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開始,低速電動車需求開始全面爆發,一直到2018年,每年連續超過50%的增長,甚至在2016年到2018年間,每年有200%-300%的漲幅。到現在市場保有量近千萬輛,按照每輛車1.5萬元的價格,這個市場也是幾千億的大市場。
低速電動車市場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一路狂奔,甚至市場銷量遠超國家大力補貼的新能源電動汽車。低價、低速的電動車成為了發展的動力,但是隨之帶來的相關隱患,也越來越明顯,有些人認為低速電動車是新興事物,要支援,有些人認為低速電動車安全隱患大,影響到了公共安全,應該禁止。
新興事物其實低速電動車雖然發展了這麼多年,還真是個新興事物,以致於工信部產品名錄裡都找不到類似產品的身影。歐盟在2002年就將相關的低速電動車納入了標準,而國內從幾年前開始進行標準制定,預計2021年即將完成併發布。
巨大需求的背後肯定代表了一定的發展趨勢,就低速電動車跟電動汽車相比較:
低價:滿足了中低收入群體的需求使用成本低:採用電池驅動,鉛酸蓄電池或者鋰電池,節能環保操作方便:車型比電動汽車小很多,操作簡便,即使老年人也能駕駛低速:速度進行了限制,走非機動車道相對安全安全監管其實即使國標不出臺,那麼按照現在的產品名錄,應該可以掛接到三輪摩托下面,畢竟其速度很低,跟普通的乘用車相比,肯定是無法算乘用車的。而三輪摩托是有牌照、駕照的要求的,那麼也至少是有法可依,不像現在除了禁止,沒有其他的監管辦法。
尤其是現在很多經銷商把不上牌照、不用駕照作為賣點這個是堅決不行的,這就是欺詐了,還是得從源頭抓起,畢竟抓好產銷源頭,才能杜絕最後消費者購買了不能上路的情況,哪怕是駕照採用D照,都好過沒有駕照。
其實國標難產的背後,也是低速電動車出了一道大考的題目,這可是中國汽車產業面臨的一個最複雜、最艱難的考題,涉及到不同人群的路權、產業標準、進入資質、產品標準、售後、安全等多個方面,也證明了相關部門是在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否則何必如此麻煩,一禁了之最簡單。
野蠻發展了這麼多年,還是要在這個基礎上提出更加有前瞻性的規範,這個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很看好未來10年電動汽車的發展,當然了,低速電動汽車也將是未來十年國民交通工具中很重要得一員。
產業發展電動汽車行業經常說這個像蘋果,那個像華為。而低速電動車其實最像山寨機,不管形態怎麼變,低價、低速的需求不會變。既然需求很明確,那麼未來的發展可能也可以借鑑,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由專門的代工企業進行加工,大部分企業只要做好設計和銷售即可。
既然市場需求存在,那麼就應該規範其發展,而不是禁止或者將需求轉嫁到電動汽車,實際上就是對需求進行了壓制,電動汽車市場現在雖然話題火爆,但是銷量未見太大得起色,可見需求還未爆發。而微型電動汽車由五菱宏光發起了一波低價的攻勢,市場銷量立即上升,可見不是市場沒有,是價格的問題。
結語從手扶拖拉機帶拖斗,到農用車、摩托車、兩輪電動車、三輪電動車。但幾乎每一次升級都遭遇不少的質疑、歧視和反對。當前的低速電動車業發展到了這個節點,畢竟電動車國標用了20年才出臺,低速電動車這才幾年。2021年,可能將迎來低速電動車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