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故事大多關於阿里起家的核心業務——電商,但阿里的故事卻不止於電商。從控股文化中國與華數傳媒,再到入主優酷土豆,大文娛一直在阿里內部處於C位。馬雲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阿里巴巴在未來只做兩個H,一個是Health(健康),另一個就是Happy(娛樂)。
提前佈局大文娛
其實阿里佈局娛樂產業已久。早在2012年,馬雲就有做阿里大文娛的打算,並表示娛樂是中國未來最生錢的領域,阿里要“followwherethemoneygoes”,提前佈局。
阿里早期主攻的是音樂,它用8000萬和4000萬美元收購了蝦米和天天動聽,在各地簽約藝人和版權,一度掌握了超過60%的中文歌曲獨家版權。2015年,阿里收購優酷土豆、入股國內第二大院線大地;2016年,阿里宣佈成立阿里大文娛板塊,整合阿里影業、優酷土豆、阿里音樂、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等多個業務,形成了娛樂航母群。
但是音樂和文學不可能成為振興大文娛的中堅力量。
在過去的2018年,整個大文娛虧掉了213億元,儘管如此馬雲從未改變過他對大文娛的支援,他表示“大文娛就是阿里富養的女兒”,多次喊話“阿里大文娛一天虧4600萬,虧十年都虧得起”。即便這條路無比的艱難,人錯了,那就換人;方法錯了,找方法;方向錯了,那就再走一遍。
阿里娛樂在阿里帝國中,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位置。和坐擁微信的騰訊相比,阿里的娛樂佈局還是稍遜一籌的,阿里離使用者並沒有那麼“近”。因此,通過大力佈局娛樂、文化,阿里可以更多地觸及使用者,這對阿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手段。並且,娛樂行業本身也是一個高成長的行業,現在都在進入娛樂行業佈局,因此阿里也必然不會放棄這塊陣地。
電商+娛樂=驚喜
轉機顯現在2019年,據19年阿里季度財報顯示,樊路遠接手後阿里巴巴大娛樂板塊,正在成為阿里繼電商業務、雲端計算之後,新的增長引擎。6月18日,阿里大文娛事業群精簡為優酷、阿里影業、大麥、互動娛樂(前身為阿里遊戲)四大板塊。
進入暑期,《長安十二時辰》深耕傳統文化;《這!就是街舞》引領青年潮流,加上沉澱觀眾眾多的《圓桌派》第四季和《一千零一夜》文化節目壓軸,在熱度、口碑、文化影響力上,優酷真正實現了“壓過愛奇藝一頭”。
從業務型別和產業結構來看,馬雲打造的娛樂帝國已是羽翼漸豐。事實上,無論是阿里金融、健康還是娛樂等板塊,都依託於其電商平臺,同時它們之間還可以互相結合。阿里和優酷土豆可以實現互相導流。比如,在優酷土豆上放映的一部都市劇,劇中出現的品牌就可以實時導流到天貓的同款商品,以此引導電商消費。反之,通過對淘寶、天貓平臺的使用者進行大資料分析,也可將結果反饋給優酷土豆,使其在內容和廣告播放上實現更精準匹配。
馬雲是個聰明的商人。他曾說,亞馬遜們是一個購物網站,人們知道要什麼買什麼;阿里巴巴則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買到的是驚喜和體驗,淘寶並不是“中國版的亞馬遜”。而今在視訊領域,馬雲已然看到,視訊網站的大勢將往付費方向發展。依託於阿里娛樂版圖,其模式並不會像亞馬遜那麼“簡單”。馬雲也許想帶給使用者更多“驚喜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