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區塊鏈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到今天,才剛剛一個月的時間。但是,一個十分奇怪的畫風是,大部分人好像並沒有因此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使用區塊鏈技術提高生產率”這件正事上來,而是整天琢磨著“自己是不是能再造出個百倍幣”這種破事。
事實上,很多人可能還沒有搞清楚: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以及非法代幣融資,只是三個有關聯的不同事物。
一直以來,對於區塊鏈技術我其實都是很樂觀的,即使是在2018年的比特幣大熊市期間,我也仍然保持著這種樂觀。當然,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即使到今天,區塊鏈也仍然處於比較早期的階段。
很多人經常喜歡把區塊鏈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做類比,我也經常這麼幹。如果這樣類比的話,目前的區塊鏈大概就是類似於網際網路泡沫末期的樣子。
從1995年到2001年的那幾年裡,從歐美到亞洲,大家都在爆炒網際網路概念,人們不斷的追逐著一個又一個的“.com”,靠著一個又一個IPO而快速致富。可以說,當時的盛況,即使比起現在的區塊鏈,也是不遑多讓。
但是,泡沫破滅以後,便是一地雞毛。其實無論監管不監管,最終的都是那樣,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現在那些依然天天滿腦子想著如何炒作概念搞10倍幣,百倍幣玩法的,最終的結果也必然是作死,這怨不得別人。
其實大家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技術的發展總是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網際網路的早期也有很多講故事的,說網際網路可以購物,網際網路可以叫外賣,網際網路可以買電影票,網際網路可以打車等等,其實現在這些場景都有搞上市的,但是那個時候,這些應用是根本無法落地的。誰又會在那個時候花1萬多塊錢的電腦來幹這些事情呢?說白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終究的有差距的。
而現在的區塊鏈,其實是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們看到很多區塊鏈專案,開著各種各樣的腦洞,但實際上,卻根本幾乎無法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就連“比特幣支付”,其實更多的也都只是一種吸引眼球的噱頭而已。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網際網路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如同空氣一般理所當然的存在,也徹徹底底的改變了現代社會人類生活工作的方式,而影響之大,產值之大,比之當年泡沫時期的神經病估值也要大的多得多。
而這一切並不是泡沫創造的,而恰恰是泡沫之後,真正挖掘技術的應用來創造的。包括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這些專案都是泡沫破滅之後才開始嶄露頭角的。
所以,區塊鏈技術想要從概念股真正變成藍籌股,需要的根本不是監管的放鬆和知名度,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應用,一個能夠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從該技術當中獲得能力極大拓展的剛需應用。
而這,也才是區塊鏈技術的正途。至於其他的,都是邪門歪道,被禁也是活該。
最後,看好區塊鏈技術並不意味著我認為比特幣就能幹掉國家主權法幣體系,也更不意味著你手中的那些各種區塊鏈代幣就能漲上天,這是兩碼事情。所以,也請不要用簡單的站隊二分法給我貼標籤。
網際網路的第一隻股票是網景公司,他們的產品是網頁瀏覽器Netscape ,那是的人們都覺得,瀏覽器是網際網路的入口,未來肯定能賺錢,但是結果我們都看到了,這家公司的墳頭草已經很高很高了。
所以,不要很多專家說區塊鏈技術好,就貿然投身其中,投資於偉大的技術,並不能保證你發財。但是同理,在這個圈子裡玩到傾家蕩產的,遇到一些傳銷和詐騙組織,也不能否認區塊鏈的偉大前景。
歸根結底,邏輯不過關,幹啥都是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