來看,人類自身駕駛汽車,無論是客車還是貨車,我們的能力已經到了一定的天花板,很多事情解決不了,效率問題來了,安全問題也來了,甚至人類的生活質量都與這種交通方式有關。所以努力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化,到最後實現無人駕駛,這是客觀的需要。這種模式有很多優點和優勢,已經有很多研究和評估,定量的定性的都有。

第三,在全球競爭的態勢下,這方面的技術、研發、應用甚至專利、話語權,全球競爭非常火熱,中國在這個方面應該努力加速,要並跑,甚至在某些方面能夠領跑,這也是創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家有很多現實性的認識和焦慮,甚至是爭議。能不能實現?什麼時候實現?今天肯定沒有答案。但是需要多元的協同努力,漸進式地求同存異、取長補短,抓主要問題和主要矛盾,淡化次要矛盾,以大方向、大趨勢為指揮棒推進研發。

Q4:網際網路在智慧交通領域的發展前景、可持續性與期待?

李興華:網際網路、網際網路+、AI和AI+,是改變人類生存、生產、生活、生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新格局。“網際網路+”升級到了人工智慧時代,這方面可能創造的變化是我們非常期待的。以網際網路為主線的社會力量、企業,很活躍地參與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服務行業,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力量。

這些力量,背後的支柱在於資料科學、資料技術、資訊化,加上互聯互通,再到雲技術的應用,很多都能超越人力、人類智慧和思維的侷限。

從技術角度我相信:網際網路+、人工智慧能夠與傳統的交通建設和服務,包括管理都可以有機地融合,會大大加速交通現代化的程序。

最核心的概念是,中央確定的我國要建設交通強國,躍居世界前列,實現這樣的戰略目標,只靠傳統的交通行業、傳統的投資渠道、傳統的技術輸入是遠遠不夠的。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的加入,會加速實現我們的目標,高質量發展會實現得更早,這一點我們非常期待,也非常有信心。

期待同濟大學中國交通研究院與阿里雲數智交通研究院攜手塑造創新聯合體,做交通強國建設的實踐者和開拓者。

17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小米11最新售價確定,標準版價格親民,網友:幸福來得真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