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最近有辦理攜號轉網的打算麼?”

“目前沒有……”

記者最近詢問身邊的朋友對攜號轉網的態度時發現,知之者甚多,有轉網打算的人卻寥寥。樣本數量不多,不具備絕對參考性,但或多或少體現出這樣的現狀:人們對於攜號轉網這件事,並不似業界預期那般狂熱。事實上,自2006年《資訊產業部關於保障行動電話使用者資費方案選擇權的通知》檔案下發後,“攜號轉網”一詞就進入了福斯的視野。彼時大部分人對這一尚在萌芽期的業務抱有極大的熱情。現在13年過去了,當全國“攜號轉網”系統正式上線執行,在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運營商和消費者,立場與態度是否已經發生了轉變?

使用者通訊方式轉變

作別了家書抵萬金的那些年,“攜號轉網”剛被提出時,正值電話與簡訊成為與人交流首選方式的時代。“一個月500條簡訊都不夠發,電話中聊到耳朵發燙也不捨得放下……”這是一代人的美好記憶。那時,就連給自己的手機號碼換個彩鈴也需要深思熟慮一番,電話號碼對一個人來說,不只是一串冰冷的數字,更是貼在身上的重要標籤。即使別家運營商有更適合自己的套餐,人們也不願輕易更換這串數字。手機雙卡雙待乃至三卡槽也因此被福斯普遍接受,成為終端製造的一大趨勢。

而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線上交流功能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傳統通訊方式,用微信、視訊來溝通和交流感情,簡訊用來收驗證碼成了大多數使用者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提費降速”的持續貫徹,讓絕大多數人不再把運營商資費太貴掛在嘴邊,轉而將關注點放到運營商服務品質、訊號、網速和覆蓋率上。就連不久前三大運營商公佈的5G商用套餐,相對價格與套餐中所含內容也無明顯區別。因此,對相當多使用者來說,轉網的需求不再迫切。

運營商角色變化

在27日召開的全國“攜號轉網”正式提供服務啟動儀式會議上正式宣佈,在全行業的通力協作下,比原定目標提前一個月完成了“攜號轉網”的服務提供。這也標誌著通訊行業向更高品質、更優服務邁出了堅實一步。至此,對使用者來說,轉變運營商的最後一項桎梏也被打破,對運營商而言,有可能帶來的使用者流失是不容小覷的問題。目前,運營商新使用者增長已接近天花板,攜號轉網有可能會帶來運營商之間使用者的再分配。在被督促取消“隱形門檻”,提升服務品質後,運營商並非處於被動位置,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精細化運營必須提上日程,綜合業務能力的提升對運營商而言迫在眉睫。

與此同時,運營商也不甘於僅僅在使用者生活中扮演基礎電信提供者的角色,正在積極探索更廣泛的業務覆蓋面。這一點從三大運營商2018年財報中即可窺探一二,雖然傳統基礎電信業務對營收貢獻不足,但新業務營收貢獻都頗為強勁。中國電信的IDC和雲服務持續增收;中國聯通通過持續推進經營的網際網路化轉型,藉助與網際網路公司深化業務合作為移動服務增收;中國移動物聯網持續發力,咪咕視訊、咪咕閱讀及手機支付業務也不斷傳來利好訊息。隨著“攜號轉網”的持續深入,也促使運營商在服務、產品等各方面持續深耕細作。面對5G帶來的新機遇,提升創新能力也是不變的真理。

後“攜號轉網”時代,還會有哪些剛需?

攜號轉網作為一項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和重大社會效益的惠民工程,也是推動資訊通訊行業公平競爭的重要舉措。目前,攜號轉網的大幕才正式拉開,任何判斷都為時尚早。運營商已經拿出了充分的誠意與實際行動,使用者的自主選擇性也得到了極大的保證。在記者看來,攜號轉網不是運營商之間的暗暗角力,只是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下一步,誰能給使用者提供更滿意的服務,就有可能在這場關乎“轉出”與“轉入”的競爭中獲益。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每日優鮮披露運營資料 11.11單倉銷量突破3000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