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玩應兒有這麼複雜嗎?”
髮量稀疏的產品經理叉著腰,杵在程式設計師的電腦螢幕前。
“要不你來整下試試?”無辜的程式設計師一臉不忿。
設計師放下滑鼠開始“勸架”;對面的運營小哥努力憋著笑。
此時,門口的無人貨櫃上,進口零食閃閃發光;隔壁的咖啡廳裡鑽出誘人的奶香。
這可能是無數個網際網路公司週日加班的日常。而上述這一幕,發生在瀋陽市三好街某孵化器內。
在全民唱衰東北網際網路發展的時刻,他們用一行行程式碼、一位位色素,努力扭轉著人們的刻板印象。
11月24日星期日,瀋陽的雨為零下14°C的氣溫,再添一層冷漠。
下車後凜冽的寒風夾著雨水,為筆者一行人上了第一課:
來到東北,一定要穿秋褲。
我們來到瀋陽市一家孵化器內,和某非盈利的孵化器聯盟的負責人李女士聊了聊。
熱情的李姐(她強烈要求這麼叫)為我們沏了熱茶,將她的看法娓娓道來。
自2014年,國家提出“福斯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後,全國各地掀起了網際網路創業的熱潮。從自媒體、眾籌,到直播、共享經濟,捧起了一個又一個風口。
人們津津樂道的是,東北又一次錯過了這個時代,就像此前錯過了民營經濟浪潮。網際網路沒有給2003年開始的“振興東北”戰略,帶來太多起色。
人類最喜歡將事物的原因進行簡單粗暴的總結,比如“懶惰、國企後遺症、經商環境”,從而引起網路上的互罵,平臺也喜聞樂見地賺了不少流量。
但這件事本身的原因沒那麼簡單,也沒那麼公平。
網際網路創業初期,以模仿和復刻美國模式為主,註定了很多商業模式在這片土地上行不通。畢竟那些老牌發達國家,也沒有誕生幾個網際網路獨角獸。
而這片廣義上包含15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囊括了“黑、吉、遼、蒙東、冀東北”,將他們概括起來進行批評,確實有些不公。
“其中的原因太複雜了,從政策到經濟,人口密度、國際形勢...沒有人說得清,”李姐表示,“雪崩不是某一個雪花的過錯,但又和每一個雪花脫不了關係。”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為創業者服務,為他們爭取更多。
近年來國內的創業氛圍迴歸冷靜。同時晶片斷供、5G技術爭奪等事件,也讓所有人看到了高尖精科技的重要性。
國內的創業重點正在從商業模式創新,轉向核心技術創新。
“創業還得有硬科技才行。”
隨著華為、平頭哥釋出自主晶片,中國產民營火箭上天,很多東北的創業者看到了希望。
瀋陽這座城市有著悠久的工業、機械和航天航空發展歷史,在技術創新為王的時代,似乎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年初開始,遼寧省科技廳針對孵化器、眾創空間的創業服務機構起草了新的管理辦法。
針對入孵企業的科技含量做了更嚴格的考核要求;從此前的注重體量轉變為注重品質,並首次開啟了優勝劣汰的淘汰規定。
政府還出臺了技術經紀人等相關規定和扶持政策,幫助科研專案進行轉化和對接,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
遼寧省內的各大傳統科技巨頭企業,也正在推出平臺化服務,開放自己的技術、渠道、服務,幫助創業者。
“從今年開始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孵化器內部的“硬科技”企業比例明顯上升了。”
“同時各大投資機構和賽事,也開始向遼寧靠攏,比如本次阿里巴巴諸神之戰的AIoT全球總決賽,就落在了瀋陽。”
“專業在業內數一數二的遼寧某大學,每年的畢業生流失率在80%左右。”
“也不能怪他們,去了南方可以拿到幾倍的工資,其實歸根結底就是錢的問題。”
對於新房均價不過1萬元的城市來說,無法靠賣地來獲取足夠的資金,來給畢業生和企業發放補貼。
面對南方動輒“大學生工作給3萬”,“企業落戶補貼上百萬”的城市,非常無奈。
“曾經某城市來人開了一次交流會,隨後把我們的幾個好專案給打包挖走了,誰會和錢過不去呢?”
但幸運的是,仍然有像本文開頭的企業一樣,選擇留在這片土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近些年,瀋陽的變化很大,從經商環境、政務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李姐表示,“最多跑一次”的政策早已在瀋陽的多個政務領域落地。
“有一個公務員同學說,這兩年是最人生最累的時間。”
各孵化器內的企業品質和數量仍然在不斷上升,對於瀋陽的未來,李姐充滿信心。
“作為企業服務機構,我們能做的不多”
“但只要是能為企業爭取到的,我們一定會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