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過去的2020年,許多企業家發生了令人難忘的故事:熱血沸騰任正非、退居幕後劉強東,還有直言不當首富的黃錚……這些精彩的言論和舉動,為無數“吃瓜群眾”獻上了精彩的商業大戲。

展望全新的2021年,他們又會有什麼新的規劃呢?

李彥宏:做自動翻譯、AI藥物發現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百度最熱的訊息,恐怕要屬“李彥宏要造車”。對此,百度方面並沒有正面迴應,似真似假的傳聞讓人一時捉摸不透,但有一個事實逐漸清晰:百度的人工智慧已經到了兌現價值的時候。

2012年,百度開放了百度翻譯API,開始了人工智慧的佈局。8年時間裡,百度大腦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更新到了6.0;百度AI也正在透過搜尋、地圖、輸入法、小度、Apollo等產品逐漸滲透到方方面面。

目前,百度無人駕駛出租車已經落地北京、廣州、長沙等多個城市。此前李彥宏也在公開場合提到過,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城市的交通效率提升15%到30%,為GDP帶來2.4-3.8個百分點的絕對貢獻。

蟄伏了多年的李彥宏,似乎正以一種不同於馬化騰、劉強東的姿態,在人工智慧的全新賽道上加速奔跑。

2020年12月21日,冬至前夜,李彥宏在百度科技園與百度員工包餃子時談到要立一個flag(目標),就是透過無人駕駛技術,在十年內“消滅擁堵”。

此外,李彥宏還立下了2021年的“小目標”:探索更多AI落地的新場景,如自動翻譯、AI藥物發現等,希望透過AI技術提升大家的生活效率和質量。

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百度要在技術創新上繼續加大投入,而在自動翻譯、AI藥物發現的賽道上,百度不是第一個,同樣也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雷軍:擴招5000工程師,打造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

如果說李彥宏的2020年是一杯清茶,苦澀帶有回甘,那麼雷軍的2020年就應該是蜂蜜,回味都是甘甜。

這一年,小米創辦十週年,市值突破千億美元,雷軍本人出版了首本小米官方授權的傳記作品——《一往無前》,在網際網路平臺上收穫好評不斷。

回顧小米創業十年,正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黃金十年。小米見證了諾基亞、摩托羅拉從巔峰滑落,也在蘋果、三星、華為的激烈卡位中佔得一席之地。“做全球最好的手機,只賣一半的價格”,讓小米和雷軍怎麼看起來都像是手機行業的另類。

但就是這樣一個另類的公司,股價從年初的10.8港元爬升至43港元左右,成為港股市場今年以來漲幅最大的股票之一。

近日,雷軍在小米MIDC大會上宣佈,2021年將在十大領域擴招5000名工程師,建立一個全球頂級技術團隊,把小米打造成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公司。

雷軍表示,小米將在相機、螢幕、充電、IoT、智慧製造等多個領域繼續加強研發投入,並把人才作為小米發展的根本大計。

前十年,雷軍輸了與董明珠的“億元豪賭”,他笑著說“那個時候我們信心爆棚,的確膨脹了”;站在下一個十年的起點,雷軍掌舵的小米已經是一艘市值千億美元的商業巨輪,他要做的事情就是時刻關注前方,在陰晴不定的大洋上尋找下一個登陸點。

任正非:戰略重心壓到前端,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攻關經費

任正非或許不會想到,自己在即將退休的年紀,卻意外走到了科技巨頭競爭的風暴眼中。但這也給了世界認識華為的機會,給了任正非一個“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舞臺。

自古華山一條路。11月17日,華為正式出售旗下榮耀,以壯士斷腕的決心,發誓在美國無理封殺的情況下殺出一條血路。任正非在榮耀送別會上說道,榮耀要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這番講話,似是“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真情實意,催人淚下。

送別榮耀,任正非要考慮的是,如何帶領華為度過寒冬。10月27日,在研發應屆生招聘座談會上,任正非說,2021-2022年是求生存、謀發展戰略攻關最艱難的兩年,在公司聚焦的業務領域,作戰需強大的隊伍,要有足夠水平的兵力才能集中優勢兵力打贏“殲滅戰”。

生於上個世紀的任正非,談話間還是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經歷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雨,這位76歲的老人清楚,華為之所以會被打壓,技術受限是最大原因。

任正非提到,2021年,華為的戰略重心要壓到前端,不僅保持正常的研發預算,還會額外增加數十億美元的攻關經費投入,從明年開始,要有一股“新流”進來,讓血管流著青春澎湃的血,明年的應屆生招聘人數至少擴大到8000人,而且進來的一定是優秀的人。

這是一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電子通訊科技水平的企業。對很多人來說,內心的希望應該就是這四個字:華為,挺住!

馬斯克:2021年推出全自動駕駛功能

在新能源汽車上,國內民眾對於特斯拉這個品牌耳熟能詳,這個美國“鋼鐵俠”馬斯克名下的汽車產業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標杆,我國很多民眾也對特斯拉的電動汽車情有獨鍾。

進入2020年,特斯拉model 3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國內各大城市街頭。憑藉著獨特商業模式,馬斯克讓特斯拉的高科技技術與中國製造+中國市場完美結合,煥發出了不可思議的魔力。

中國新能源電動車市場上除了特斯拉以外,還有蔚來、小鵬、理想和威馬等本土造車新勢力。根據汽車諮詢公司Automobility的報告,2020年10月,這四家中國車企的銷量之和達到14790輛,而同時期特斯拉中國銷量為12143輛。

但特斯拉的競爭對手還遠遠不止中國的本土企業,在未來,它可能會面臨來自傳統跨國汽車巨頭更大的挑戰。近日,馬斯克在德國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特斯拉2021年將可以推出全自動駕駛功能,部分車主可以在自己的座駕上進行體驗。

“我對推出全自動駕駛功能非常有信心,甚至在明年就會將其釋出給特斯拉車主。而且我認為,至少部分司法管轄區明年會允許全自動駕駛。”馬斯克明確說道。

12月30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推動自動駕駛客運出行服務。

若真如馬斯克所說,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國內的消費者應該就能看到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進入我們的生活。

9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網路世界智慧+zhi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