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子夜
線上教育頭部玩家贏得資本加持、快速擴張之時,另一位老玩家學霸君卻深陷危機。
12月27日晚,主打線上“1對1”模式的學霸君被傳出即將倒閉的訊息。無數教師失業、家長維權無果,而學霸君總部已經人去樓空,僅剩十幾名負責善後的工作人員。
這距離其上一次融資,僅過去了6個月。同時,另一家線上教育公司猿輔導也在12月完成了一筆3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雲鋒基金。
深陷危機的學霸君,並不是名不見經傳的玩家。
作為線上教育的第一批玩家,學霸君成立於2013年,從題庫類學習工具切入市場,在題庫領域也曾跑到頭部,而後進入線上1對1輔導賽道。2018年8月,學霸君1對1上線後,單月營收破億。
目前為止,學霸君平臺上的學生使用者超過500萬,遍佈全國300個城市。“爆雷”之前,學霸君也曾多次登上線上獨角獸榜單,被業界拿來與作業幫、猿輔導相比。
但轉型和求變之下,學霸君沒能迎來好結果。單一的線上1對1業務沒有讓其受到資本青睞,又將其推入難以挽回的虧損。
同時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學霸君的運營、產品問題相繼爆發,其預付學費、“培訓貸”模式也飽受質疑。
學霸君困境的背後,這些年線上教育領域經歷了多次洗牌,也曾遭遇資本冷遇。
2020年,疫情給許多玩家帶來機遇,同時也讓競爭更加激烈,玩家面臨更大的壓力。
在此過程中,每年都有無數玩家倒下,學霸君創始人張凱磊也是見證者,他曾說:“線上教育這一行踏進去每一釐米都是坑,關鍵是坑與坑之間還是不一樣的。”
最後,那個曾經在這塊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的學霸君,也成為了被老師、家長聲討的“坑”。
次日,學霸君北京酒仙橋總部便擠滿了要求退款的家長,但現場已經有大量工位空置,也並沒有見到相關高管出現。
儘管此前已有部分家長、教師曝出其各種問題,但學霸君一直維持正常運營。
今年雙十一、雙十二,學霸君打出了“一次囤課,一年不愁”的標語。由於優惠力度大,吸引了許多家長購買。直到現在,“年終衝刺、完美收官”的橫幅依然掛滿了學霸君的辦公室。
不少家長在促銷活動中購買了課程。一位家長在黑貓投訴上表示,“雙十二剛交的錢,一節課沒上(學霸君)就倒閉了。”
位於北京瀚海國際大廈的學霸君總部,圖源《財經天下》週刊
因為學霸君的“爆雷”,家長面臨著無課可上、退費難的問題。同時,全國大批教師被辭退,工資也可能無法追回。
此前曝出的學霸君內部檔案顯示,以供應商付款和銀行介面問題為由,教師11月和12月的薪水已經被延遲發放。
一位自稱“班主任陳老師”的備忘錄截圖顯示,學霸君將於1月1日官宣破產的訊息,公司其實早有預謀,只是隱藏了訊息,很多學生和授課老師並不知情。
該老師指責張凱磊“不講武德”,在無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直接辭退解散班主任老師,下令老師惡意拉黑家長。
不少教師擔憂,學霸君倒閉破產,所有人將拿不到工資。但張凱磊曾在某教育創業投資群中表示學霸君正在疏散絕大部分員工,並稱“我還沒失聯,在繼續努力。”
疏散的方式看似有明確的指向。
張凱磊曾在一個顯示為“問吧科技”的群聊天中發出通知稱,“合肥學管和辦公室由51talk接手,會支付12月工資和社保。”亦有媒體曝出,合肥銷售團隊由作業幫接手。
網傳聊天截圖
但之後51talk對此回覆稱“並不知情”,作業幫方面的相關負責人則向媒體表示,並不是全盤接手,而是學霸君員工求職,作業幫正常招聘。
張凱磊看似鎮定,但事件的發展態勢已經十分嚴峻。若是無人接盤,學霸君最終只能走向滅亡。
轉型線上1對1,走進死衚衕僅在幾年前,學霸君還是賽道里備受關注的明星玩家,可以與同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的作業幫、猿輔導相提並論。
學霸君早期從題庫類學習工具切入,透過“拍照搜題”服務獲得了大量客戶。2016年,搜題大戰結束,學霸君是勝利者,但這時它又陷入另一種危機。
當時,學習工具類企業遭遇集體困境——巨大流量下,收入卻極其微薄,不得不轉型成其他高營收的商業模式。
學霸君選擇轉向線上1對1。由於預收費模式、現金流較好、易規模化,當時許多資本押注1對1,這曾是一個備受資本青睞的市場。
2016年底,學霸君旗下“君君輔導”的產品形態,由線上人工答疑,轉變為線上1對1,隨後更名為“學霸君1對1”。但網校注重強銷售體系、運營體系,學霸君不具備相關基礎,也並沒有做好準備,種種因素導致了轉型的艱難。
後來張凱磊曾對媒體提到,其創業以來最痛苦的便是轉型的那段時期,“這種痛苦其實來自於自我懷疑。我會想,以前的業務也做得挺好的,現在的轉型是不是做得不對,是不是應該堅持自己最初的想法。”
轉型也許給學霸君帶來了想象空間,也帶來了增長,但新故事依然沒能說服資本。
近幾年,眼看著猿輔導和作業幫、VIPKID等線上教育頭部玩家進行著融資競賽,而學霸君的融資卻止步不前。
天眼查的融資資訊顯示,2013年8月,學霸君獲融翼資本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2014年3月,獲祥峰投資50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6月,獲啟明創投、摯信資本、好未來5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6年3月,獲得首泰金信的股權融資;2016年11月,獲得晟道投資的B+輪融資;2017年1月,獲遠翼投資、招商資本等C輪融資。
學霸君融資節奏幾乎保持著一年一次,但最後一筆融資停留在2017年初。
轉型之中又遭遇融資困境,而線上教育企業大多還無法盈利,這是一個極其需要資本支撐的賽道,學霸君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危險。
學霸君辦公室,圖源多知網
真格教育基金副總裁姜敏曾提到,一些1對1教育機構,可能因為融資上的壓力而倒閉。她認為,1對1模式的財務模型存在天然問題,如果無法保證現金流,當資本市場融資不順的時候,就會出現生存危機。
直到如今,1對1教育的模式能否成立依然具有爭議,其隱憂在於,嚴重依賴師資力量,而師資又會帶來巨大的授課成本。大多數費用要付給老師的情況下,除去營銷、運營成本,企業利潤十分有限。
原本嘗試“1對1”和“大班”雙線發展的猿輔導,從2017年開始陸續關停了初高中“1對1”業務。
目前,許多線上教育更願意推廣一對多模式,班課的毛利較高,更加有可能最終實現盈利。
資金鍊緊張,“培訓貸”模式受質疑種種跡象透露出,學霸君早已出現現金流問題。
在學霸君融資不暢的情況下,2018年9月,位元組跳動收購了學霸君的To B業務Ai學。
次年,線上教育機構又迎來最強監管。2019年11月,《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等相關政策的頒佈,涉及學習類APP從內容到准入門檻、再到收費標準以及學生隱私保護。新政策落地後,學習類App進校園難度大大增加。
同時,學霸君1對1的運營問題、產品問題相繼爆發。
2019年陸續有家長投訴學霸君違規誘導家長超長屯課、辦理貸款。
這一措施導致的問題在今年陸續爆發。2020年4月,多家媒體曝出,學霸君學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辦理了“培訓貸”,而且遭遇退費難的困境。
今年21世紀經濟研究院的評測也佐證了其產品問題,在校外培訓類線上1對1機構中,學霸君1對1被認為表現最差,存在聘用中小學教師、公佈教師資質資訊不完整、直播結束時間超過21:00、一次性收費超60課時等問題。
很多教育機構都採用預付學費的方式,不少“爆雷”的教育機構被質疑在虧損後,透過挪用學費繼續擴張,陷入“死迴圈”。
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也曾提到,“一收學費就收兩三年,線下已經規定不能超過三個月,但線上的還是收兩三年。已經有四五家線上教育機構入不敷出,拿不到後續投資而倒閉,給消費者造成不好的影響。”
截至12月28日,在新浪黑貓投訴App上共有2767條學霸君的投訴資訊,多為家長投訴,要求學霸君退費退課。不少家長表示停課退費後,還在還每個月1980元的貸款。
近年來線上教育賽道競爭白熱化,玩家們頻繁融資補充彈藥。比如猿輔導從2012年創立至今,幾乎每年都有新一輪融資,融資頻次高,金額大。
2019年暑假前夕,張凱磊曾對《中國企業家》回憶說:“參與這場競爭,至少需要10億美金”,而他選擇缺席這場燒錢大戰。
玩家們燒錢爭搶市場份額的同時,獲客成本也一度高漲。行業激烈的燒錢競爭,無疑讓學霸君的發展蒙上陰霾。
學霸君沒有資金儲備,無法參與正面戰鬥,但也曾想盡辦法降低獲客成本。
深入下沉市場是一種選擇,張凱磊曾對媒體提到,2018年,學霸君曾為此新招了1000多名銷售人員。但當時三四線城市對於線上教育平臺或工具的接受程度不高,這一市場並沒有給其帶來太多改變。
2020年,戰爭再次打響,獲客成本再次攀升,此前線上教育領域唯一盈利的公司跟誰學,也出現了虧損——2020年Q3淨虧損9億元。
相比眼下的虧損,對它們而言,更重要的是未來的命運,線上教育領域已經到了炮火最激烈的時候。而這一次,學霸君成為了炮灰。
走到如今,學霸君在市場中的存在感越來越低,等待它的結局無非是兩種,被收購,或是死亡,最終,有人願意接盤學霸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