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放水式”稽核,後有“掃樓式”籌款,接二連三的負面新聞將網際網路互助平臺水滴籌推到信任危機風口浪尖。
12月2日晚間,針對“員工在醫院‘掃樓’籌款”事件,水滴籌方面承認,線下人員違反服務規範的類似現象確有不同程度存在,已經全面暫停線下服務。同時表示,這類問題核心是公司的管理問題。
承認管理問題 暫停線下服務
近日,一段流傳在網路上的視訊顯示,水滴籌為搶佔市場,在超過40個城市的醫院派駐地推人員,在各個醫院病房進行“掃樓”,引導患者發起籌款。
讓網友憤怒的是,在發起籌款的過程中,籌款顧問們對求助者財產狀況不加稽核,籌款金額由志願者和患者家屬之間“商量”著確定,以及對後續捐款用途缺乏有效監督……這些現象無不暴露了其快速擴張留下的“後遺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份,水滴籌就有“招募1.6萬志願者地推”的傳聞。這些地推人員通過提成月入過萬,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每個月最少得完成35單,實行末尾淘汰制,完不成訂單就會被淘汰。
對此,水滴籌方面表示,將捨棄原有以服務患者人數為主的績效管理方式,調整為以專案最終過審的合格通過率為依據,考核圍繞籌款全過程,側重專案真實合規和服務品質維度。同時成立獨立的服務監督團隊,發現和查處不同渠道反饋的問題。
對於外界關注的“提成”問題,水滴公司迴應稱,實為公司自有資金支付給線下服務團隊的酬勞,並非來自使用者籌款。
事實上,此前水滴籌也曾出現過多次關於平臺資訊稽核不嚴導致的詐捐等違規現象。今年5月,德雲社相聲演員吳某在水滴籌平臺發起眾籌,最高金額100萬元。因吳某在北京有兩套房、一輛車,也有醫保,由此遭到網友質疑。最終,該發起人停止籌款。
公益不變味 盈利從何而來?
張毅進一步稱,因為在業績面前,對於經營者來講,他們可能會通過各種手段把業務做起來,勢必需要一些手段去催生。因此,從本質上來講,企業如果沒把握好經營、發展和公益的問題,恐怕類似事件還會發生。
網際網路分析師唐欣認為,造成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水滴公司是用商業模式在做慈善,兩者之間存在衝突。而該公司希望通過資訊的公開透明化和規則的明確化來解決這個衝突,這算是一種創新的思路,但並沒有徹底解決資訊的稽核驗證問題,導致問題一直存在。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成立至今,水滴籌的輿論危機一直沒有停止過,但是卻在今年上半年,依然連續拿到16億元的融資,成為網際網路健康平臺融資王。這樣的資料,不得不說是個奇蹟。
在張毅看來,此次事件將會對水滴籌本身產生巨大影響,在未來融資過程中,造成商譽的減值。對於水滴籌而言,如何平衡盈利點和價值觀,需要企業制定一個長久的發展計劃,那麼,背後的資方以及經營管理者有沒有耐心,這是擺在水滴籌面前最大的問題。
“所有的風險投資,都是週期性,一般來說在五年左右。因此,在期限到來之前,企業需要套利,這就註定企業很難有這種耐性去做長期的準備。從本質上來講,需要包括行業、輿論以及自身的平衡和監督。”張毅如是說道。
近年來,水滴籌作為一種網際網路生態下公益慈善事業的創新模式,的確有眾多的家庭在困難的時候,通過平臺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援和幫助,平臺也因此達到了“公益”的目的,激發使用者健康保障意識的覺醒。
但是,問題頻出已然暴露出快速擴張的後遺症。公益需要有商業價值才能長久維繫和發展,但這並不意味著互助平臺可以在商業化這條路上,沒有限制地發展下去。那麼,網際網路互助平臺的公益之路怎樣才能走得更遠?
唐欣指出,未來,網際網路互助平臺應該在兩個方面加強:一方面是線下運營的管理,要有更嚴格合理的運營管理機制;另一方面要利用大資料技術,加強資訊的監管稽核。
評論員魏英傑認為,網際網路技術越來越先進,也為傳統公益慈善轉型提供了廣闊前景,應當允許和鼓勵網際網路公司、商業組織積極摸索和嘗試新的公益慈善摸索。只是在商業手段和公益慈善之間,應當建立一道防火牆,不能讓商業化直接介入公益活動,確保公益慈善不走形、不變味。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濤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銀保監會、民政部等部門儘快出臺網路互助計劃的監管辦法或實施細則。通過監管等方式,探討保險公司與網路互助平臺合作,疊加成熟的機制促進網路互助計劃規範發展。