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對於朝九晚五的辦公室“打工人”而言,每天自己買菜做飯?那是不存在的。每天吃外賣?高油高鹽,太不健康。於是,很多“被迫”吃外賣的上班族都有“過勞肥”,不僅影響整體形象,更是讓身體負荷加重。如果,“打工人”每天在手機上買菜、買水果,第二天就有人送到家門口,回家就可以做飯,既方便又健康。其實,“網際網路賣菜”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了,它的“原名”叫社群團購,早在2016年就已經出現,但在當時,並沒有掀起多少水花。

不過,因為今年年初的“特殊事件”,社群團購徹底“翻紅”,生鮮電商們將果蔬、生活日用品等送到家門口,解決了人們的生活問題。而負責社群團購的團長也成了“高薪工作”,一個團長可以同時運營多個平臺,武漢的一個社群團購團長更是月入過萬。他表示,有一次最高峰的下單量,相當於搬運了一整個中等規模的超市。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們看到了“賣菜”的前景,紛紛進入社群團購中。

目前,滴滴、拼多多、美團、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已經入局,社群團購“爭奪戰”正式打響。巨頭們為了“搶客戶”,投入了數億的補貼砸錢,打價格戰,將菜品以低於成本的價格賣出去,想要以此擊垮其他競爭者,從而“稱霸”菜市場。

但是,你投我也投,巨頭們不斷“補貼”,消費者也趁機在各大平臺“薅羊毛:0.1元一瓶的汽水、0.99元/斤的西紅柿、1.99元/斤的雞蛋、2.99元/斤的雞胸肉……不僅如此,還“0元起送、0元配送”,菜販子和外賣平臺聽到都要“哭了”!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賣菜,看似是“胸無大志”,還沒什麼利潤,但從長遠來看,卻有著很大的前景。

目前,我國的生鮮零售市場規模高達5萬億,菜品佔比為70%。而一日三餐是剛需的食用需求,如此高的粘性度,勢必能帶來巨大的流量入口。

巨頭們先是用各種補貼壓低價格,讓消費者嚐到甜頭,時間長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一旦養成,就會形成依賴性消費。各大平臺不斷加碼補貼,爭搶市場份額,最終笑到最後的也只有少數幾家。這時候,“贏家”們再打造和買菜相關的生態鏈,延伸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一旦巨頭們壟斷了賣菜的供應鏈,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抬高菜品價格。到時候,“薅羊毛”的消費者們可就薅到了自己身上,大家都要為高價菜買單。現在看,買菜似乎比菜市場更便宜了,實際上未來會越來越貴。

社群團購不是直接和農民對接的,而是和供應商建立聯絡。這樣一來,少了很多運營成本,同時也能利用平臺優勢,將價格壓到最低。

不過,農民和菜販子就苦了。因為供應商掌握渠道優勢、網際網路巨頭壓低價格,導致菜品利潤縮減,最後被壓榨的只有農民,而且農副產品的賣價恐怕會持續走低。

菜販子也深受“打擊”,社群團購進行得“如火如荼”,菜市場買菜的人明顯減少很多,而蔬菜雖然單價低,但是損耗非常高。農民是收入減少,菜販子可能職場生涯就此到頭。大家都知道,菜販子大多是年齡比較大、上有老下有小的底層勞動人民,賣菜要起早貪黑,賺的都是辛苦錢。這些人一旦失業,對他們的家庭、對社會,影響都是巨大的。

如此看來,也難怪最近網上都在說:網際網路巨頭“不講武德”,“搶”菜販子生意!生鮮市場確實潛力無窮,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去傾軋一些底層勞動人民,確實“勝之不武”。

7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採訪一個 10 歲的程式設計師,他在 30 萬開發者群裡教程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