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正在加速變化,眾多的未來科技正在以超出預測的速度來到我們身邊。
2017年,巴黎市長宣佈希望在2030年終止所有汽油車的使用,LG集團宣佈在波蘭建立歐洲最大的電動車電池工廠,美國無線電力公司的無線充電技術開始運用到大型汽車廠。這些資訊都在告訴我們,電動車時代即將來臨
機器人正在從演示走向我們的生活,就像當初的手機數量超過人口數量一樣,未來的機器人的數量也肯定會超過人口數量。現在各大電商企業和快遞公司已經開始配備物流機器人,中國不少傳統制造業企業也在用機器人代替人工,互動娛樂,伴隨商業的機器人前景也十分廣闊
環保科技正在成為確定的優勢,未來中國將建設大量的大型太陽能電站和相對集中的儲能裝置,隨著科技的進步,太陽能能源轉化的效率已經超過20%,與此同時,矽片的製造成本正在不斷下降,新能源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從出行到環保這些例子,除了說明未來已來,也在證明著今日與往日的不同,科技從誕生到落地週期越來越短,技術轉化成成果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以前是一個時代只有一個趨勢,一個領域的變革,而現在科技正在全面的改變各個領域,所用時間少則一兩年,多則僅僅三五年,這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讓我們體會到“只有變化才是永恆”
變革帶來新的世界,但也對我們傳統思想形成巨大的衝擊,導致個人產生無法適應變化的焦慮感。這種焦慮感不只是屬於普通的人,即使像馬化騰這樣的企業家也在擔憂自己不懂新一代年輕人需求。嗶哩嗶哩這類網站的出現,也確實在印證他的擔憂。與這些面向新一代年輕人的娛樂網站相比,騰訊公司的確太一本正經了。同樣馬雲也在擔憂阿里巴巴看不見的競爭者,未來誰會是阿里巴巴最大的挑戰者?在我看來或許並非是京東或者亞馬遜,而更可能是滴滴滴滴這類的新生力量。我們可以腦洞一下,假如未來汽車實現了完全自動駕駛,那坐在裡面的你會幹什麼?除了工作,也許你也會在裡面上網購物,車廂成了一個最大的賣場了。
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也沒必要變得焦慮,其實變化是有規律的,遵循非線性發展的未來其實也是可以預測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既要了解技術本身,更要對社會的需求和人性有深刻的洞察。
社會歸根結底是由基於人性的需求造就的,所以只有對社會需求有著清晰的掌握,才能把握社會發展趨勢,進而取得個人和事業的成功。需求並不直接對應於技術,所以很多成功的企業未必是技術領導者,比如臉書,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時代的“王者”,並非源於其擁有最先進的技術,而是其對技術的進展和社會需求把握得好。
但技術的作用也不容小覷,隨著人與技術的關係更加密切,技術對人性的放大,縮小,扭曲和還原都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技術使人的閒暇時間變長。現在很多國家已經實現五天工作制,部分國家甚至準備進入四天甚至三天工作制時代,這在100年以前,我們的祖輩一年都難得休息上兩天。
技術使我們的夢想越來越容易實現,就說旅遊吧,以前從中國到美國坐船需要三個月,現在坐飛機只需要12個小時。技術使我們越來越沒有乾重復勞動的機會,因為這類工作正在被機器人代替。技術還使得獨創性的產品或者服務越來越容易被全球傳播,導致創造力的大爆發,而任何人想去取得成功,就必須掌握一項別人不可比擬的獨特技能。技術導致人們居住得越來越密集,而創新和豐富的生活需求也使得城市的生活越來越有影響力,但密集的生活也給個人帶來一定的壓力和焦慮感,因此又要發明新的技術,以便於城市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樂。
把握人性走向,瞭解未來技術,在未來已來的時刻,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活在未來”就要拋棄守舊的思維,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放在對未來有意義的事情上。
活在未來和活在現在以及活在過去截然不同。你利用已有的技能打工賺錢,即學不到更多的技能,也不能積累資源和信用,這就是活在現在;你做的事情是將淘汰,或者消耗你的資源和信用,那就是活在過去;活在現在的人找工作會問現在哪類工作最熱門,創業會問現在的潮流是什麼,但讓他們其實忘記了,所有今天的熱點都是需要過去的積累,都是經歷了好多個階段的發展。活在過去的人,則往往迷信過去的經驗,卻忘記任何經驗都必須得到新環境的檢驗。
活在未來,也要區分層次,未來可以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我們需要對不同時期的未來採取不同的策略。短期的未來就是把你的能力,資源和信用最大化變現的未來,它背後考驗的你對應用的理解。中期的未來就是最大化優勢疊加,形成更大勢的未來,它背後考驗的是你對技術的理解。長期的未來是建造自己的能力,資源,信用優勢的未來,它背後考驗的其實是你對社會發展的理解。
未來已來,你做好準備迎接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