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2020年對於小米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小米成立十週年,也是小米手機正式衝擊高階的第一年。
年初,小米10釋出。年底,又釋出了小米11。一年兩款新機,節奏中看到小米的迫切。作為高通驍龍888的全球首發新品,這無形中也為小米高階做了鄭重的背書。
11,888,數字的神奇魅力高不高階?先從這一代產品說起。
小米走到11代,趕上高通首個5奈米晶片驍龍888。驍龍這一代產品的命名,沒有延用自己傳統的數字,而是直接用了888,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廠商。在5G時代,中國廠商已經集體崛起,引領全球的手機創新方向。可以說,這是一個行業的風向標。
小米歷史上,這並不是第一次首發高通晶片手機,但這一次的意義在於5G開局的地位確立,驍龍888可以說是2021年手機效能的標杆,而小米搶先一個身位站在了標杆的位置上。
高通驍龍888作為最新一代旗艦移動平臺,有一堆彪悍的引數,通俗講就是效能更強、功耗更低、AI更牛。
超級大核首次採用全新劃時代的X1核心,是Android陣營首次真正意義上的超大核心設計,從設計之初就是極致效能的代表,而新一代A78則擁有目前最好的持續效能表現,兩者加持讓驍龍888的CPU整體效能提升25%,功耗降低25%。效能強、功耗低,意味著手機跑得更快,但是耗電更少。
在釋出會上,雷軍特別強調了驍龍888的AI優勢。說實話,智慧手機走到這一代,只比快不夠用了,AI才是趨勢。驍龍888採用第六代高通AI引擎,內建強勁的Hexagon 780融合AI加速器,整體AI算力高達26TOPS,上一代是15 TOPS,一對比就能看到AI算力的增長幅度。晶片層具備了更強勁的AI算力,這也讓小米手機可以帶給使用者更多創新的體驗,比如雷軍就提到手機已經進入“計算攝影”時代,拍照不僅靠硬體,更要靠AI演算法對圖片進行智慧處理來提升使用者的滿意度。
除了驍龍888首發,這一代產品最讓雷軍傲嬌的是螢幕:小米手機有史以來最貴柔性AMOLED屏, 6.81英寸四曲面2K超視網膜屏,畫素密度高達515ppi,配合120Hz高刷、前後雙感光8192級亮度調節、原色屏色準調校,創下專業顯示評測機構DisplayMate 13項新記錄,獲封A+評級。
一堆引數之後,懂懂從體驗上說幾個亮點。四曲面設計,採用小微曲形態,這使得手機看上去更輕薄、更時尚,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專門設計獨立感測器防誤觸,解決了當下曲面屏最大的痛點。採用最堅韌的康寧大猩猩玻璃Victus,抗摔、抗刮,這是對使用者最好的保護。120HZ高刷、四檔自適應,使用者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中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懂懂說這麼多是想表達一個觀點,看上去小米堆了一堆引數,實際上都轉化為使用者每一個體驗的細節,一切都是為了更高品質的體驗。
當然,這一代機器上,還有很多引數都是領跑全行業的。比如手機影像,小米自從上一代產品開創了1億畫素的先河之後,保持持續領先。到小米11,硬體與AI算力的完美配合,使得影像能力再一次突破,用雷軍的話說就是:“小米11不僅是一臺高階旗艦手機,還是一臺集超長焦、超廣角、長焦微距、超級夜景、智慧影片拍攝以及電影級調色濾鏡的專業相機。”
關於手機的更多細節懂懂就不在這裡一一展開,百聞不如一見,真心建議大家都去小米之家上手體驗一下。
死磕技術+死磕體驗十年,小米做到了很多別人看來不可能的事,但也非一帆風順。一路走來,無論是當初創業時小米一炮而紅,還是小米遇到低谷徘徊後觸底反彈,亦或是今年全力衝擊高階,背後都是四個字:死磕技術。其實從小米成立第一天起,雷軍就將之定位於一家技術為本的企業。
技術為本,並不容易。因為單點技術的突破並不難,難的是持續、系統性地投入,透過長期積累才能形成全面領先。
在持續不斷投入研發、定點攻破硬核技術的前提下,小米的研發也越來越成體系。這其中有兩個關鍵的節點:一是2019年2月,小米成立技術委員會,進一步強化技術立業,打造一流的技術團隊和文化,建立了研發的體制和人才梯隊,這是系統性的開始。二是小米實驗室全面覆蓋,目前小米實驗室已遍佈全球,僅小米科技園就擁有各類實驗室123間,其中手機實驗室90+間,涵蓋5G、射頻、天線、相機、顯示光學、音訊、可靠性等專業學科。
今天,小米已經有很多可以值得自豪的創新,比如過去的一年,小米所帶來的世界頂級120倍變焦、雙原生ISO等影像科技,領跑業界的量產120W有線秒充+50W無線秒充,UWB一指連、80W無線秒充、第三代屏下相機等重要技術進展都出自巨資打造的小米實驗室。
在懂懂看來,更值得小米傲嬌的是小米智慧工廠,這裡面除了貼片機,其它所有裝置都是小米自研或是小米投資的公司自研的。今天,不僅小米手機小米造,小米還具備了向行業輸入智慧製造的能力。把網際網路思維用到裝置領域,有望大幅度降低智慧製造硬體裝置等成本,這是小米帶給行業的最大的價值。
除了死磕技術,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死磕體驗。說得形象一些,技術好比引數,冷冰冰,不明覺厲,你很牛,但是似乎與我無關。而體驗則是使用者實實在在的感受,更有溫度,更能與使用者產生情感的聯絡。所有的技術,只有轉化為體驗才有價值。“體驗為上。”雷軍在釋出會上透露,小米今年整合了軟體與體驗部,這個部門惟一的KPI就是有效提升小米軟硬體的使用者體驗。說白了,就是讓所有的技術都變成使用者可感知的“溫度”。
比如小米11自帶心率監測功能,透過螢幕指紋就可以完成監測,這對使用者而言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再比如,WiFi+5G、多個WiFi網路之間的無縫切換,這使得使用者聯網體驗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小米十年,依然也還算是一家年輕的公司,特別是在這個科技巨頭林立的產業,小米十年死磕技術也還不能算是一家全面領先的公司。但在懂懂看來,從技術的角度出發,小米有幾個優勢:
第一是基因,小米從一開始就確立技術為本的定位,而且在這個行業沒有技術根本就走不遠。
第二是路徑,小米的做法往往都是以使用者體驗為先,在重點上逐一突破,慢慢再把技術串成線,最後形成網。
第三是生態,小米是最早佈局生態的手機廠商,投資了超過100家生態鏈企業,這些企業與小米會有技術共享,大家沒有必要重複造輪子,更有利於快速創新和技術積累,形成技術創新飛輪。
反常識?重新定義高階最後,還是要說一下小米心心念的高階。
小米這些年一直在嘗試上探,進入高階市場,在2020年雷軍顯然是加快了這個步伐。在懂懂看來,2020年也確實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
從內部來看,小米對產品力的偏執,多年持續提升的技術創新能力,這些已經可以在產品上得到體現。此外,2019年初,從戰略上將Redmi品牌剝離出獨立發展,Redmi發展非常好,以高性價為小米築起了防護牆,在中低端市場有著絕對的優勢。Redmi的基本盤穩定,讓小米品牌有了上探的空間。
從競爭來看,高階市場小米有兩大對手,一是華為,二是蘋果。華為因為美國製裁的原因存在一些不確定,而蘋果則在5G的節奏上有些落後。所以從外部競爭來看,今年也是小米的一個最佳時機點。
還有一點,就是行業的大趨勢。今年5G落地年,與5G相伴而來的則是IoT市場的全面鋪開。從4G到5G,本身就醞釀著格局之變,更何況因為IoT的啟動,競爭從單一產品向全生態的對抗過渡。小米在IoT上佈局早,今天無論是技術積累還是產品數量,都已經領先對手,手機X AIoT的乘數效應開始顯現,這也有利於幫助小米築造起一個很高的競爭壁壘。
小米衝擊高階開局也算順利,今年小米10系列市場表現很搶眼,長期位列各大電商5G旗艦銷量榜前列,被譽為“旗艦機守門員”;小米10 Pro榮膺DXOMARK影音雙冠,並以出眾的外放音質霸榜320天,至今無人超越;小米10至尊紀念版在DXOMARK的相機評測中以創紀錄的成績樹立頂級旗艦新標準。不論是銷量還是口碑,小米10系列的三款產品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助力小米成功站穩高階市場。
從產品上看,小米10已經基本站穩高階,小米11借驍龍888首發之勢,可以繼續扮演市場領導者的角色。
但是高不高階,還要取決於使用者認知,在這一點上小米比較吃虧。小米誕生之日起,就在做一些顛覆認知、反常識的事。比如小米推崇的價效比,在傳統認知中價效比就是低端,但是小米的價效比本質上是低利潤+高品質。其實,米粉作為受益者都非常認同價效比,只是一些雜音把價效比這個詞給帶偏了。
當今天雷軍說高階的時候,其實跟外界理解的高階也有很大不同。
“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雷軍在小米11的釋出會上表示,高階的產品並不代表貴,“小米始終認為,產品高階化不等於價格高階化,極致的產品體驗才是高階化的根本,要不惜代價地做好產品極致體驗。”
所以,小米的高階不是高價手機,小米的高階之路是將高精尖科技最快普及大眾市場,讓更多的使用者受益。
在市場上,關於小米今天是不是高階,還有一些爭論。在懂懂看來,產品高階化,這一點毫無疑問。如果說小米重新定義高階,讓更多的人理解高階不是高價,而是將極致體驗以感動人心的價格普惠使用者,這種認知上的改變可能還需要一些時日。
—————————————————————————————————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資訊豐富,觀點獨到。
釋出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