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載入史冊的一年。在這一年裡,人類遭遇了現代文明以來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新冠疫情,所有人都在為人類共同體命運做不懈的抗爭。
在抗爭中,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能量。新年伊始,讓我們回顧一下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如何戰疫。
網際網路科技全面抗疫,生活工作兩不誤
在去年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各大科技企業積極創新,把科技應用深入到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展現了科技戰疫的硬核力量。
採訪中,馬化騰還表示在沒有基礎研究的應用創新,就像沙灘上建高樓,越高越危險。應用創新的大廈每向高建一寸,基礎研究的地基就要向深挖一尺。
與疫情的抗爭,就是科技應用創新最好的證明。
張嫣是一位住在武漢江夏區的普通市民。在1月23日武漢宣佈封城之後,張嫣就將生活遷徙到了線上。
從瞭解疫情到線上問診,到手機買菜點餐,再到在線上課辦公……,網路世界空前擁擠。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騰訊、阿里、華為、百度等也全都不同程度的投身到抗擊疫情中。
以健康碼為例,在健康碼上線前,跟蹤個人資訊更多的是透過填表登記身份證和手機號。由於各渠道採集資料的標準不盡相同,資訊流通不夠通暢,這樣的傳統方式過於低效。
2月12日,騰訊正式在全國範圍內上線“健康碼”方案,全國各地的人們只需要填報一次個人健康狀況即可獲得健康碼,憑藉健康碼可以順利出入社群和辦公場所。
不僅僅是健康碼,受疫情影響,依託於大資料下的小程式,正成為疫情期間人們工作、學習的必備工具。
以騰訊文件為例,騰訊文件免費開放會員功能,支援單文件同時線上編輯人數提升至200人,同時上線多個疫情統計模板,幫助學校、企業、社群、公益組織等進行資訊登記及收集。
騰訊會議在疫情期間向全國使用者免費開放300人不限時的會議功能,並提供7*24小時服務,為線上課堂、企業遠端辦公提供支援。
從生活到學習與工作,網際網路企業把科技應用到生活的每個角落,保證了疫情期間人們正常的社會分工協作。
救命的黑科技,抗疫醫療顯實力
在醫療領域,網際網路科技企業也展現了不俗的實力。
“AI閱片比人的肉眼閱片更快,減輕了我們的負擔。”在武漢協和醫院,一位影像科醫師如是說。
據悉,每次胸部CT會產生300張影像,若醫生用肉眼檢視,則會耗時5到15分鐘。不僅是疑似病人需要拍CT,治療期的患者也需要五天拍一次CT。
由騰訊覓影提供的AI輔診新冠肺炎解決方案,在患者進行CT檢查完畢後幾秒內就能完成AI模式識別,1分鐘內便可為醫生提供輔診參考。
疫情期間,騰訊還和鍾南山院士團隊達成合作,共同成立“大資料及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由鍾南山本人擔任實驗室主任,進一步最佳化和研究AI對肺炎乃至其他疾病的判讀篩查技術。
阿里宣佈,達摩院聯合阿里雲針對新冠肺炎臨床診斷研發了一套全新AI診斷技術,AI可以在20秒內準確地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大幅提升診斷效率。
百度研究院則面向各基因檢測機構、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學研究中心,免費開放線性時間演算法 LinearFold 以及世界上現有最快的 RNA 結構預測網站,以提升新型冠狀病毒 RNA 空間結構預測速度;
從醫療抗疫第一線到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抗疫的身影。網路巨頭充分展現了人工智慧AI、區塊鏈Blockchain、雲計算Cloud、大資料Data、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物聯網IOT等數字技術的力量。
正如馬化騰接受採訪時說:“在全民抗疫的這場戰爭中,“科技戰疫”正在成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支“硬核”力量。人們透過智慧物流、線上醫療、線上教育、影片會議、遠端辦公等技術應用,實現了“隔而不離”和大規模的社會協作,充分保障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秩序,有效支援了精準有序的復工復產。”
經過一年的艱苦抗爭,疫情在國內已經得到控制。目前,中國正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在這場抗疫戰爭中,人們迎來了希望。疫情終將過去,也願抗疫戰爭中,所有的努力都被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