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手機市場被美國一個蘋果公司拿走大部分利潤是不爭的事實,現在人家要拿走大陸未來電動車市場的大部分利潤,國內這幾爺子這個玩法是頂不住的,實話實說,其實美國製造的競爭力不是一般的強,當然有人會問,既然美國製造這麼強,那麼為什麼華為崛起呢,很簡單,華為過去在b端市場崛起,那是因為B端市場從資本估值的角度看,不符合美國核心利益的最高追求,美國的B端市場人家自古以來就是天下第一的,是自己抉擇選擇不做了,去攻c端,為什麼C端人家做得好,量又大,利潤又多,因為C端市場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更佳誘人,實際上這幾年美國在C端市場幾乎佔有了所有的頭部企業,B端人家不是不做,是沒什麼搞頭,國內這麼玩汽車,還是沒有領悟人家的玩法,不是配置的問題,是產融一體化的問題,為什麼特斯拉價格會一降再降,人家股市長虹了,把未來的現金流折現出來補償了c端,c端的銷量又放大了佔有率,再折現去了未來的現金流也就是股市的市值了,如果人家這個模型可以一直玩下去,特斯拉這種車,一輛20萬不是問題,20萬是什麼概念,傻子都懂,國內這種只拼服務與配置的玩法,太生肉了,玩法都不同,人家這麼搞,頂不住,100%頂不住,不是我故意悲觀,但是美國人打價格戰,不是我們這種打法,人家是用泡沫補償價格,如果泡沫可以繼續,價格甚至是可以為負數,國內的車企要早做打算,汽車產業鏈的競爭最頂級的形式真不是配置與服務,是LCC。(稱為全壽命週期費用。它是指產品在有效使用期間所發生的與該產品有關的所有成本,它包括產品設計成本、製造成本、採購成本、使用成本、維修保養成本、廢棄處置成本等)

特斯拉的玩法其實跟美國頁岩油的玩法是一摸一樣。頁岩油其實是很貴的,但是頁岩油為什麼一路殺出來,硬生生把油價搞下來了?難道人家頁岩油左邊噴油右邊噴金子了?因為頁岩油左邊產出很貴的石油右邊頁岩油透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再加上金融衍生品,把價格補償了,任何頂級商品背後一定是最頂級的金融服務,做不到這個,就是白菜蘿蔔,硬生生的去跟別人懟,咋懟得過,我國自己也是同樣的,中石油在東北的油井,成本再高,能有人家頁岩油高?中石油辛辛苦苦把巨貴的石油抽出來,一天到晚醉心於抽油機改造,其實中石油應該多去看看人家頁岩油怎麼玩的,商品+金融服務=最終終端定價,我國不相信金融服務,欠了太多的帳,最終一定會吃虧。

消費者最終只認價格,不管你東西多好,價格價格還是價格,沒有任何一個消費者說我不care價格,就算是不差錢的主兒也喜歡價格便宜的東西,問題是價格是怎麼做出來的,只可能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老老實實的做價格,生降,這種好處是實在,壞處是,大家一起沒錢賺,我們目前走的是這個路子,搞到大家都沒錢賺,還有一種就是搞實物+金融補償,說白了他的實實在在的價格並不是最終的價格,是實實在在的價格減去金融補償出來的,可以理解為透過金融手段傾銷,國內造車的這幫人還沒明白,人家為什麼要降價,理論上,類似特斯拉這樣的進口車,或者產自金融強國的進口品牌的車,價格是可以降低到0的,就是0元就可以讓消費者把車拿走,不信到時候我們看,如果特斯拉哪天宣佈,0元就可以拿走特斯拉,大家也不要奇怪,0元后面就是分期,分期後面就是人家自己在金融市場整的衍生品,這個我可以預測下,畢竟美國的銀行已經可以在大陸開全資機構了,這一天會很快來臨的,美國的金融玩家並不是空炒的,人家那是真真正正金融服務實體,如果人家零元購,我們又咋玩呢,我們的銀行業者又怎麼考慮這個問題呢?但是消費者真的只認價格。

我國的新派造車勢力,要對陣特斯拉這種外來玩家,只能想辦法儘快實現產融一體化把繫結c端市場,有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就是隻要購買了國產新能源汽車,只要車還在自己名下,那麼就從預留的股票中拿一部分出來,比如一輛車1000股,送股的形式,繫結到這個車上,只要你永遠是車主,你就可以享受繫結的股票的紅利,直接透過資本市場把車主給綁了,買車送股票,大家一起抬市值,水漲船高,越早買越佔便宜,一定搞的過,當然細節是可以設計的,否則你就去傻乎乎的拼配置,配置是有極限的,沒有極限的是資本市場未來的現金流折現,既然對方已經用產融一體化的套路打過來了,我們不可能用有限的套路去對無限的套路的,要同樣也去琢磨怎麼一個無限對無限,我這個僅僅是舉例,細節可以很多。

我們這幾年因為gdp的飆升產生了一個錯覺,認為中國製造天下第一了,這個問題看要客觀的,實際上美國這種產融一體化的國家,他們沒有退出製造業的,並且吃掉的是最肥的那塊肉,美國的失業率不能代表說美國的製造業不行,人家的利潤擺那的,市值也擺那的,國內的失業大不了財政補償一人2000美元就行了,人家的玩法跟我們想象中的那個不一樣的,拿的是重點、抓的是尖端、吃的是最肥,人家玩這個,汽車工業的未來就是電動車,特斯拉的降價才開始,而不是他們說的基本差不多了,美國人打價格戰世界第一,當年怎麼把大英帝國的製造業打垮的,古老的手藝還在的,不能天真的認為說美國人不打價格戰,人家打是打的LCC,不是簡單的COST,光盯著車價去生懟,死無葬身之地。

所有的競爭最終就是價格競爭,價格競爭有三個好處,第一個好處是逼死競爭對手,第二個好處是建立准入門檻,第三個好處是構建牢不可破的lcc,第三個好處是永恆的,最終形成壟斷,壟斷後,價格也不會上去,上去都是微調,但絕不打破前面三個主題,玩到別人無法玩,說千道萬,最終就是價格戰,即便在奢侈品行業,也存在價格戰,價格戰無處不在,並不會因為你的產品怎麼怎麼,好像價格戰與你無關

還有一個什麼問題呢,美國人對金融的理解力的頂級感,還體現在人家對信用貨幣丟得出來,埋得下去,有深刻的理解,這麼多年的放水,通脹沒問題,這個水平非常高,美國人非常瞭解並且掌握了非常嫻熟的挖坑埋掉流動性的技能,古代帝王為什麼喜歡在陪葬品裡面把金銀珠寶埋入地下呢,其實也是這個道理,這個課題我們自己都沒人去研究的,信用貨幣這個東西怎麼玩才高階,印得出來,埋得下去,否則人家搞數字貨幣幹啥,我國搞數字貨幣就是真搞,人家搞是做坑用的,理解都不一樣,誰掌握了這個印埋一條龍的技能,誰才能在貨幣市場最終說了算,我們的理解是定價權優先,其實不是,生死門優先才是王道

防止通脹的關鍵並不是什麼金融對沖,國內的理解是很膚淺的,不管你如何金融操作,你的鈔票就在那的,又要印鈔又要不通脹,關鍵是坑在什麼地方,挖一個好坑,比你複雜且風險巨大的金融操作有效多了,挖坑是蓄水賣屍的問題,金融操作是怎麼引導水去坑以及怎麼埋的問題,當然是挖坑的層次高很多了

為什麼美國的左邊不防疫,右邊卻精準滴灌,一次2000美元發錢呢,道理也很簡單,發錢會造成利率的波動,一邊發一邊埋,利率曲線是穩定的,金融市場也是穩定的,政府其實在控制節奏,這個2000美元是經過精確計算的,不是亂髮的

4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未來已來,活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