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到的馬雲演講似乎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看過他成功經歷的也知道馬雲的電腦技能是一指禪(一個指頭打字),在公司公開的會議上似乎對具體業務的“指導”也很少。
但在我看到他對國際電商業務的透徹分析(阿里內部、非對外)後,對馬雲的洞察力,佩服的五體投地。他能抓住重點、知道核心突破點,為國際業務指明了方向。
將領導/老闆的最重要的抽象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很榮幸能夠在馬爸爸一手締造的這樣一個偉大的企業呆近10年。
現在大熱的英語線上、線下培訓比比皆是,家長花了不少心思、不少金錢,即使如此,相信絕大多數小孩的英語還不能跟外國人自由流暢的交流,而上世紀80年代的馬雲沒花錢的情況下做到了。
馬雲的成功故事已經有很多了,今天要分享的是我們要透過影響馬雲一生的澳洲旅行故事前後,學習小孩教育的精髓、學習旅行的價值。
馬雲說:“年輕人應該出去多看看世界。”
33年前,馬雲因在西湖偶然結識的莫利一家,通過他們的幫助在澳洲進行了為期29天的旅行,改變了馬雲的一生。
旅行前的準備學習馬雲“學習英語的正確開啟方式”
1、先有興趣(自驅力)學習英語:喜歡的人/偶像的影響
1976年,馬雲讀到了6年級,班上來了一位漂亮的地理老師,她的一舉一動都讓馬雲著迷。
有一次,這位老師講述了自己在西湖邊遇到一群外國人,用英語和他們對話的故事。馬雲聽了後,對英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第二天,他就開始自學英語。
馬雲買了一臺袖珍收音機,偷偷地“收聽敵臺”,跟著英文廣播學英語,特別喜歡聽收音機中電臺朗讀的馬克·吐溫所著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他也很喜歡英語及英文著作。
2、每天去公園和外國人說話:語言就是要勇敢說
1979年,杭州接待的外國遊客猛增到了4 萬多人。馬雲不放過任何練習英文的機會。常常是天剛破曉,他就起床,騎上單車,花40分鐘趕到杭州飯店去和外國遊客攀談。
後來他回憶道:“每天早晨從5 點開始,我就在賓館前讀英語。很多遊客來自美國,也有一些是歐洲人。我免費帶他們遊覽西湖,他們教我英語。整整9 年!我每天早晨都在練英語,不管天氣好壞。”
為了學英語,馬雲主動出擊,想到的辦法是找外國人聊天。
也這是因為這樣,1980年的一個夏夜,馬雲在孤山公園遇到遇到他生命中的“貴人”——澳洲人肯·莫利,並和肯·莫利的兒子戴維·莫利締結友誼。
晚上自由活動的時候,我們在公園裡玩火柴,一個男孩走過來和我們打招呼,他想鍛鍊一下自己新學的英語口語技能。
“你好,我叫馬雲。我剛剛開始學英語,我們可以做個朋友嗎?”
很多年後,戴維·莫利(肯·莫利的兒子)這樣回憶道。
網路視訊
3、為學英語,堅持英語通訊5年:五年的英語寫作
一場不期而至的友誼就此展開。待到Morley一家回國後,馬雲開始定期與David以及Ken通訊,並和David一樣稱Ken為"father"。
Ken在每次回信中為馬雲細心的修改英文。並專門提醒馬雲:“來信把行距留大點”,他好寫下修改意見。
這樣的通訊持續了五年!
五年後,1985年,馬雲21歲。像全世界都知道的那樣,在不停的努力之後,馬雲終於考入了杭州師範大學,並當選為學生會主席及杭州市學聯主席。
旅行前的準備-學習馬雲永不放棄的性格1、為出國,睡地下室,連續求籤證7次
1985年暑假,肯向他發出邀請:年輕人,到澳洲來看看吧。而正是這次旅行,真正改變了馬雲的人生。
那個年代,護照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花了半年的時間,終於搞定了護照後,迎來的是一連串拒絕——當時的赴澳簽證只發給政府公務、探親或留學等用途,連續7次簽證都被拒絕。
馬雲在澳門大學演講時談到自己的經歷
那時馬雲已經在北京一個地下室住了10天,帶的錢接近花完。Ken也找了一些新南威爾士的朋友幫忙,並向澳洲駐中國大使館發了一個電報。
“你想談什麼?”
“我已經被拒簽了7次,等了一週。我已經沒有錢只得回去,但至少得讓我知道為什麼被拒絕。”
這個人坐了下來。馬雲跟他講了那個故事(運用故事說服能力——演講非常重要的技能),他是如何在西湖邊遇到肯和戴維的,他沒有錢,在澳洲沒有親戚、朋友,但就是相信這個緣份,就想去澳洲看看。
“他說你再待三天試試吧?我說不行。他說你再待30分鐘?這個人最後說,‘你真的想要這個簽證嗎?我5分鐘後給你。’”
辦好籤證後,馬雲去中國銀行排隊,換匯100美元,這些錢,他去澳洲呆了29天,都不捨得拿出來。
馬雲的老爸是幹戲曲的,他當時的工資就三四十元一個月。馬雲說那時候100美元是他們所有的家產,借了幾家的錢去的。
正是因為有這種百折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馬雲才踏上促使他人生轉折的那塊土地。這次出國的經歷,讓年僅21歲的馬雲大大開拓了自己的視野。一個月後,當馬雲回到杭州時,他好像已經變了一個人。
旅行-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融入當地1、熱情大方,為外國人表演猴拳、醉拳
面對外國人的馬雲並不羞怯,在當地郊區的一間會所,他甚至給當地的一個太極拳愛好者團體做了表演,主要是他平時學習到的猴拳和醉拳。
肯和戴維帶馬雲一起去了悉尼的塔龍加動物園(Taronga Park Zoo)
1985年,馬雲在澳洲悉尼
圖中從左至右分別為:斯蒂芬·莫利、馬雲、莫利家的一個親戚
當然,在那裡馬雲也首次學到了澳式英語——後來很長時間裡都被他錯認為是正統英語。
旅行後1、馬雲說“我的澳洲之旅真正地改變了我。是我沒法想象這麼大的改變。”
32年後,馬雲與戴維·莫利
32年後,當馬雲第三次來到澳洲紐卡斯爾,回憶起那個時刻,他這麼說到:
“來澳洲改變了太多過去的認知,我開始覺得必須得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去思考。在那接下來的10年,我都在想中國需要改變,我們需要更開放的思想,我們要用一個不同的視角來看待事物。”
2、懂得感恩,至今桌上仍放著與莫利一家人的合影
那時候,馬雲家庭條件並不寬裕,當莫利一家人來杭州回訪時,他表現出了最大的誠意,因為父母家的房子太小住不下,所以馬雲只好把莫利父子安排到大學宿舍去住。
"我們在馬雲家裡吃晚飯,然後再騎車回學校。"斯蒂芬回憶道,"馬雲一直忙著為我們做飯,讓我們覺得很受優待。"
馬雲放假的時候,他又帶著莫利父子去鄉下游覽。回到杭州的那天晚上,馬雲擺了一桌酒席款待,還特地邀請了當地的一些貴賓作陪。
馬雲在杭州請肯·莫利吃飯,舉杯共飲
也正是因為馬雲的這種精神打動了莫利一家人,在後來的時間裡,他們一家人對馬雲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馬雲上大學時,交不起學費,肯·莫利施以援手。"錢並不多,一星期也就5-10美元的樣子。因此每隔6個月,我會給馬雲寄一張支票。"兩年多的時間裡,肯總共給馬雲寄了大概兩百澳元。馬雲和張英要結婚時,慷慨的莫利一家又雪中送炭,給了小兩口2.2萬澳元(大概1.8萬美元,當時近20萬人民幣),幫助他們買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馬雲在新房的廚房裡
馬雲後來多次表示,肯和朱迪為他所有的付出,“已經無法用任何言語來形容”。直到現在馬雲的桌上還放著他和莫利一家人的合影。
是的,遇到“貴人”的前提,是在此之前,你已經竭盡全力, 這是因為有那麼努力、上進、堅持不懈又心懷感恩的少年馬雲,才有後來與肯的相遇,才有今天的阿里商業帝國。
馬雲與肯·莫利夫婦
2017年2月3日,馬雲在澳洲捐出了2000萬美元,在紐卡斯爾大學設立了名為Ma-Morley獎學金計劃據悉,這筆錢是紐卡斯爾大學有史以來收到的最大規模捐贈。
關於作者Celia,阿里巴巴10年商業產品經理&5歲孩子媽媽,親子身心遊歷 自然教育、森林教育踐行者,分享親歷、親思、他見等真實有愛的親子游歷經驗,讓更多父母及寶寶跟我們一起做自己,進入可樂有愛有思考的全球最前衛的生活方式。
-
1 #
-
2 #
我想問有幾個人信,反正我不信,哈哈
外國人有情有義,馬雲怎麼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