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1. 平均壽命:世界第一位

日本人在歷史上不是長壽之國,在1947年日本女性平均壽命只有54歲(瑞典70歲),男性為50歲,60年裡日本婦女的壽命延長了32歲。在這一點上中國人也不差,從1949年平均壽命35歲到今天的74歲,整整延長了39歲。

2. 產業用機器人運轉檯數:世界第一位

60年代中期,日本、英國等國相繼引進產業機器人並開展了相應的研究工作。產業機器人的應用能提高生產率,改善勞動條件,把人從危險、惡劣等勞動環境下替換出來,因此各方面對它的需求量日益增長,而自動控制、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又為提高產業機器人的效能和降低成本創造了有利條件。據80年代初統計,世界產業機器人的臺數每年以30~40%的速率增長。第一代的示教再現型產業機器人開始普及,具有感覺(觸覺、視覺等)功能的第二代產業機器人也開始投入使用。第三代產業機器人──智慧機器人處於研究實驗階段,目前日本產業用機器人運轉檯數,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3. 國民總收入:世界第三位

日本各行從業人員收入差距相對較小,民航駕駛員收入是輕軌電車駕駛員的兩倍,而在中國,民航正駕駛月入過萬是最基本的,北京地區公交車司機月入2000元左右,相差五倍

  技術性工種的工人年入400萬~600萬日元之間,在日本國民總體收入平均水平線偏上一點。

4. 汽車出口量:世界第三位

日本汽車產品主要為乘用車。2013年乘用車產量為456.22萬輛,商用車產量81.32萬輛,大中型客車產量為0.9萬輛,2013年上半年,豐田蟬聯全球銷量冠軍寶座。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汽車企業大力推進國際化戰略,在北美、歐洲及其他地區就地設廠、開辦事業。以亞洲為例,日系車在東南亞地區有80%佔有率。透過承諾為較落後國家提供技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換取政策優惠,日系車在亞洲地區迅速擴張,高峰時期每年增長率在30%以上。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日系三巨頭的高階車代表,如今完全可以與傳統豪門一較高下。因此,隨著日本海外汽車產量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其國內產量下降的損失。

5. 日本人獲諾貝爾獎26名:世界第七位亞洲第一

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日語:日本人のノーベル賞受賞者),指獲獎時或獲獎前持有日本國籍的諾貝爾獎得主。迄2019年,已有27名日本人獲得了諾貝爾獎(包括2名美籍日裔諾貝爾獎獲得者)。除歐美諸國之外,日本是獲獎人數最多的國家。

迄2018年,日本七所舊帝國大學的畢業生或教職人員佔據了亞洲地區超半數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其中,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和名古屋大學誕生了日本乃至亞洲最多的諾貝爾獎得主。

6. 人口:世界第11位

日本人口總數量為1.27億(2016年)(世界第11名)。日本人口密度348.3人/平方公里(2016年)。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6.5/平方公里的7.5倍。 2013年8月29日,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總務省28日釋出根據住民基本臺賬統計的人口動態調查結果,截至2013年3月底日本人口總數為1.26億人,比2012年減少26.6萬人(0.21%),連續4年減少。

12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小米11樣樣強於友商,為什麼消費者還是選擇蘋果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